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eandq.com
晓安科普

中医理论基础知识重点:中医基础理论知识

2024-10-31Aix XinLe

其内容包括精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气血津液、藏象、经络、体质、病因、发病、病机、治则、养生等。中医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其独特之处,在于“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及辨证论治。

中医理论基础知识重点:中医基础理论知识

 

中医理论来源于对医疗经验的总结及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思想。其内容包括精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气血津液、藏象、经络、体质、病因、发病、病机、治则、养生等。

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医专著《黄帝内经》问世,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时至今日,中国传统医学相关的理论、诊断法、治疗方法等,均可在此书中找到根源主导中医几千年,现代专业中医院校都是教和学古典中医理论,千年不变,功力深厚,定力无边。

中医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其独特之处,在于“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及辨证论治主要特点有: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由最基本的物质(命名为“气”)以及其运动(包括两种不同趋势的基本运动--阴和阳)构成,“人以天地之气生,以四时之法成---《黄帝内经》”。

阴阳二气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存,并时刻都在运动与变化之中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两者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之中,一旦这种动态平衡受到破坏,即呈现为病理状态而在治疗疾病,纠正阴阳失衡时并非采取孤立静止的看问题方法,多从动态的角度出发,即强调“恒动观”。

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即“天人合一”、“天人相应”人的生命活动规律以及疾病的发生等都与自然界的各种变化(如季节气候、地区方域、昼夜晨昏等)息息相关,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同及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程度不同,其体质特征和发病规律亦有所区别。

因此在诊断、治疗同一种疾病时,多注重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并非千篇一律 认为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不论在生理上还是在病理上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因而从不孤立地看待某一生理或病理现象,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多从整体的角度来对待疾病的治疗与预防,特别强调“整体观”。

一、精炁(气)学说 炁(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 气的运动称为“气机”,有“升降出入”四种形式由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如动物的“生长壮老已”,植物的“生长化收藏” 气是天地万物之间的中介,使之得以交感相应。

如:“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 天地之精气化生为人。

二、阴阳学说 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最初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光为阳,背日光为阴 阴为“体”,阳为“用”;阴为有形之“体”,阳为无形之“用” 阴阳的交互作用包括:阴阳交感、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

三、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成就,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但是这并不代表五种物质,而是物质的五种属性 五行于中医则体现了具备这五种属性的人体五大系统的相互关系木火土金水这五个符号分别代表肝心脾肺肾所统领的五大系统。

中医不是研究微观的病毒细菌如何作用于人体的理论,而是研究人体整体的各个系统之间的关系,并且通过中药、按摩、针灸,甚至心理作用去调节各个系统之间的平衡,以此保持身体健康 五行的交互作用包括:相生、相克、制化、胜复、相侮、相乘、母子相及。

四、藏象学说 藏:指人体内的五脏六腑、奇恒之府,通称为脏腑象:一指“形象”,即脏腑的解剖形态;二指“征象”,即脏腑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三指“应象”,即脏腑相应于四时阴阳之象 透过外在“象”的变化,以测知内在“藏”的生理病理状态,称为“从象测藏”。

即“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 “脏腑”不单是解剖型态的概念,而是包括解剖、生理、病理在内的综合概念 五脏:指肝、心、脾、肺、肾,一般笼统功能为“化生和储藏精气” 六腑:指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一般笼统功能为“腐熟水榖、分清泌浊、传化糟粕”。

奇恒之府:指“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五、气血津液 气、血、津液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气的生成源自先天与后天禀受于父母的精气,称为“先天之气”肺吸入自然的清气,与脾胃运化水榖产生的水榖之气,合称为“后天之气” 气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营养等作用。

人体的气可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脏腑之气、经络之气。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常,称为“气机不调”。其表现形式有气滞、气郁、气逆、气陷、气脱、气闭等。

六、经络学说 参见:针灸学及腧穴 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 经络系统包括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别络、浮络、孙络、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 经络在中医学的重要性正如《扁鹊心书》所说:“学医不知经络,开口动手便错。

盖经络不明,无以识病证之根源,究阴阳之传变”

七、病因学说 《黄帝内经》将病因分为阴阳两类:“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 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把病因分为三类:“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房室、金刃、虫兽所伤”。

宋代陈无择提出“三因学说”:外所因、内所因、不内外因 近代则将病因分为五类: 外感病因:包括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和疠气 内伤病因:包括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饮食失宜、劳逸失度 继发病因:包括痰饮、瘀血、结石。

其他病因:包括外伤、寄生虫、胎传、诸毒、医过1.发病 邪气与正气交战,决定发病及疾病的发展变化又称为“正邪分争” “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正气”指人体的自我修复调节能力、适应环境能力、抗病能力等 “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依据,即“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体质、情志、地域、气候等,与发病有密切关系2.病机 病机是疾病发生、发展与传变的机理,又称“病理” 基本病机包括: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津液代谢失常 内生五邪,包括:风气内动、寒从中生、湿浊内生、津伤化燥、火热内生。

病位传变,包括:表里出入、六经传变、三焦传变、卫气营血传变、脏腑传变等 病性转化,包括:寒热转化、虚实转化等——END——⊙版权声明:文章选自五味古法中医,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投稿信箱:ynzywx@qq.com(欢迎您原创投稿)。

⊙责任编辑:佩兰⊙运营编号:YNZY0003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知识中医理论基础知识重点:中医基础理论知识

2024-10-31Aix XinLe53

中医理论基础知识重点: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其内容包括精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气血津液、藏象、经络、体质、病因、发病、病机、治则、养生等。中医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其独特之处,在于“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及辨证论治。…

历史中国历史演变视频:中国历史演变视频41分钟

2024-10-31Aix XinLe200

中国历史演变视频:中国历史演变视频41分钟《古代中国的辉煌与变迁:一部历史长卷》。尊敬的读者们,欢迎来到这个充满神秘和历史韵味的世界--中国。在这个充满变化和挑战的时代,我们的祖先们用他们的智慧和勇气书写了一段辉煌的历史。现在让我们一起踏上这段旅程,探寻古代中国的辉煌与变迁。·第一…

历史平安好医生历史版本:平安好医生官网

2024-10-31Aix XinLe91

平安好医生历史版本:平安好医生官网在线医疗是医疗领域的新应用,按照覆盖“面”的特点,可被划分到医疗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数据整合阶段。在线医疗包含健康教育、医疗信息查询、电子健康档案、疾病风险评估、在线疾病咨询、电子处方、远程会诊、远程医疗和康复等多种项目。…

历史本田飞度历史:本田飞度历史车型

2024-10-31Aix XinLe146

本田飞度历史:本田飞度历史车型六一到了,没想到飞度这回又放大招了,它直接闪现到了广州正佳广场的乐高旗舰店,联手乐高给朋友们带来了一场超级有料的跨界派对,直接引爆了儿童节的欢乐气氛!这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合作,而是两个世界顶级玩家——玩车界的飞度和玩具界的乐高,一起掀起的一…

知识2018政治理论知识:2019政治理论知识

2024-10-31Aix XinLe173

2018政治理论知识:2019政治理论知识考研政治的考试范围包括5门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