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知识:事业单位考试常识1000题
完整版7000题及答案解析请添加管理员微信获取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
完整版7000题及答案解析请添加管理员微信获取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句话出自()A.《周易》B.《论语》C.《孟子》D.《道德经》答案:B此句话出自《论语•述而》,意思是说: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时先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时也不要去启发他。
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先不要往下进行了故本题选B2.中国人自古以来被称为“炎黄子孙”其中“黄”指的是()A.黄色人B.黄龙C.黄帝D.黄河答案:C“炎”指炎帝,“黄”指黄帝,他们是中国原始社会中的部落首领,是中华始祖。
故本题选C3.甲、乙、丙、丁四个国家的基尼系数分别为306、415、378、406据此分析上述四个国家的收入分配情况,判断正确的是()A.甲国比乙国平等B.乙国比丁国平等C.丁国比丙国平等D.乙国最平等。
答案:A基尼系数是在0和1之间的比例数值,是国际上用来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越接近0就表明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丁国数值比乙国小,故丁国比乙国平等,B项错误;丙国数值比丁国小,故丙国比丁国平等,C项错误;乙国数值最大,故最不平等,D项错误。
A项所述正确4.中国古代历时最长的选官制度是()A.世卿世禄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答案:D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形成;隋炀帝时,始设进士科;唐朝贞观年间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创设武举和殿试;宋元继承,明清实行八股取士,科举制衰落,直至1905年在清末新政中被废除。
科举制成为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选官制度,历时1300余年其“公开竞争、公平考试”的原则,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故本题选D5.戊戌变法的政治基础是()A.维新变法得到了一部分官僚和光绪帝的支持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初步的发展。
C.康有为、梁启超提出了维新思想D.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答案:AB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初步的发展”是戊戌变法的经济基础;C项“康有为、梁启超提出了维新思想”是戊戌变法的思想基础;D项“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是戊戌变法的社会条件。
故本题选A6.多个部门联合行文需标注发文机关,()标在最前面A.上级机关B.组织序列表中靠前的机关C.主办机关D.其他系统的机关答案:C《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联合行文时,发文机关标志可以并用联合发文机关名称,也可以单独用主办机关名称。
”故本题选C7.关于文件的签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不得越权签发公文B.必须“先核准后签”C.联合发文时,必须做好会签工作,使各机关或部门领导人均履行签发手续D.签发的公文必须注明日期,但不需要签姓名。
【答案】D签发是指由机关领导人对发文稿件批注核准发出的意见并签署姓8.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权利,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A.全面参与、全面管理B.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C.平等参与、平等发展D.广泛参与、共同进步【答案】C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展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C项正确,故选C9.我国山川秀丽多姿,著名的“五岳”更如五颗璀璨的明珠镶嵌于祖国大地,试问“五岳”指的是()A.泰山、五台山、衡山、华山、嵩山B.泰山、华山、衡山、五台山、峨眉山C.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嵩山。
D.泰山、五台山、峨眉山、恒山、嵩山【答案】C五岳指东岳泰山(位于山东泰安市);西岳华山(位于陕西华阴市);南岳衡山(位于湖南衡阳市南岳区);北岳恒山(位于山西浑源县);中岳嵩山(位于河南登封市)五岳素有“东岳泰山之雄,西岳华山之险,北岳恒山之幽,中岳嵩山之峻,南岳衡山之秀”的美赞。
本题正确答案为C【知识多一点】五台山位于中国山西省东北部,与四川峨嵋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共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洋流形成原因的是()A.地转偏向力B.太阳辐射C.大气运动D.磁偏角
【答案】D洋流又称海流,是海洋中除了由引潮力引起的潮汐运动外,海水沿一定途径的大规模流动引起海流运动的因素可以是风,也可以是热盐效应造成的海水密度分布的不均匀性前者表现为作用于海面的风应力,后者表现为海水中的水平压强梯度力。
加上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便造成海水既有水平流动,又有垂直流动大气运动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陆地形状和地转偏向力也会对洋流方向产生一定影响所以AC选项是正确的;风形成的原因有两个,即地球的转动以及地球表面受太阳加热程度的差别,所以太阳辐射会影响到风的形成,进而影响洋流的形成,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11.“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山水之所以以优美的最主要原因是()A.桂林属于岩溶地貌B.桂林属于高山地形C.桂林的年降雨量特别大D.桂林的植物种类丰富【答案】A桂林市地处南岭山系的西南部,平均海拔150米,属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遍布全市的石灰岩经亿万年的风化浸蚀,形成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独特景观,被世人美誉为“桂林山水甲天下”。
故正确答案为A12.小兰在10月的某日早晨搭车去某地,发现当日大雾,沿途稍远的树木、道路看不清,接近城镇时,雾越来越小,经过城镇,基本无雾,再行,雾越来越大,形成了“田野有雾、城镇无雾”的现象这种现象是由于()。
A.城镇上空尘埃稀少B.地球近年升温C.温室气体排放过多D.城镇气温较高,形成热岛【答案】D雾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温度条件,田野清晨温度较低,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雾,城市有热岛效应,温度相对较高,雾现象不明显。
其实除了城镇气温较高,形成热岛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田野中有大量的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水蒸气的含量比较高本题正确答案为D13.“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节气对于指导农业生产具有很强的科学性。
下列反映阳历六月初节气的农谚是()A.立夏桑果象樱桃B.小满养蚕又种田C.芒种玉秧放庭前D.夏至稻花如白练【答案】C这道题考查考生对节气的掌握程度解答本题时,需要考生了解哪个节气出现在六月初题干引号内的内容是二十四节气口诀,其中“夏满芒夏署相连”中的第一个“夏”指的是“立夏”,第二个“夏”指的是“夏至”,夏至一般在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每个节气的间隔时间为十五天,这样推断,出现在六月初的节气是芒种,正确答案选C。
A选项“立夏”是阳历五月初;B选项“小满”是阳历五月底,D选项“夏至”是阳历六月底考生在备考时,除了记住二十四节气口诀,还需要记住几个关键时间,如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便于推算二十四节气几个需要重点记住的时间: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准确地确定了二十四节气的具体时间:。
春季:春分3月20-22日交节清明4月4-6日交节;夏季:夏至6月21-22日交节;秋季:秋分9月22-24日交节;冬季:冬至12月21-23日交节14.甲向乙借款30万元做生意,由丙提供价值25万元的房屋抵押,并订立了抵押合同。
甲因办理登记手续费过高,经乙同意未办理登记手续甲又以自己的一辆价值6万元的“夏利”车质押给乙,双方订立了质押合同乙认为将车放在自家附近不安全,决定仍放在甲处一年后,甲因亏损无力还债,乙诉至法院要求行使抵押权、质权。
本案中抵押和质押的效力如何?()A.抵押、质押均有效B.抵押、质押均无效C.抵押有效、质押无效D.质押有效、抵押无效【答案】B本题涉及抵押和质押的生效要件问题房屋抵押以办理房屋抵押登记为生效要件,未办理抵押登记的,抵押无效。
车辆质押以交付为生效要件,未交付的,质押无效故本题应选B15.延安整风运动以反对()为中心任务A.官僚主义B.宗派主乂C.主观主义D.党八股【答案】C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而其中最主要的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故本题答案选C16.“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开始于()A.香港问题B.澳门问题C.台湾问题D.西藏问题【答案】C“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是从解决台湾问题开始的,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是“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故选C17.“物以稀为贵”理解为()A.商品稀少价值就大B.价值决定使用价值C.使用价值决定价值D.供求关系影响商品的价格【答案】D“物以稀为贵”,言下之意是说物品稀少,供应量少,因而价格昂贵总结成一句话就是供求关系影响价格。
故本题答案选D18.下列关于党史上的“第一”,表述错误的是()A.《新青年》——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公开性机关刊物B.人民出版社——中共诞生后创办的第一个出版机关C.陈独秀——第一次对马克思主义作系统完整介绍的人。
D.八一南昌起义——党领导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答案】C在中国最早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是李大钊1919年5月,李大钊亲自撰写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对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作了系统介绍。
这是中国人著作中第一次对马克思主义作系统完整的介绍19.当经济发展出现有效需求不足时,需要(),以刺激经济增长,增加就业A.增发国债,增加税收,增加转移支付B.降低存款准备金率C.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
D.提高再贴现率【答案】B当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时,政府应当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以扩大总需求扩张性财政政策包括增发国债,减少税收,增加转移支付扩张性货币政策包括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降低再贴现率。
20.下列关于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说法,错误的是()A.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B.劳动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C.紧急避险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D.未成年子女有受父母抚养的权利,成年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
【答案】C我国《宪法》规定,既是权利又是义务的只有劳动和受教育,所以AB两项正确,D项是《宪法》明文规定的义务故本题答案为C21.甲、乙、丙三人涉嫌共同故意伤害,在侦查过程中,丙突发心脏病死亡审判阶段,被害人提起诉讼,将甲、乙以及丙的唯一继承人丁列为被告。
如果丁宣布放弃继承,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将丁列为被告,丁承担赔偿责任B.将丁列为被告,丁不承担赔偿责任C.不将丁列为被告,赔偿责任由甲、乙承担D.不将丁列为被告,原告无法获得全额赔偿【答案】C在共同犯罪案件中,案件审结前行为人已经死亡,并且其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则不应将其继承人列为被告,也不应判处其继承人承担赔偿责任。
此外,由于所有的共同加害人对被害人物质损失的赔偿承担连带责任,因此法院可以判处其他被告人承担赔偿责任故本题答案为C22.据新华社对1972年1~9月外交情况的统计,中国接待外国官员和政府代表团三十多起,访问中国的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政府代表团和各界人士。
到1972年底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达88个,和1969年底相比,三年内翻了一番这表明中国()A.重点建立与亚非的外交关系B.开始独立自主地步入国际舞台C.切实推进新型区域外交合作D.打破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
【答案】DA项重点建立与亚非的外交关系是1955年亚非会议之后;B项开始独立自主地步入国际舞台是1954日内瓦会议之后;C项切实推进新型区域外交合作是改革开放之后;结合题干中的“1972年”,D项打破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符合题意。
故本题答案选D23.在我国改革开放全面展开的历史进程中,邓小平反复强调()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必要前提,是中国的最高利益A.改革B.发展C.稳定D.和谐【答案】C邓小平在我国改革开放全面展开的历史进程中,反复强调稳定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必要前提,是中国的最高利益,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
24.正能量喻指一切给人向上和希望、鼓舞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近日中国文明网等媒体联合倡议,开展“发出好声音、传播正能量”活动强调“传播正能量”的哲学依据在于()A.正能量是科学、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正能量对事物发展及人生目标实现起积极的促进作用C.正能量对事物发展及人生目标实现起重要的决定作用D.传播正能量是网络媒体的社会责任和文明的体现【答案】B哲学是科学、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A项错误;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C项错误;D项所述与题意不符,不选。
正能量能带给人们积极向上的力量,能够对事物发展及人生目标实现起积极的促进作用故本题答案选B25.打造绿色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智力丝绸之路,和平丝绸之路,要以钉钉子精神抓下去,一步一步把“一带一路”建设向前推进,让“一带一路”建设造福沿线各国人民。
“钉钉子精神”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事物之间可以根据情况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B.事物发生质变后才能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C.树立全局观念是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的条件D.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推动事物的进一步发展
【答案】D题干中,以钉钉子精神抓下去,一步一步把“一带一路”建设向前推进,让“一带一路”建设造福沿线各国人民,其中“钉钉子精神”体现主观,“抓下去”体现能动性,“建设向前发展”体现推动事物的发展A选项说法错误,根据“客观”建立新的联系。
B选项说法错误;C选项提干未体现全局观念26.创新驱动发展要依靠知识创新,而知识产权在保护、促进知识创新中起重要的作用用好知识产权这个重要杠杆,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成效的重要保障这说明知识产权是创新驱动发展的()。
A.根据B.条件C.源泉D.结果【答案】B知识产权是创新驱动取得成效的重要保障,也就是说知识产权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条件,故B选项符合题意;国内外现实的客观实际是创新驱动发展的依据,A选项不选;社会实践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源泉,C不选;保护知识产权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前提与条件,不是它的结果,D不选。
27.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新生事物,网约车取得合法身份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A.内因是事物发展到何种程度的决定因素B.新事物的发展和壮大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C.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D.新事物的发展道路虽然曲折,但前途是光明的【答案】D选项A强调内因,不符合题意,题干在强调外因;选项C说法“无能为力”错误题干中“合法身份终于确定”及“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体现了曲折性和前途是光明的。
故选项D入选B选项说法错误唯物辩证法认为:新事物的成长不是直线上升、一帆风顺的,相反,它的成长壮大一般都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所以,新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错在“都”28.“道私者乱,道法者治”,尊重规则,崇尚规则,崇尚法度,是社会进去和发展的基石。
我们每个人都应自觉养成并身体力行下列能体现“规则意识”的是()A.谋事在人,成事在天B.不破不立,不知不行C.不以规矩,不成方圆D.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答案】C选项C,强调规矩,故入选;A选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体现的是客观的唯心主义;B选项体现的是“创新意识”;D选项体现的是“奉献精神”。
故ABD不符合题意
完整题库扫码添加管理员获取重点推荐:1.【公基笔记】公基高分笔记分类整理2.【公基5000题】公基5000题及答案详解3.【公基17000题】公基分类试题及解析17000题4.【时政试题】一年内时政知识点整理及每月试题精选
5.【常识1200题】常识真题分类精选1200题及答案详解6.【常识7000题】最新常识7000题及答案详解7.【思维导图】事业单位常识职测综应思维导图350页8.【职测题】最新职测汇编8000题及答案详解
9.【综应1000题】综应真题1000题汇编10.【综应115篇】综合应用试题精选115篇及解题方法11.【真题1300套】各省市公基真题1300套12.【联考各类真题】2015-2021事业单位联考真题A/B/C/D类(职测➕ 综应)
13.【面试分类1000题】 事业单位面试分类指导(应急处理、人际关系、组织协调等)及对应1000题详细解读14.【面试真题1000题】②各省事业单位面试真题及模拟题汇总1200题15.【面试预测题】事业单位面试预测题300题及作答解析
以及其他试题……16.【面试专项题】事业单位面试专项突破1000题及答案17.【军队文职】军队文职常识1000题及答案解析18.【教师招聘试题】教师招聘试题6000题及答案解析19.【押题作文】事业单位考试押题作文155篇
以及其他试题……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