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共基础知识: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必背考点
今天和大家分享公基考试中的道德方面的知识点,废话不多说,直接上干货。一、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代表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到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个人
今天和大家分享公基考试中的道德方面的知识点,废话不多说,直接上干货一、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代表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到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个人的行为。
其产生与发展变化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的反映,基本职能是调节职能注:个人道德的形成归根到底取决于道德实践二、道德与法律的关系二者相互促进,道德是外延,法律是底线道德是对自我行为的约束,是自发自律的行为;法律是从外部对人的行为约束,是外发外律的行为。
三、2001年9月20日《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开始实施,每年的9月20日为公民道德宣传日 1、《纲要》指导思想: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基础、根本、建设重点)、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纲要》重在建设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三观,促进全面发展,培育四有新人。
3、方针原则:(1)坚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2)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相结合(3)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结合(4)坚持注重效率与维护社会公平相协调(5)坚持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
(6)坚持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相配合4、主要内容:(1)以为人民服务作为核心(显著标志)(2)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无私奉献-最高;先公后私-普通;义利兼顾-基础)(3)以五爱为基本要求(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4)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美德为基本着力点(5)重点是诚实守信四、道德的特性1、阶级性: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道德原则和主要道德规范2、共同性(相通性):不同阶级的道德除了对立和差别外,还存在不同阶级都承认的共同准则。
3、继承性:不是完整地保留而是批判地继承。4、实践性:适应不同社会实践而产生,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