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懂你的知识焦虑:我懂你的知识焦虑 评论
今天是腊八节,孩子们在芭学园做腊八蒜,煮腊八粥。随着蒜用醋泡上,米和果子煮上,教室里走廊里渐渐飘起醋蒜香、米香。小学已经陆续放寒假,今天,芭小六年级的大姐姐回来芭学园,跟彩虹班孩子们一起过腊八节。孩子们喜欢姐姐,跟姐姐聊天,讲自己现在又学会
今天是腊八节,孩子们在芭学园做腊八蒜,煮腊八粥。随着蒜用醋泡上,米和果子煮上,教室里走廊里渐渐飘起醋蒜香、米香。




小学已经陆续放寒假,今天,芭小六年级的大姐姐回来芭学园,跟彩虹班孩子们一起过腊八节。孩子们喜欢姐姐,跟姐姐聊天,讲自己现在又学会了什么本领。

两个月前,作为芭小特色课程“生命课程”的一个环节,芭小六年级同学们就全体回来幼儿园做了一天的助教详见:当六年级同学到幼儿园做助教(点蓝色字可看)在这样的互动中,大哥哥姐姐重温幼儿园的童真快乐,练习照顾小孩子。
小孩子们则心生对小学的向往

◎昨天,小芭在公众号后台收到一位妈妈的留言,她说:“我的宝贝春季要去幼儿园了,翻看着公众号里的文章,真想把知识点全部塞进脑袋里并能很好地实施还想问一个问题,听别人说要孩子最不依恋的人送上学,最依恋的人去接放学,这样真的对他好吗,我虽然很焦虑却又很想送他。
以后都不能接送了,必须要姥爷姥姥或者奶奶代劳”小芭回复她:“焦虑就焦虑吧懂再多知识,送孩子离开家也还是会焦虑的”这既是小芭十多年来从自己生活中发现的,也是从他人身上、在阅读中看到的刘丹老师《家庭的伤痛与疗愈》这本著作的序言中,有孟馥老师写的一篇。
同为心理学教授和母亲的两位老师,也经历过孩子离家时的分离焦虑,即便孩子是已经长大了上大学去我跟刘丹相遇,是在2000年,20年前的北京,全国结构式家庭治疗高级培训班,第一期那时,她是班上两位“准妈妈”之一,刚刚结束首期“中德班”家庭治疗的三年培训,又投入“结构班”训练的新三年。
留着短发的她,挺着孕肚坐在教室的前排,总是灵动地回答、探寻地提问、积极地回应、实在地反馈看得出,确如她在书中所写:“选择家庭咨询是我的兴趣和主要工作重点”每个人选择什么专业方向,听从的不是意识,而是心第二年春天,时值结构式家庭治疗第二期培训,我在南京再次见到她,她已经是怀抱着女儿的妈妈了。
她的脸上总是泛着慈爱和温情,对着孩子说笑,她是一个快乐的母亲她带着母亲一起来学习,每隔2~3个小时,她需要为女儿哺乳我们上课的时候,则是外婆照顾着宝宝体会过出门在外、带小婴儿的各种不易,我特地将她们请到宾馆的房里,看着娘仨的互动,画面很温馨,没有一点点的焦虑,那情景我至今还记忆犹新。
之后的很多年,我们是最亲的姐妹、最好的朋友,彼此见证、携手成长,共同度过了很多重要的阶段生活之路,选择与什么人同行,那是一种缘分转眼间,我的家庭进入了空巢期当我把孩子送去北京,送进清华园的时候,心情是复杂的。
再多的理论、再懂的道理,都抵不过将要与孩子分离的焦虑,不舍和牵挂缠绕心头学校为新生家长安排了一场心理讲座,讲课的就是刘丹老师我早早地跑到讲堂里,坐在第一排中间的位置,静下来,好好安顿自己,让心慢慢地摆渡。
记得那次课后,我最想做的便是回去以后,也为大学的新生家长们开这一课。

事非经历不知难,唯有用心方度艰如今,20年过去了,刘丹的女儿也已长大成人,自己要去国外读书、深造孩子离家的日子越来越近时,本来大好的事,刘丹却哭着对我说:“怎么办呀,女儿要离开我了!我焦虑死了!”我心里窃笑——你也有今天!。
毕竟,孩子离家,是每个生命周期、每个家庭周期的必经过程个体的发展是贯穿于整个生命跨度的情感、认知、生理和人际发展,它从一个周期走向下一个周期家庭的发展也是一样,家庭的历史、关系的模式、家庭的功能、家庭的态度、家庭的禁忌、家庭的期待、家庭的标记,和伴随我们成长的家庭负载,也是从一个阶段走向另一个阶段。
焦虑产生于个体及家庭发展中不同系统的相互作用,而决定其适应和转变的关键性因素,则是系统间相互的支持或阻碍刘丹的《家庭的伤痛与疗愈》,带我们一起转换视角、拓展空间、系统思考、寻找意义、增强弹性、拥抱改变在成长的路上,我们一起携手同行!。
孟馥2020年2月于浦东陆家嘴⊙刘丹: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博士;原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副主任;中国心理学会首批注册督导师(D-06-042)孟馥: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首批注册心理督导师。
书名:家庭的伤痛与疗愈作者:刘丹出版社:东方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9-01● 延展阅读,点下方标题可看:家里总是要有一个人特别焦虑的把「温柔而坚定」转化成一两个具体动作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