机器人知识_机器人知识简单介绍
undefined
1、目前人形机器人板块虽经历调整,但类比新能源产业0-1阶段的快速起量,叠加下半年特斯拉、华为、小米等巨头的催化,2024年底至 2025 年或为量产元年,2026-2027 年有望迎来产能爬坡(预期达10-100万台)。
2、设备先行逻辑:参考近期华辰装备获富临旺大单(首单落地 100台)的里程碑事件丝杠设备量产竞赛已启,设备厂商或率先受益3.丝打加工工艺对比:螺纹磨制:精度最高(可达 C1级),但效率低、成本高,适合高精度需求的0全品类丝杠。
扎制:效率最高(C7-C10级精度),但无法满足人形机器人精度要求,短期D难规模化应用旋风铣:兼顾效率与精度(C4-C5级),头部厂商如施乐已成熟应用,但设备0价格昂贵(单台上百万)、工艺技术要求高,短期国产替代较难。
以车代磨:成本与效率平衡,工艺难度较低,但精度有限(需后续磨削补充),适用于中低精度丝杠行星滚柱难点:螺纹更密(多头)、内螺母加工工艺复杂,现有技术以弯管D磨削为主,超声振动磨等创新工艺仍在研发阶段设备市场空间测算。
螺纹磨床为核心:100万台人形机器人需 1000万相丝杠(单台 12 根假设),假设单根加工耗时 1小时、设备单价 200 万元/台,存量空间约 100 亿;考虑设备冗余后或达 200 亿,2026年起年需求或达 40-50亿。
旋风铣刀具需求:配套 PCBN刀具市场规模年增约 8-10 亿(国产替代受益沃尔德等)竞争格局与核心标的1.华辰装备:核心竞争力:轧辊磨床技术迁移(高难度曲面磨削经验)+2017年布局丝杠内外螺纹磨床,2021年完成技术突破,2024年首单落地验证能力。
行业卡位:打破外资(三井、DRAKE)垄断,国内唯一量产内纹磨床企业2.金川机床中国(港股,次推):优势:日资技术背景(母公司为日本金川)+本土化降本运营,丝杠车磨体化设备龙头3.其他关注标的:日发精机。
/秦川机床:传统磨床技术储备;双环传动/科峰智能:行星滚柱内螺母弯管磨技术沃尔德:PCBN刀县国产替代核心催化与风险催化:华晨百台订单落地验证设备需求真实性;2024年多家厂商产线规划落地,丝杠加工效率优化突破。
风险:技术路线竞争(如扎制精度提升);人形机器人量产进度低预期总结:人形机器人当前调整期或为布局窗口,设备端首推华晨装备(高壁垒+订单先行)及金川机床(技术迁移),工艺端关注旋风铣渗透提速及 PCBN刀具国产化机遇。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