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地震小知识:防灾地震小知识教育图片
地震前的征兆1.大地震发生前总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人们把观察到的那些与地震发生有密切联系的异常现象称为地震前
地震前的征兆1.大地震发生前总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人们把观察到的那些与地震发生有密切联系的异常现象称为地震前兆2.地下水异常:井水是个宝,前兆来得早无雨水质浑,天旱井水冒水位变化大,翻花冒气泡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3.动物异常:骡马牛羊不进圈,鸭不下水狗狂叫老鼠搬家往外跑,鸽子惊飞不回巢冰天雪地蛇出洞,鱼儿惊惶水面跳4.地光和地声:地光和地声是地震前或地震时从地下或地面发出的光亮及声音,是重要的临震预报临震前,一瞬间,地声隆隆地光闪。
大震将至要果断,迅速行动快避险5.地震时如何避险:从发生地震到房屋倒塌,一般只有十几秒的时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瞬间冷静地作出正确的抉择强震袭来时人往往站立不稳如果一时逃不出去,最好就近找个相对安全的地方蹲下或着趴下,同时,尽可能找个枕头、坐垫、书包、脸盆或厚书本等护住头、颈部,待地震过后再迅速撤离到室外开阔地带。
在家如何避震?1.冷静判断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头脑只有镇静,才有可能运用平时学到的地震知识判断地震的大小和远近记住:近震常以上下颠簸开始,之后才左右摇摆远震却少上下颠簸感觉,而以左右摇摆为主。
2.就近躲避震时是跑还是躲?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古人在《地震录》里曾记载:“卒然闻变,不可疾出,伏而待定,纵有覆巢,可冀完卵”发生地震时,如没有条件迅速撤离到室外,则不要急着往外跑,而应抓紧求生时间寻找合适的避震场所。
3.选择合适避震空间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室内较安全的避震空间有:承重墙墙根、墙角、坚固家具附近、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以及有水管和暖气管道等处。
屋内最不利避震的场所是:没有支撑物的床上;吊顶、吊灯下;周围无支撑的地板上;玻璃(包括镜子)和大窗户旁4.做好自我保护选择好躲避处后应蹲下或坐下,脸朝下,额头枕在两臂上;或抓住桌腿等身边牢固的物体,以免震时摔倒或因身体失控移位而受伤;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部或后颈;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保护口、鼻,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
5.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更不能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
户外如何避震?1.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不要随便返回室内2.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过街桥、立交桥;高烟囱、水塔下3.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变压器、电线杆、路灯、广告牌、吊车等。
4.避开其他危险场所:狭窄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女儿墙、砖瓦及木料等物的堆放处。
学校如何避震?1.最新自救建议:不要躲在桌子下!日本的《地震手册》避震知识中,第一条就明确地写着“要躲在坚固的家具下”所以,日本教师坚信,最好的办法是“藏在桌下”但是,这个想法是以日本地震多在数十秒后结束,天花板不会落下为前提的。
2.建筑物、天花板因强震倒塌时,会将课桌等压毁,孩子如果躲在桌子下,后果不堪设想3.在教室里,应迅速躲到教室的四个角落,或迅速就地蹲下,用书包、书本等保护头部4.在操场或教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5.震后不要回到教室去。6.千万不要跳楼!不要到阳台上去!不可躲在窗户下!
公共场所如何避震?1.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一起拥向楼梯、出口,要避免拥挤,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2.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3.在商场、书店等处:应躲在近处的大柱子、内墙角,或朝着没有障碍的通道躲避,然后屈身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
4.处于楼上位置的,原则上向底层转移为好但楼梯往往是建筑物抗震的薄弱部位,因此,要看准脱险的合适时机5.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6.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7.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
行驶中的车辆如何避震?1.驾车者应尽快减速,逐步刹闸,汽车靠路边停车2.发生大地震时,汽车会像轮胎泄了气似的,无法把握方向盘,难以驾驶必须充分注意,避开十字路口将车子靠路边停下为了不妨碍避难疏散的人和紧急车辆的通行,要让出道路的中间部分。
3.要赶快离开车子很多地震时在停车场丧命的人,都是在车内被活活压死的,而在两车之间的人,却毫发未伤强烈地震发生时,如果你正在停车场,千万不要留在车内,以免垮下来的物体压扁汽车,造成伤害;应该以卧姿躲在车旁,掉落的物体压在车上,不致直接撞击人身,可能形成一块“生存空间”,增加存活机会。
4.为不致卷入火灾,请把车窗关好,车钥匙插在车上,不要锁车门5.乘客(特别在火车上)应用手牢牢抓住拉手、柱子或坐席等,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并注意防止行李从架上掉下伤人,面朝行车方向的人,要将胳膊靠在前坐席的椅垫上,护住面部,身体倾向通道,两手护住头部;背朝行车方向的人,要两手护住后脑部,并抬膝护腹,紧缩身体,作好防御姿势。
来 源:公众科普、成都科普、雅安119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