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4(舌尖上的中国配音是谁)
还记得你第一次是被谁种草的美食吗?相信很多人都是听了他的声音再配上这样的画面在每个饥肠辘辘的夜晚辗转反侧 彻夜难眠这次 《舌尖上的中国》配音大师
还记得你第一次是被谁种草的美食吗?相信很多人都是听了他的声音再配上这样的画面
在每个饥肠辘辘的夜晚辗转反侧 彻夜难眠 这次 《舌尖上的中国》配音大师李立宏
带着他的新作品又来了!兴化垛田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2023/5/17
一犁一耙,记录着农耕文明的伟大创造;一稻一黍,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劳动结晶;一歌一调,唱颂着吾乡吾土最美的声音;一处一景,上演着农业遗产的保护传承播种为“稼”,收获为“穑”,《稼穑》,听见春种秋收的最美时刻。
提起兴化,大家会想到千亩垛田上的油菜花,“河有万湾多碧水,田无一垛不黄花”,上世纪50年代,这里便有了“垛田油菜,全国挂帅”之美誉。
而当谷雨之后, “油菜之乡”兴化垛田渐渐送走了游客,展现出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传统之美欢迎收听声音纪录片《稼穑》第二集兴化垛田的产生始于唐代,明清时形成规模这里的人们在沼泽湖滩上开河造田、垒土筑垛,渐渐形成了一片片四面环水的垛田,大的占地几亩,小的只有几分。
罱(lǎn)泥、戽(hù)水、扒苲(zhǎ)……今天,垛田仍保留着古老而独特的耕作方式2014年,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成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22年,兴化垛田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4月下旬,南方的油菜花结束盛放,褪去金黄的兴化垛田,穿上了一身翠绿的衣裳。清晨,杨荡村村民王桂英和同村的韩兴和,把船摇进了里下河密织的河网里。
里下河并不是一条河,而是长江与淮河两大水系间的一大片低洼地。5000多年前,这里还是东海边的一片泽国。随着海岸线东移,水位下降,人们开始了与这片土地的“对话”。
唐代,筑常丰堰抵御海潮,北宋年间,范仲淹任兴化知县,筑成范公堤,挡住了海水西灌兴化人在沼泽湖滩上以木桩、木架塞入水草泥土作基础,再以河泥层层垒积,形成垛状,垛上种植瓜果蔬菜,“垛田”成为了里下河地区特有的农业景观。
作为农业遗产的兴化垛田约46.8万,核心区6万亩,桃子垛、琵琶垛、榔头垛、靴子垛……这些源于垛田人丰富想象力的地名,也生动地诠释了垛田的“因地制宜”“因水制宜”
船是垛田唯一的交通工具。河荡里,王桂英撑船,韩兴和罱(lǎn)泥。“罱泥”——垛田独有的积肥方式,是用一种叫罱子的工具把河中的淤泥捞上船,再垛上垛田。
罱泥需要两个人通力合作王桂英站在船尾用竹篙撑船,撑船也是“探泥”,柔软的河泥才有营养,竹篙探到软泥后,站在船中部的韩兴和就把罱子撂进水中,罱子2米多长,30多斤重,像两支巨大的长柄漏勺,交扣在一起老韩罱起五六十斤重的河泥,倒入船槽。
清代至今,这样的劳作方式仍未改变
王桂英把船摇到老韩家的垛田边,老韩把河泥连同着自己从头滚到脚的汗水,一次次浇到垛田上。罱泥上田,让田地补充了足够的营养,为垛田的另一种特产——龙香芋的生长储蓄能量。
韩兴和家的垛格旁,同村的杨作松种好了芋苗,正在戽(hù)水。戽水就是浇水,垛田人使用特有的工具——戽水瓢,一个簸箕形的瓢头连接着约2米长瓢柄。
老杨将长长的戽水瓢伸到河中舀满水。千年来的劳作,让兴化人总结出垛田戽水的三字诀:远、洒、匀——垛田又高又宽,水要浇得远;蔬菜娇嫩,水得像雨点一样轻洒;同一块地、同一类作物,戽水的量要均匀。
老杨把手臂用力一抬,一道弧线划过,水均匀地洒落到田里。
韩兴和忙完,又去帮王桂英收香葱相邻垛格的农活,跟自己家的一样,搭把手一起干,就像“垒土成垛”一样,是兴化农人世代相传的处世原则拔葱、切根、去泥,一捆捆翠绿的香葱装上了船,这是给王桂英过去三个月的辛劳,最直接的回报。
穿过蜿蜒的河道,王桂英来到了杨荡村蔬菜农业合作社。谷雨时节,今年第一季的垛田香葱进入了大丰收的季节。
王桂英们的劳动成果被送到了江苏兴野食品有限公司,这是一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生产车间里,香葱被洗净、烘干、脱水,以每年2万吨的产量销往海内外。
江苏兴野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洪孝说,兴化香葱,世界有名,主要出口日本、韩国、方便面、美食汤料等,日清的方便面里90%的脱水香葱来自兴化。受益于老百姓的勤劳耕种,垛田产出的葱不仅质量好,产量还高。
兴化年产脱水蔬菜15万吨,已经成为亚洲最大的脱水蔬菜加工基地和出口基地,来自兴化垛田的味道飘向了世界餐桌。
罱泥、戽水……这些闪烁着“天人合一”智慧的劳作和垛田这一与水相争,却也因水而生的土地,历经千百年,依然勃发着旺盛的生命力。农文旅融合发展 兴化旅游创佳绩
旅游也是兴化垛田这一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名片千垛菜花景区,沃野千里、阡陌纵横、垛田星罗棋布,似千万小岛荡漾于水面之上,素有“万岛之国”的美誉乘坐当地人的龙船,穿梭在花海间,留下醉人清香,就这样缓缓地荡着,仿佛时间也因此慢了下来。
据了解,截至4月底,千垛景区的游客量超过36万人次,比最高年份2019年同期增长近20%此外,在近日文化和旅游部推出的10条长江主题国家级旅游线路和《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精品线路路书》中,兴化成功入选长江主题国家级旅游线路——长江安澜见证之旅(江苏段),包括江都水利枢纽,兴化垛田灌排工程体系,里运河-高邮灌区等。
通过继续做好农文旅融合发展,相信未来将会有更多的游客一起来兴化探索“诗和远方”从江苏的垛田到云南的梯田;从陕西的枣园到内蒙古的草原游牧;从浙江的鱼塘到山东的古桑树群……截至目前,中国有19个项目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位居世界第一。
江苏交通广播将在今年持续记录它们的最美时刻第一集我们聚焦云南元阳哈尼梯田,展现哈尼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江苏交通广播网《稼穑》采编组:刘佳 何山 杨琳感谢中共兴化市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