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日迎来日环食(关于日环食和夏至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万万没想到
2023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科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下列各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
2023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科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下列各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4分)规范的操作可以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和安全性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滴加液体B.
读取体积C.
点燃酒精灯D.
取用砝码2.(4分)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使我们拥有健康下列不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A.积极参加体育活动B.为了减肥经常不吃午餐C.远离毒品、烟草和赌博D.遇到困惑时,向家人和朋友诉说3.(4分)生物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
下列属于器官的是( )A.
熊猫B.
泌尿系统C.
胃D.
精子4.(4分)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恒星B.地球在形成之初是一个由岩浆构成的炽热的球C.地球由外向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D.地球表面的海洋、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5.(4分)小敏散步时看到了李白诗中“对影成三人”的真实场景:一只白鹭站在水中,形成了如图的两个“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影子是光的反射形成的B.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C.两个“影”形成原理相同D.倒影是白鹭等大的虚像6.(4分)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能有效预防甲型H1N1流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型H1N1流感病毒具有细胞结构
B.接种疫苗后人体获得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C.从免疫学角度看,接种的流感疫苗属于抗体D.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看,接种疫苗属于切断传播途径7.(4分)2023年5月10日,搭载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的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进入轨道后天舟六号与我国空间站完成对接形成组合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升空时,天舟六号机械能不变B.进入轨道后,天舟六号的惯性消失C.对接靠近时,以“天和”舱为参照物,天舟六号是静止的D.对接成功后,组合体绕地运行过程中运动状态发生改变8.(4分)《天工开物》中记载烧制青砖时“火候足,止薪之候,泥固塞其孔,然后使水转釉”。
该过程的主要化学反应为:Fe2O3+CO
2FeO+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C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克C.FeO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D.塞住砖窑的通气孔,窑内柴火会较快熄灭,是由于缺少可燃物9.(4分)当无意中碰到高温的物体时,我们的手会立即缩回,这是一种简单的、人生来就有的反射。
如图是完成缩手反射的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射弧的感受器为①,效应器为⑤B.完成该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在③大脑C.如果结构④受损,该反射活动仍能完成D.该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为⑤→④→③→②→①10.(4分)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实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推理概括出来的,这种研究方法称为科学推理法。
下列实验中采用了该方法的是( )A.
研究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因素B.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
模拟星系运动D.研究声音传播需要介质11.(4分)2023年3月,“探索一号“科考船完成了首次环大洋洲载人深潜科考任务,搭载的“奋斗者”号多次完成了深度超过万米的下潜不考虑海水密度与潜水器体积的变化,潜水器在海面下下潜的过程中( )。
A.浮力不变,压强变大B.浮力变大,压强变大C.浮力变大,压强不变D.浮力不变,压强不变12.(4分)小敏透过水杯看见《科学作业本》上的“科”字呈如图所示的放大效果下列选项中与其成像规律相同的是( )。
A.
B.
C.
D.
13.(4分)小敏在鉴别氢气、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四瓶无色气体时,对它们的部分性质进行归纳梳理并编制了检索表(如图)。检索表中S代表的是( )
A.氢气B.氮气C.氧气D.二氧化碳14.(4分)小敏阅读教材得知:将铜片和锌片同时插入稀H2SO4,可以组成一个电池(图甲)那么该电池的正负极与什么有关呢?对此,小敏做了三组实验,并借助灵敏电流表进行判断(图乙)。
发现该电池的正负极与金属活动性强弱有关,且存在一定规律据此判断,下列金属片组合可以使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图丙)的是( )
A.a铝片、b镁片B.a铁片、b锌片C.a铁片、b铜片D.a铜片、b银片15.(4分)科学兴趣小组开展“制作可调式电热水壶”的活动设计电路时要求满足:闭合开关后,顺时针调节变阻器的旋钮滑片P时,通过发热体的电流增大,产热加快;同时反映发热体功率高低的显示仪(电压表)示数增大。
下列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40分,16.(6分)奔跑时,会感到心脏跳得特别激烈,呼吸也会加深加快如图是肺泡和心脏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肺泡周围缠绕着丰富的结构①是 (填血管名称)
(2)吸气时,外界空气进入肺泡,与①中的血液进行气体交换与吸入气体比较,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 (选填“增加”或“减少”)(3)经过肺泡气体交换后,血液经肺静脉首先流入到心脏的腔室为 (填字母)17.(4分)2023年4月20日,上演了一次特殊的日食——日全环食。
在日食发生时,人们在某些地区可以看到日环食,在某些地区可以看到日全食(1)如图是某地出现的日环食,挡在太阳和地球之间的天体是 。(2)当天的月相是 。A.新月B.上弦月C.满月D.下弦月
18.(6分)如图是小敏制作的简易显微镜,凸透镜B相当于显微镜的 (填结构名称)用该装置观察时,保持两凸透镜之间距离不变,缓慢向上移动两镜的过程是在 (选填“对光”或“调焦”)请对该装置提出一条合理的改进建议:。
。
19.(6分)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如图A和B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发生装置,请回答下列同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择 (选填“A”或“B”)(3)图C为过氧化氢分解的过程示意图,请将生成物的微观粒子模型补充完整20.(6分)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小敏用拇指和食指分别以如图两种方式压在铅笔两端。
(1)小金提出质疑,认为图 的方式不合理,因为该方式没有控制 。(2)若笔尾横截面积约为0.5厘米2,整个截面都和食指充分接触,当食指用0.5牛的力压铅笔时,食指受到的压强约为 帕。
21.(6分)在配制硝酸钾(KNO3)营养液时,小敏操作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20304050溶解度/克31.645.863.985.5(1)硝酸钾能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养料,属于 (选填“钾”、“氮”或“复合”)肥(2)上述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
(填序号)。(3)现要配制20%的硝酸钾营养液,需向烧杯③溶液中加水 克。22.(6分)学习了弹簧秤的使用后,小敏完成了下列实验(弹簧秤重力不计)。
(1)小敏将弹簧秤挂钩连在墙上,在拉环处施加水平向左10牛的力使弹簧秤水平静止(图甲),此时弹簧秤的读数为 牛(2)小敏取下弹簧秤,连接在两个相同木块之间(图乙),用水平向左10牛的力使整体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
此时弹簧秤的读数 (选填“>”、“=”或“<”)图甲中的读数,木块A所受到的摩擦力为 牛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3分,共45分)23.(12分)为探究光合作用的场所,小敏进行如下实验①将一盆阳台上的青菜移到黑暗环境中放置24小时。
②再把该盆青菜放到阳光下照射4小时③取该盆中某株青菜上面积相等的茎、叶柄、叶片3个部位,浸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进行水浴加热,直至叶片完全褪成黄白色④取出后用清水洗净,滴上碘液观察各部位的颜色变化⑤实验结果:只有叶片部位变蓝,青菜的茎、叶柄部位不变蓝。
请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①中将青菜移到黑暗环境中放置24小时的目的是 (2)实验中选取青菜的茎和叶柄这两个非绿色部位是为了与叶片进行 (3)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4)小金直接取阳台上未经暗处理的青菜的茎、叶柄、叶片3个部位,进行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观察各部位颜色变化,发现全部变蓝。
得出青菜的茎、叶柄、叶片中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结论你是否同意小金的结论并说明理由24.(9分)温度计的发明及温标(温度的标准)的确定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1)当外界温度升高时,伽利略发明的温度计玻璃管中液面将会 (选填“升高”、“不变”或“下降”)(2)温度计的发展史上,测温物质在不断改进,考虑的影响因素有 (写出其中一条)(3)对于温标的确定过程认识正确的有 。
A.测量是一个把待测量与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的过程,所以温标必须具有稳定性B.西门特学院的学者选择的温标具有一定缺陷,所以是没有任何价值的C.施特默尔将这两点的数值对调,可能是因为更符合人们的习惯D.温标的确定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25.(12分)碳捕集是实现“碳中和”的措施之一,其中一种方法是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二氧化碳某探究小组将二氧化碳持续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并利用传感器实时测定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后溶液的pH,装置如图甲所示。
溶液的pH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乙,且pH等于11.6时溶液处于饱和状态通过查阅资料发现
①碳酸钠能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Na2CO3+CO2+H2O═2NaHCO3)②该温度下,饱和碳酸钠溶液的pH为11.6,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pH为8.3③该温度下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氢钠的溶解度。
根据以上现象和信息,小组同学展开进一步探究【提出问题】二氧化碳持续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形成的产物是什么?【建立假设】假设1:只有碳酸钠;假设2:碳酸钠、碳酸氢钠;假设3:只有碳酸氢钠;假设4:………小敏根据图乙曲线判断假设1不成立,理由是
【实验过程】继续通入二氧化碳,溶液的pH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丙【实验结论】小敏根据图丙曲线认为二氧化碳持续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的最终产物是 【交流评价】(1)小金认为该曲线还不能确定最终产物因为pH可能还未呈稳定状态,接下去的操作是 。
(2)小兴受小金的启发,猜测最后溶液可能呈酸性,他猜想的依据是 ,所以建议小组同学继续展开探究26.(12分)为了探究灯泡亮度与灯泡电功率的关系,小敏用如图所示电路进行研究(光敏电阻和灯L放置在暗盒内,外界光照无法进入)。
已知灯L的额定电压为2伏,R光敏的阻值随光照的增强而减小,R2是保护电阻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S1和S2,移动滑片调节灯L两端电压,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下表试验次数12345电压表V示数/伏0.51.0
1.52.02.5电流表A₁示数/安0.080.120.160.200.24电流表A₂示数/安0.040.100.140.160.18(1)闭合S₁前,应先将滑片移至最 (选填“左”或“右”)端(2)该实验通过观察 。
来体现灯泡L的亮度变化。(3)实验中灯L的额定功率为 瓦。(4)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四、解答题(本题共7小题,第27、28、30小题各6分,第29小题7分,第31、32、33小题各10分,共55分)27.(6分)湿地具有污水处理的功能某公园建园初期水质达不到标准,在园内引建了如图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后取得了明显效果。
请结合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芦苇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2)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 (3)若氮、磷含量过高的污水流入该生态系统,会导致浮游植物大量繁殖,沉水植物死亡,之后鱼等水生动物死亡这说明生态系统的 能力是有限的28.(6分)目前,免拆型手术缝合线广泛应用于手术中,它是用新型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C
3H4O2)n]制作而成。聚乳酸可以通过以下路径制取。
(1)从物质分类角度看,葡萄糖属于 (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2)中间产物乳酸(C3H6O3)所含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如果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全部进入聚乳酸,则生产2.4千克聚乳酸,消耗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多少千克?。
29.(7分)赛龙舟自古以来在我国广为流传,现已成为亚运会比赛项目如图是运动员在室内进行划桨训练的两个场景,图甲是训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绳子系在“船桨”的A端,运动员坐在位置上用力将“船桨“从位置“1”划到位置“2”,重物的位置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若重物的质量为20千克,“划桨”一次拉过绳子的距离为60厘米(船桨重、绳重与摩擦均不计)
(1)该装置中两个滑轮的作用是 (2)“划桨”一次,人至少做功 焦(3)图乙是某种耐力练习示意图,保持“船桨”与绳子垂直并静止若OA为60厘米,OB为40厘米,当一只手握在O端,另一只手握在B点并施加垂直“船桨”的力F。
求此时力F的大小30.(6分)2023年4月,由我国研发的全球首创新药——口服胰岛素肠溶胶囊,国内上市申请获得国家受理,糖尿病患者即将迎来治疗新选择口服胰岛素胶囊具有三大特点:pH保护盾,蛋白酶抑制剂,吸收增强剂。
口服胰岛素能够模拟生理条件下胰岛素的分泌与代谢模式,大大降低了注射给药带来的副作用我国Ⅲ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口服胰岛素胶囊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均符合要求结合你所掌握的科学知识,请阐述胰岛素对血糖的调节机理,分析口服胰岛素胶囊特点的作用并对口服胰岛素胶囊作出简单评价。
31.(10分)在探究酸、碱性质时,小敏的操作过程如图甲所示,烧杯中固体质量与加入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稀盐酸后出现的现象是 (2)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 (3)c点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4)通过计算得出d点坐标 32.(10分)如图为市场上在售的某款鸡蛋孵化器,鸡蛋的孵化需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
某项目化小组设计了一个自动控湿电路(图甲)控制电路电源电压U为9伏,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30欧,R1为湿敏电阻,其阻值随湿度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当线圈中的电流为0.18安时,衔铁被吸合﹔当线圈中的电流为0.15安时,衔铁释放。
(线圈电阻不计)
(1)由图乙可知,湿敏电阻的阻值随湿度增大而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2)按控湿电路的工作要求,加湿器应接在工作电路的 (选填“AB”或“CD”)之间(3)通过计算说明该控湿电路的湿度变化范围。
(4)如果要适当提高控湿电路的最大湿度值,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有 A.换用阻值更大的R0B.适当提高电源电压UC.减少该电磁铁线圈匝数33.(10分)杭州亚运会以“中国新时代•杭州新亚运”为定位,秉持“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会理念,将于2023年9月23日在杭州开幕举行。
(1)开幕当天,恰好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分图甲是地球公转示意图,当天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 (填字母)位置(2)亚运吉祥物之一“莲莲”(图乙),名字源于世界遗产西湖中的莲叶西湖红莲,叶呈盾状圆形,这一性状是由 。
决定的(3)本届亚运会全部场馆均使用绿色电能,这是亚运史上首次实现绿色能源全覆盖亚运场馆所使用的部分电能来自于浙江沿海的海上风电场(图丙),其发电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是:风能→风车叶轮的 能→电能(4)亚运会火炬名为“薪火”(图丁)。
该火炬采用的生物质燃气是利用农作物秸杆、林木废弃物、食用菌渣、牛羊畜粪等物质作为原料转化而成的其主要的成分为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氢气等①该燃气充分燃烧后,产物中一定含有 ②请分析该燃气的应用优势 2023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科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下列各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4分)规范的操作可以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和安全性。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滴加液体B.
读取体积C.
点燃酒精灯D.
取用砝码【分析】(1)使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不能伸入试管中;(2)量筒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3)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盏酒精灯;(4)添加砝码时应用镊子夹取砝码【解答】解:A、胶头滴管伸入试管中,故操作错误;。
B、视线也凹液面最低处相平,读数正确;C、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盏酒精灯,操作错误;D、用手直接拿砝码,容易造成砝码生锈而不准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基本实验操作和注意事项,难度较小2.(4分)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使我们拥有健康。
下列不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A.积极参加体育活动B.为了减肥经常不吃午餐C.远离毒品、烟草和赌博D.遇到困惑时,向家人和朋友诉说【分析】健康是指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的良好状态,它包括三个层次的健康。
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吃营养配餐;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解答】解: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吃营养配餐;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可见“积极参加体育活动”、“远离毒品、烟草和赌博”和“遇到困惑时,向家人和朋友诉说”都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应该科学安排一日三餐,合理搭配各种食物,才能均衡的营养保证身体的正常发育,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所以“为了减肥经常不吃午餐”的做法不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是明确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及健康的概念和健康的生活方式3.(4分)生物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下列属于器官的是( )A.
熊猫B.
泌尿系统C.
胃D.
精子【分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①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②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一群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构成③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④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
⑤个体:由不同的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解答】解:A、熊猫属于个体结构层次,A错误;B、泌尿系统属于系统结构层次,B错误;C、胃的内表面由上皮细胞构成,属于上皮组织;胃壁里面主要是肌肉组织,能收缩和舒张促进胃的蠕动来消化食物;整个的胃布满了丰富的血管和神经,血管里的血液属于结缔组织,神经属于神经组织。
因此胃是由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一个器官,C正确;D、精子属于细胞结构层次,D错误;故选:C【点评】理解细胞、组织、器官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4.(4分)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恒星B.地球在形成之初是一个由岩浆构成的炽热的球C.地球由外向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D.地球表面的海洋、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分析】地球是太阳系大家庭中一颗普通的行星,但也是太阳系中目前已知的唯一有生命存在的特殊天体。
【解答】解:行星通常指自身不发光,环绕着恒星的天体;地球自身不发光,围绕太阳公转,故地球属于行星,A错误,符合题意地球的年龄约为46亿年,地球是由原始的太阳星云坍缩、凝聚而形成的地球在形成之初是一个由岩浆构成的炽热的球。
随着地球温度的不断下降,固态的地壳逐渐形成B正确,不符合题意地球由外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面的海洋、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板块的运动是引起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所以地球表面的海洋、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地球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5.(4分)小敏散步时看到了李白诗中“对影成三人”的真实场景:一只白鹭站在水中,形成了如图的两个“影”。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影子是光的反射形成的B.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C.两个“影”形成原理相同D.倒影是白鹭等大的虚像【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物体和像的大小相等、物体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物体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解答】解:ABC.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两者的成像原理不同,故ABC错误;D.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成的是等大的、正立的虚像,故D正确故选:D【点评】。
本题通过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光了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等知识点,属光学综合题,难度不大6.(4分)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能有效预防甲型H1N1流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型H1N1流感病毒具有细胞结构
B.接种疫苗后人体获得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C.从免疫学角度看,接种的流感疫苗属于抗体D.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看,接种疫苗属于切断传播途径【分析】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
包括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解答】解: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A正确B、接种疫苗后人体会产生相应的抗体,所以接种疫苗后人体获得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B正确C、从免疫学角度看,接种的流感疫苗属于抗原C错误D、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看,接种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D错误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人体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病毒的形态结构和传染病的预防措施7.(4分)2023年5月10日,搭载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的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进入轨道后天舟六号与我国空间站完成对接形成组合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升空时,天舟六号机械能不变B.进入轨道后,天舟六号的惯性消失C.对接靠近时,以“天和”舱为参照物,天舟六号是静止的D.对接成功后,组合体绕地运行过程中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分析】(1)重力势能与质量和高度有关;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动能和势能合称机械能;
(2)任何物体在任何时候都具有惯性;(3)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保持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4)组合体在绕地飞行的过程中,运动方向不断变化【解答】
解:A.加速升空时,天舟六号的质量不变,速度变大,高度增加,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故A错误;B.任何物体在任何时候都具有惯性,进入轨道后,天舟六号仍然具有惯性,故B错误;C.对接靠近时,天舟六号与“天和”舱之间有位置的变化,以“天和”舱为参照物,天舟六号是运动的,故C错误;
D.对接成功后,组合体绕地运行过程中运动方向不断变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D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惯性和机械能的影响因素,包含的知识点较多,难度不大8.(4分)《天工开物》中记载烧制青砖时“火候足,止薪之候,泥固塞其孔,然后使水转釉”。
该过程的主要化学反应为:Fe2O3+CO
2FeO+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C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克C.FeO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D.塞住砖窑的通气孔,窑内柴火会较快熄灭,是由于缺少可燃物【分析】根据题意,烧制青砖时“火候足,止薪之候,泥固塞其孔,然后使水转釉”。
该过程的主要化学反应为:Fe2O3+CO
2FeO+CO2,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由Fe2O3+CO
2FeO+CO2,该反应的反应物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B、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常常省略不写,故选项说法错误C、FeO中氧元素显﹣2价,则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选项说法正确。
D、塞住砖窑的通气孔,窑内柴火会较快熄灭,是由于缺少氧气,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题意、掌握置换反应的特征、化合价的原则、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9.(4分)当无意中碰到高温的物体时,我们的手会立即缩回,这是一种简单的、人生来就有的反射。
如图是完成缩手反射的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射弧的感受器为①,效应器为⑤B.完成该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在③大脑C.如果结构④受损,该反射活动仍能完成D.该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为⑤→④→③→②→①【分析】图中的①感受器、②传出神经、③神经中枢、
④传入神经、⑤效应器【解答】解:A、分析图形可知,该反射弧的感受器为①,效应器为⑤A正确B、该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其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的脊髓B错误C、如果结构④传入神经受损,该反射活动就不能完成C错误。
D、该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为①感受器→④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②传出神经→⑤效应器D错误故选:A【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10.(4分)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实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推理概括出来的,这种研究方法称为科学推理法。
下列实验中采用了该方法的是( )A.
研究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因素B.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
模拟星系运动D.研究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分析】科学推理法是当你在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解释的时候就是在进行推理,或说是在做出推论【解答】解:A、研究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因素,属于实验法,故A不符合题意;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属于实验法,故B不符合题意;。
C、模拟星系运动,属于模拟实验法,故C不符合题意;D、研究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无法真正将钟罩变为真空,而是通过不断抽走钟罩内的空气是,发现声音越来越弱,从而推理真空不能传声,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常用的一些科学探究方法,找准每一种方法的特点,结合例子去分析去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11.(4分)2023年3月,“探索一号“科考船完成了首次环大洋洲载人深潜科考任务,搭载的“奋斗者”号多次完成了深度超过万米的下潜不考虑海水密度与潜水器体积的变化,潜水器在海面下下潜的过程中( )
A.浮力不变,压强变大B.浮力变大,压强变大C.浮力变大,压强不变D.浮力不变,压强不变【分析】潜水器在水面下下潜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保持不变,所处的深度变大,利用F浮=ρgV排可知浮力的变化,利用p=
ρgh可知所受压强的变化【解答】解:潜水器在水面下下潜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保持不变,所处的深度变大,由F浮=ρgV排可知,潜水器所受的浮力保持不变;由p=ρgh可知,潜水器所受水的压强变大故选:A【点评】
本考查液体压强公式和浮力公式的应用,关键知道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是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影响浮力的因素是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12.(4分)小敏透过水杯看见《科学作业本》上的“科”字呈如图所示的放大效果。
下列选项中与其成像规律相同的是( )
A.
B.
C.
D.
【分析】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当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内时,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解答】解:由图可知,透过水杯看到了正立、放大的“科”字的虚像,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内时,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选项D中,烛焰位于焦点与凸透镜之间,成像规律相同。
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属于基础题13.(4分)小敏在鉴别氢气、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四瓶无色气体时,对它们的部分性质进行归纳梳理并编制了检索表(如图)检索表中S代表的是( )
A.氢气B.氮气C.氧气D.二氧化碳【分析】根据表中的信息,结合氢气、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的性质来分析【解答】解:由表中信息可知,S指的是不具有可燃、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在氢气、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四种无色气体中,氢气具有可燃性,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检索表中S代表的是氮气。
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检索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4.(4分)小敏阅读教材得知:将铜片和锌片同时插入稀H2SO4,可以组成一个电池(图甲)那么该电池的正负极与什么有关呢?对此,小敏做了三组实验,并借助灵敏电流表进行判断(图乙)。
发现该电池的正负极与金属活动性强弱有关,且存在一定规律据此判断,下列金属片组合可以使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图丙)的是( )
A.a铝片、b镁片B.a铁片、b锌片C.a铁片、b铜片D.a铜片、b银片【分析】根据图乙可以判断电流表指针偏向于活泼金属一侧分析【解答】解:由图乙可知,当两种金属片至少有一种可以与稀硫酸反应时,电流表指针偏向于活泼金属一侧;所以图丙中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说明金属活动性:a大于b,且可以与稀硫酸反应,。
A、金属活动性:a铝片小于b镁片,故错误;B、金属活动性:a铁片小于b锌片,故错误;C、金属活动性:a铁片大于b铜片,并且铁可以与稀硫酸反应,故正确;D、a铜片、b银片都不与稀硫酸反应,故错误;故选:C。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15.(4分)科学兴趣小组开展“制作可调式电热水壶”的活动设计电路时要求满足:闭合开关后,顺时针调节变阻器的旋钮滑片P时,通过发热体的电流增大,产热加快;同时反映发热体功率高低的显示仪(电压表)示数增大。
下列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A.
B.
C.
D.
【分析】变阻器与电热丝串联,由触片的移动得出变阻器接入电阻的变化,则由欧姆定律可得出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和显示仪(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根据Q=I2Rt可知产生热量的变化【解答】解:变阻器与电热丝串联,A.电压表与发热体并联,变阻器将全部电阻连入电路,转动旋钮型变阻器触片,不改变变阻器连入的阻值,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不变,根据Q=I。
2Rt可知产热快慢不变,故A错误;B.电压表与发热体并联,变阻器的左边电阻连入电路,顺时针转动旋钮型变阻器触片,变阻器连入的阻值变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发热体的电流变小,根据Q=I2Rt可知产热变慢,故B错误;
C.电压表与发热体并联,变阻器的右边电阻连入电路,顺时针转动旋钮型变阻器触片,变阻器连入的阻值变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发热体的电流变大,根据Q=I2Rt可知产热变快,故C正确;D.电压表与变阻器并联,变阻器的右边电阻连入电路,顺时针转动旋钮型变阻器触片,变阻器连入的阻值变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发热体的电流变大,发热体两端的电压变大,根据Q=I
2Rt可知产热变快;电源电压不变,由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可知,变阻器两端电压变小,故D错误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要明确旋钮型变阻器接入的为哪一部分,则由触片的移动可知接入电阻的变化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16.(6分)奔跑时,会感到心脏跳得特别激烈,呼吸也会加深加快。如图是肺泡和心脏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肺泡周围缠绕着丰富的结构①是 毛细血管 (填血管名称)。
(2)吸气时,外界空气进入肺泡,与①中的血液进行气体交换与吸入气体比较,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 增加 (选填“增加”或“减少”)(3)经过肺泡气体交换后,血液经肺静脉首先流入到心脏的腔室为 B (填字母)。
【分析】如图是肺泡和心脏结构示意图,图中①表示肺泡外的毛细血管,A表示右心房,B表示左心房,C表示右心室,D表示左心室【解答】解:(1)肺泡的数目多,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弹性纤维和①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这些结构特点都是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
(2)与吸入气体相比较,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中二氧化碳含量有所增加,原因是人体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是由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时释放出来的(3)经过肺泡气体交换后,氧气→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
所以,血液经肺静脉首先流入到心脏的腔室为是B左心房故答案为:(1)毛细血管(2)增加(3)B【点评】掌握肺泡与血液气体交换的特点,心脏的结构与血液循环途径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7.(4分)2023年4月20日,上演了一次特殊的日食——日全环食。
在日食发生时,人们在某些地区可以看到日环食,在某些地区可以看到日全食(1)如图是某地出现的日环食,挡在太阳和地球之间的天体是 月球 (2)当天的月相是 A A.新月B.上弦月C.满月D.下弦月
【分析】(1)日环食是日食的一种,是指太阳、月球、地球处在同一直线上,月亮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的光辉(2)农历初一,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月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背对着地球,我们就看不到月亮,称为“新月”,到初七、初八,地球上的人们看到凸向西边的半个月球,称为“上弦”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时,人们整夜可以看到被太阳照亮的一轮圆月,这就是“满月”或“望”。
月球背向太阳的面逐渐转向地球,到农历二十二、二十三,人们只能看到凸向东边的半个月亮,称为“下弦月”再往后,地球上看到被照亮的月面越来越少,又回复到“朔”【解答】(1)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日食,故三大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是太阳、月球、地球,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中间。
(2)日食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当月球运行至太阳与地球中间时,且太阳、月球、地球三者位于同一直线上时,月球是不透光的球体,遮蔽了射向地球的太阳光,月球影子落在地球上,从而发生日食现象。
发生日食的时间一定是农历初一,月相是新月,A正确,BCD错误故选:A故答案为:(1)月球(2)A【点评】本题以日全环食为材料,涉及日环食的现象、月相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8.(6分)如图是小敏制作的简易显微镜,凸透镜B相当于显微镜的
物镜 (填结构名称)。用该装置观察时,保持两凸透镜之间距离不变,缓慢向上移动两镜的过程是在 调焦 (选填“对光”或“调焦”)。请对该装置提出一条合理的改进建议: 加装反光镜 。
【分析】靠近物体的透镜是物镜;保持两凸透镜之间距离不变,缓慢向上移动两镜是对显微镜进行调焦;视野的亮暗跟进入的光线多少有关【解答】解:由图可知,凸透镜靠近通光孔,即靠近物体,所以B是物镜;因为两透镜的距离不变,所以在上移过程中是调焦的过程;。
为了使视野更明亮,可以加装反光镜故答案为:物镜;调焦;加装反光镜等【点评】本题考查有关显微镜的知识,难度不大19.(6分)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如图A和B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发生装置,请回答下列同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分液漏斗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择 B (选填“A”或“B”)(3)图C为过氧化氢分解的过程示意图,请将生成物的微观粒子模型补充完整【分析】(1)熟记仪器的名称;。
(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与反应的条件确定气体的发生装置;(3)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以及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解答】解:(1)仪器a的名称是分液漏斗;故答案为:分液漏斗;(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应选择B;故答案为:B;。
(3)过氧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分解为水和氧气,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还需要补充1个水分子和1个氧分子,图示为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仪器的名称、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化学反应的实质是解题的关键20.(6分)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小敏用拇指和食指分别以如图两种方式压在铅笔两端(1)小金提出质疑,认为图 。
乙 的方式不合理,因为该方式没有控制 压力相同 。(2)若笔尾横截面积约为0.5厘米2,整个截面都和食指充分接触,当食指用0.5牛的力压铅笔时,食指受到的压强约为 10000 帕。
【分析】(1)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当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应控制压力的大小相同;(2)利用压强的计算公式p=
可计算压强的大小【解答】解:(1)甲图中铅笔水平放置且处于静止状态,则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乙图中铅笔竖直放置时,由于铅笔受重力的作用会导致下面手指受到的压力大,即乙图中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大小不相等,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等,所以不能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则乙的方法不合理;。
(2)图甲中笔尖对手指的压强为:p=
=
=10000Pa故答案为:(1)乙;压力相同;(2)10000【点评】解决此类实验题目,要结合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解答,控制变量法是初中物理中常用的探索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之一在计算压强大小时,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21.(6分)在配制硝酸钾(KNO3)营养液时,小敏操作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20304050溶解度/克31.645.863.985.5(1)硝酸钾能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养料,属于 复合 (选填“钾”、“氮”或“复合”)肥(2)上述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
②(填序号)(3)现要配制20%的硝酸钾营养液,需向烧杯③溶液中加水 60 克【分析】(1)根据化肥的分类来分析;(2)根据溶液状态的判断方法来分析;(3)根据稀释溶液的方法来分析【解答】解:(1)硝酸钾能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氮元素与钾元素两种养料,属于复合肥;故答案为:复合;。
(2)由表格中的硝酸钾的溶解度数据可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85.5g,因此在20℃时40g硝酸钾中加入100g水得到的是该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升温至50℃时,溶液变成了不饱和状态;故答案为:
②;(3)设现要配制20%的硝酸钾营养液,需向烧杯③溶液中加水的质量为x,则:140g×
×100%=(140g+x)×20%x=60g故答案为:60【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肥的分类、溶液状态的判断方法以及溶液的稀释原理是解题的关键22.(6分)学习了弹簧秤的使用后,小敏完成了下列实验(弹簧秤重力不计)。
(1)小敏将弹簧秤挂钩连在墙上,在拉环处施加水平向左10牛的力使弹簧秤水平静止(图甲),此时弹簧秤的读数为 10 牛(2)小敏取下弹簧秤,连接在两个相同木块之间(图乙),用水平向左10牛的力使整体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
此时弹簧秤的读数 < (选填“>”、“=”或“<”)图甲中的读数,木块A所受到的摩擦力为 5 牛【分析】(1)弹簧测力计使用时总是在平衡状态下使用的,即弹簧测力计是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下工作的,此时弹簧测力计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
(2)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分析【解答】解:(1)将弹簧秤挂钩连在墙上,在拉环处施加水平向左10牛的力使弹簧秤水平静止(图甲),故弹簧秤受力平衡,墙对弹簧秤的拉力是10N,所以弹簧秤受到向左的拉力也是10N,故此时弹簧秤的读数为10N;。
(2)只有沿水平方向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测力计示数大小等于摩擦力的大小,则当用水平向左10N的力使整体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两个相同木块的摩擦力均为5N,所以弹簧秤的读数为5N。
故答案为:(1)10;(2)<;5【点评】此题根据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分析,要学会用二力平衡的知识来分析弹簧测力计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与相互作用力的不同之处是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会利用相互作用力判断力的大小关系。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3分,共45分)23.(12分)为探究光合作用的场所,小敏进行如下实验①将一盆阳台上的青菜移到黑暗环境中放置24小时②再把该盆青菜放到阳光下照射4小时③取该盆中某株青菜上面积相等的茎、叶柄、叶片3个部位,浸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进行水浴加热,直至叶片完全褪成黄白色。
④取出后用清水洗净,滴上碘液观察各部位的颜色变化⑤实验结果:只有叶片部位变蓝,青菜的茎、叶柄部位不变蓝请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①中将青菜移到黑暗环境中放置24小时的目的是 使青菜耗尽原有淀粉,排除对实验的干扰 。
(2)实验中选取青菜的茎和叶柄这两个非绿色部位是为了与叶片进行 对照 (3)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叶绿体 (4)小金直接取阳台上未经暗处理的青菜的茎、叶柄、叶片3个部位,进行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观察各部位颜色变化,发现全部变蓝。
得出青菜的茎、叶柄、叶片中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结论你是否同意小金的结论并说明理由【分析】(1)对照实验是指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对照实验一般要遵循对照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设置重复实验等(2)绿色植物利用光能,通过叶绿体,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就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解答】解:(1)暗处理的目的是使植物体的淀粉运走耗尽步骤①中将青菜移到黑暗环境中放置24小时的目的是使青菜耗尽原有淀粉,排除对实验的干扰(2)对照实验一般要遵循对照性原则实验中选取青菜的茎和叶柄这两个非绿色部位是为了与叶片进行对照。
(3)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叶片的叶肉细胞内含有较多的叶绿体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4)不同意小金的说法茎和叶柄能使碘液变蓝,说明它们确实含有淀粉,但这些淀粉可能是叶片合成后通过筛管运输到茎、叶柄等部位的,不能说明它们能进行光合作用。
故答案为:(1)使青菜耗尽原有淀粉,排除对实验的干扰(2)对照(3)叶绿体(4)不同意茎和叶柄能使碘液变蓝,说明它们确实含有淀粉,但这些淀粉可能是叶片合成后通过筛管运输到茎、叶柄等部位的,不能说明它们能进行光合作用。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场所、原料和产物的方法。24.(9分)温度计的发明及温标(温度的标准)的确定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1)当外界温度升高时,伽利略发明的温度计玻璃管中液面将会 下降 (选填“升高”、“不变”或“下降”)(2)温度计的发展史上,测温物质在不断改进,考虑的影响因素有 大气压 (写出其中一条)(3)对于温标的确定过程认识正确的有 。
ACD A.测量是一个把待测量与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的过程,所以温标必须具有稳定性B.西门特学院的学者选择的温标具有一定缺陷,所以是没有任何价值的C.施特默尔将这两点的数值对调,可能是因为更符合人们的习惯。
D.温标的确定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分析】(1)伽利略温度计使用空气制成的,因此它是根据空气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球形瓶中的空气温度升高,压强增大,迫使红色液柱向下降,并且外界温度越高,红色液柱越向下;。
(2)从温度计测温原理可发现温度计受大气压的影响;(3)温度计的发明及温标(温度的标准)确定的发展历程进行解答【解答】解:(1)玻璃瓶内密封着一定质量的空气,因此它是利用空气的热胀冷缩制成的;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玻璃球内气体膨胀,使玻璃管中水位降低;反之,温度较低时,玻璃球内气体收缩,玻璃管中的水位就会上升。
(2)从温度计测温原理可发现测温物质的凝固点、沸点受大气压的影响;(3)A.测量是一个把待测量与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的过程,所以温标必须具有稳定性,故A正确;B.西门特学院的学者选择的温标具有一定缺陷,但为温标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故B错误;
C.施特默尔将这两点的数值对调,形成了现在的摄氏温标,更符合人们的习惯,故C正确;D.从温标(温度的标准)确定的发展历程看,温标的确定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故D正确故选:ACD故答案为:(1)下降;(2)大气压;(3)ACD。
【点评】此题是一个比较新颖的题型,主要考查了解温度计的发明及温标(温度的标准)确定的发展历程,难度适中25.(12分)碳捕集是实现“碳中和”的措施之一,其中一种方法是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二氧化碳某探究小组将二氧化碳持续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并利用传感器实时测定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后溶液的pH,装置如图甲所示。
溶液的pH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乙,且pH等于11.6时溶液处于饱和状态通过查阅资料发现
①碳酸钠能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Na2CO3+CO2+H2O═2NaHCO3)②该温度下,饱和碳酸钠溶液的pH为11.6,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pH为8.3③该温度下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氢钠的溶解度。
根据以上现象和信息,小组同学展开进一步探究【提出问题】二氧化碳持续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形成的产物是什么?【建立假设】假设1:只有碳酸钠;假设2:碳酸钠、碳酸氢钠;假设3:只有碳酸氢钠;假设4:………小敏根据图乙曲线判断假设1不成立,理由是
该温度下,饱和碳酸钠溶液的pH为11.6,此时pH小于11.6 【实验过程】继续通入二氧化碳,溶液的pH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丙【实验结论】小敏根据图丙曲线认为二氧化碳持续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的最终产物是 。
碳酸氢钠 【交流评价】(1)小金认为该曲线还不能确定最终产物因为pH可能还未呈稳定状态,接下去的操作是 继续通入二氧化碳,直到pH不再变化 (2)小兴受小金的启发,猜测最后溶液可能呈酸性,他猜想的依据是 。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 ,所以建议小组同学继续展开探究【分析】【建立假设】根据该温度下,饱和碳酸钠溶液的 pH为11.6进行分析;【实验结论】根据该温度下,饱和碳酸钠溶液的pH为11.6,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pH为8.3进行分析;。
【交流评价】(1)根据碳酸钠能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溶液的pH可能还未呈稳定状态进行分析;(2)根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进行分析【解答】解:【建立假设】该温度下,饱和碳酸钠溶液的 pH为11.6,此时pH小于11.6;。
【实验结论】该温度下,饱和碳酸钠溶液的pH为11.6,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pH为8.3,根据图丙曲线认为二氧化碳持续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的最终产物是碳酸氢钠;【交流评价】(1)碳酸钠能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溶液的pH可能还未呈稳定状态,接下去的操作是继续通入二氧化碳,直到pH不再变化;
(2)猜测最后溶液可能呈酸性,他猜想的依据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故答案为:【建立假设】该温度下,饱和碳酸钠溶液的 pH为11.6,此时pH小于11.6;【实验结论】碳酸氢钠;【交流评价】(1)继续通入二氧化碳,直到pH不再变化;。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26.(12分)为了探究灯泡亮度与灯泡电功率的关系,小敏用如图所示电路进行研究(光敏电阻和灯L放置在暗盒内,外界光照无法进入)。
已知灯L的额定电压为2伏,R光敏的阻值随光照的增强而减小,R2是保护电阻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S1和S2,移动滑片调节灯L两端电压,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下表试验次数12345电压表V示数/伏0.51.0
1.52.02.5电流表A₁示数/安0.080.120.160.200.24电流表A₂示数/安0.040.100.140.160.18(1)闭合S₁前,应先将滑片移至最 左 (选填“左”或“右”)端(2)该实验通过观察
电流表A2示数变化 来体现灯泡L的亮度变化。(3)实验中灯L的额定功率为 0.4 瓦。(4)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灯泡亮度与灯泡电功率有关,灯泡电功率越大,灯泡越亮 。
【分析】(1)闭合开关前,应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2)如图所示,光敏电阻和灯L放置在暗盒内,光敏电阻与R2串联接在上方电路图中,当光敏电阻R阻值减小时,上方电路总电阻变小,电源电压一定,由欧姆定律I=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A2示数变大,R光敏的阻值随光照的增强而减小,可判断出小灯泡的亮度在变亮,运用了转换法;(3)根据表格数据,利用P=UI可求灯L的额定功率;(4)灯泡两端的电压增大时,通过灯泡的电流也在增大,由电功率P=UI可知灯泡的实际功率增大,电流表A
2的示数不断增大,说明光敏电阻R的阻值不断减小,由于R光敏的阻值随光照的增强而减小,可知灯泡的亮度在逐渐变亮,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滑片与滑动变阻器下接线柱最远,应先将滑片移至最左端;。
(2)如图所示,光敏电阻和灯L放置在暗盒内,光敏电阻与R2串联接在上方电路图中,当光敏电阻R阻值减小时,上方电路总电阻变小,电源电压一定,由欧姆定律I=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A2示数变大,R光敏的阻值随光照的增强而减小,可判断出小灯泡的亮度在变亮,运用了转换法,通过观察电流表A2示数变化来体现灯泡的亮度变化的;(3)已知灯L的额定电压为2V,由表格数据可知对应的电流表A
1示数为I=0.20A,灯泡的额定功率为:P额=UI=2V×0.20A=0.4W;(4)由图可知,在下方电路图中,电压表测量小灯泡两端电压,电流表A1测量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在上方电路图中电流表A2测量通过光敏电阻R的电流,
由表格数据可知,当灯泡两端的电压增大时,通过灯泡的电流也在增大,由电功率P=UI可知灯泡的实际功率增大,电流表A2的示数不断增大,说明光敏电阻R的阻值不断减小,由于R光敏的阻值随光照的增强而减小,可知灯泡的亮度在逐渐变亮,可得出结论:灯泡亮度与灯泡电功率有关,灯泡电功率越大,灯泡越亮。
故答案为:(1)左;(2)电流表A₂示数变化;(3)0.4;(4)灯泡亮度与灯泡电功率有关,灯泡电功率越大,灯泡越亮【点评】本题考查探究灯泡亮度与灯泡电功率的关系,体现了转换法的运用四、解答题(本题共7小题,第27、28、30小题各6分,第29小题7分,第31、32、33小题各10分,共55分)。
27.(6分)湿地具有污水处理的功能。某公园建园初期水质达不到标准,在园内引建了如图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后取得了明显效果。请结合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芦苇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生产者 (2)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 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白鹭(或浮游植物→鱼→白鹭)(合理即可) (3)若氮、磷含量过高的污水流入该生态系统,会导致浮游植物大量繁殖,沉水植物死亡,之后鱼等水生动物死亡。
这说明生态系统的 自动调节(自我调节) 能力是有限的【分析】(1)生态系统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两部分组成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等;根据获得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2)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强,生态系统就能更长时间地维持相对的稳定(3)食物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含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最高级别的消费者;食物链中的生物用箭头相连,箭头指向捕食者。
【解答】解:(1)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芦苇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2)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食物链食物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含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最高级别的消费者;食物链中的生物用箭头相连,箭头指向捕食者。
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有: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白鹭、浮游植物→鱼→白鹭等(合理即可)(3)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强,生态系统就能更长时间地维持相对的稳定若氮、磷含量过高的污水流入该生态系统,会导致浮游植物大量繁殖,沉水植物死亡,之后鱼等水生动物死亡。
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故答案为:(1)生产者(2)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白鹭(或浮游植物→鱼→白鹭)(合理即可)(3)自动调节(自我调节)【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与食物网及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28.(6分)目前,免拆型手术缝合线广泛应用于手术中,它是用新型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C3H4O2)n]制作而成。聚乳酸可以通过以下路径制取。
(1)从物质分类角度看,葡萄糖属于 有机物 (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2)中间产物乳酸(C3H6O3)所含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4 (3)如果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全部进入聚乳酸,则生产2.4千克聚乳酸,消耗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多少千克?。
【分析】(1)根据有机化合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简称有机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等除外),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葡萄糖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2)乳酸(C3H6O3)所含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6×3)=3:4(3)如果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全部进入聚乳酸,则生产2.4千克聚乳酸,消耗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4kg×。
×100%÷(
×100%)=4.4kg答:消耗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kg故答案为:(1)有机物;(2)3:4;(3)4.4kg【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题意、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有关计算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9.(7分)赛龙舟自古以来在我国广为流传,现已成为亚运会比赛项目。
如图是运动员在室内进行划桨训练的两个场景,图甲是训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绳子系在“船桨”的A端,运动员坐在位置上用力将“船桨“从位置“1”划到位置“2”,重物的位置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若重物的质量为20千克,“划桨”一次拉过绳子的距离为60厘米。
(船桨重、绳重与摩擦均不计)
(1)该装置中两个滑轮的作用是 改变力的方向 (2)“划桨”一次,人至少做功 120 焦(3)图乙是某种耐力练习示意图,保持“船桨”与绳子垂直并静止若OA为60厘米,OB为40厘米,当一只手握在O端,另一只手握在B点并施加垂直“船桨”的力F。
求此时力F的大小【分析】(1)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2)根据G=mg求出重物的重力,利用W=Gh求出“划桨”一次,人做的功;(3)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求出力F的大小【解答】
解:(1)该装置中两个滑轮是定滑轮,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2)重物的质量为20kg,重物的重力为:G=mg=20kg×10N/kg=200N;“划桨”一次拉过绳子的距离为60cm,则“划桨”一次人克服重力做的功为:
W=Gh=200N×0.6m=120J;(3)若OA为60厘米,OB为40厘米,当一只手握在O端,另一只手握在B点并施加垂直“船桨”的力F,此时O为支点,OA为阻力臂,OB为动力臂,作用在A点的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即F
A=G=200N,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A×OA=F×OB,即200N×60cm=F×40cm,解得:F=300N故答案为:(1)改变力的方向;(2)120;(3)此时力F为300N【点评】本题考查了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功的计算和杠杆平衡条件等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属于基础知识考查。
30.(6分)2023年4月,由我国研发的全球首创新药——口服胰岛素肠溶胶囊,国内上市申请获得国家受理,糖尿病患者即将迎来治疗新选择口服胰岛素胶囊具有三大特点:pH保护盾,蛋白酶抑制剂,吸收增强剂口服胰岛素能够模拟生理条件下胰岛素的分泌与代谢模式,大大降低了注射给药带来的副作用。
我国Ⅲ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口服胰岛素胶囊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均符合要求结合你所掌握的科学知识,请阐述胰岛素对血糖的调节机理,分析口服胰岛素胶囊特点的作用并对口服胰岛素胶囊作出简单评价【分析】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胰岛素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
胰岛素只能注射,不能口服,因为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如果口服,进入消化道后会在胃内被初步消化,在小肠内会被彻底分解成氨基酸,从而失去疗效【解答】解:当人体中血糖含量上升时,胰岛素分泌增加,使血糖含量下降;当人体中血糖含量下降时,胰岛素分泌减少,使血糖含量上升,从而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
口服胰岛素胶囊在pH保护盾的作用下,使得经过胃时不会被酸性极强的胃酸破坏;蛋白酶抑制剂的存在,不会被胃和小肠里的蛋白酶分解;由于添加了吸收增强剂,使得小肠可以直接吸收该类大分子蛋白质的胰岛素与传统注射胰岛素的方式相比,口服胰岛素能够模拟生理条件下胰岛素的分泌与代谢模式,口服后能达到正常的生理作用;口服胰岛素胶囊使用方便,同时也没有因长期注射带来的不便和痛苦。
故答案为:当人体中血糖含量上升时,胰岛素分泌增加,使血糖含量下降;当人体中血糖含量下降时,胰岛素分泌减少,使血糖含量上升,从而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口服胰岛素胶囊在pH保护盾的作用下,使得经过胃时不会被酸性极强的胃酸破坏;蛋白酶抑制剂的存在,不会被胃和小肠里的蛋白酶分解;由于添加了吸收增强剂,使得小肠可以直接吸收该类大分子蛋白质的胰岛素。
与传统注射胰岛素的方式相比,口服胰岛素能够模拟生理条件下胰岛素的分泌与代谢模式,口服后能达到正常的生理作用;口服胰岛素胶囊使用方便,同时也没有因长期注射带来的不便和痛苦【点评】解答此题需要从①胰岛素调节血糖、
②口服胰岛素三个特点作用、③与传统注射胰岛素的对比评价三方面回答问题。31.(10分)在探究酸、碱性质时,小敏的操作过程如图甲所示,烧杯中固体质量与加入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稀盐酸后出现的现象是 固体逐渐消失,溶液显蓝色 (2)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 HCl+NaOH═NaCl+H2O (3)c点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NaCl、CuCl2(4)通过计算得出d点坐标 。
(300,14.7) 【分析】(1)根据稀盐酸与氧化铜反应生成蓝色的氯化铜和水来分析解答;(2)根据bc段是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来分析解答;(3)根据稀盐酸与氧化铜反应生成蓝色的氯化铜和水,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来分析解答;。
(4)d点的纵坐标为生成Cu(OH)2沉淀的质量,横坐标为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最大沉淀量产生时所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之和,根据氧化铜的质量求出氯化铜的质量,再根据氯化铜质量求出氢氧化铜的质量和消耗16%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根据与氧化铜反应的盐酸质量,再求出剩余盐酸的质量,进而求出剩余盐酸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总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bc段和cd段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之和。
【解答】解:(1)稀盐酸与氧化铜反应生成蓝色的氯化铜和水,故加入稀盐酸后出现的现象是固体逐渐消失,溶液显蓝色;(2)bc段是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
2O;(3)稀盐酸与氧化铜反应生成蓝色的氯化铜和水,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则c点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Cl、CuCl2;(4)设12g氧化铜消耗溶质HCl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铜的质量为y,
CuO+2HCl═CuCl2+H2O807313512gxy
=
x=10.95g
=
y=20.25g剩余溶质HCl的质量为200g×7.3%﹣10.95g=3.65g,设bc段消耗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z,HCl+NaOH═NaCl+H2O36.5403.65g16%z
=
z=25g设cd段消耗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m,生成沉淀质量为n,CuCl2+2NaOH═Cu(OH)2↓+2NaCl135809820.25g16%mn
=
m=75g
=
n=14.7g即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的质量为14.7g,消耗16%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25g+75g=100g,则加入的溶液质量为200g+100g=300g,故通过计算得出d点坐标(300,14.7)故答案为:(1)固体逐渐消失,溶液显蓝色;
(2)HCl+NaOH═NaCl+H2O;(3)NaCl、CuCl2;(4)(300,14.7)【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32.(10分)如图为市场上在售的某款鸡蛋孵化器,鸡蛋的孵化需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
某项目化小组设计了一个自动控湿电路(图甲)控制电路电源电压U为9伏,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30欧,R1为湿敏电阻,其阻值随湿度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当线圈中的电流为0.18安时,衔铁被吸合﹔当线圈中的电流为0.15安时,衔铁释放。
(线圈电阻不计)
(1)由图乙可知,湿敏电阻的阻值随湿度增大而 减小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2)按控湿电路的工作要求,加湿器应接在工作电路的 AB (选填“AB”或“CD”)之间(3)通过计算说明该控湿电路的湿度变化范围。
(4)如果要适当提高控湿电路的最大湿度值,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有 AC A.换用阻值更大的R0B.适当提高电源电压UC.减少该电磁铁线圈匝数【分析】(1)由图乙可知湿敏电阻的阻值随湿度的变化情况;(2)(3)由图甲可知,R。
0、R1串联,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当线圈中的电流为0.18安时控制电路的总电阻,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求出湿敏电阻R1的阻值,根据图乙可知对应的湿度;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当线圈中的电流为0.15安时控制电路的总电阻,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求出湿敏电阻R
1的阻值,根据图乙控制对应的湿度;据此判断加湿器应接在的电路位置以及该控湿电路的湿度变化范围;(4)由图乙可知,湿度越大,湿敏电阻R1的阻值越小;所以要适当提高控湿电路的最大湿度值,则湿敏电阻R1的阻值减小,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得出电磁铁的磁性变化,然后对电路进行改造。
【解答】解:(1)由图可知,湿敏电阻的阻值随湿度增大而减小;(2)(3)由图甲可知,R0、R1串联,由I=
可知,当线圈中的电流为0.18安时,控制电路的总电阻:R总=
=
=50Ω,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可知,湿敏电阻R1的阻值:R1=R总﹣R0=50Ω﹣30Ω=20Ω,由图乙可知,当湿敏电阻为20Ω时,此时鸡蛋孵化器内的湿度为60%;当线圈中的电流为0.15安时控制电路的总电阻:R
总′=
=
=60Ω,此时湿敏电阻R1的阻值:R1′=R总′﹣R0=60Ω﹣30Ω=30Ω,由图乙可知,当湿敏电阻为30Ω时,此时鸡蛋孵化器内的湿度为40%;根据题意,当湿度低时,加湿器应该工作,湿度高时,加湿器应该停止工作,所以加湿器应该接在工作电路的AB之间;
该控湿电路的湿度变化范围为40%~60%;(4)由图乙可知,湿度增大时,湿敏电阻R1的阻值减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此时控制电路的电流增大,电磁铁的磁性增大;若要在室内湿度更大时,加湿装置电路被断开,则电磁铁的磁性应减小,控制电路的电流减小,所以可以串联一个电阻,或减小控制电路电源电压U,或增大R
0的电阻值,或减少线圈匝数等,故选AC故答案为:(1)减小;(2)AB;(3)该控湿电路的湿度变化范围为40%~60%;(4)AC【点评】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能从图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33.(10分)杭州亚运会以“中国新时代•杭州新亚运”为定位,秉持“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会理念,将于2023年9月23日在杭州开幕举行。
(1)开幕当天,恰好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分图甲是地球公转示意图,当天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 B (填字母)位置(2)亚运吉祥物之一“莲莲”(图乙),名字源于世界遗产西湖中的莲叶西湖红莲,叶呈盾状圆形,这一性状是由 。
基因 决定的(3)本届亚运会全部场馆均使用绿色电能,这是亚运史上首次实现绿色能源全覆盖亚运场馆所使用的部分电能来自于浙江沿海的海上风电场(图丙),其发电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是:风能→风车叶轮的 动能 能→电能。
(4)亚运会火炬名为“薪火”(图丁)该火炬采用的生物质燃气是利用农作物秸杆、林木废弃物、食用菌渣、牛羊畜粪等物质作为原料转化而成的其主要的成分为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氢气等①该燃气充分燃烧后,产物中一定含有 。
CO2、H2O ②请分析该燃气的应用优势 能源循环利用 【分析】(1)图甲A为春分,时间为3月21;B为夏至,时间为6月22;C为秋分,时间为9月23;D为冬至,时间为12月22;(2)生物体的性状由基因决定;。
(3)风力发电是将风能转化为风车叶轮的动能再转化为电能;(4)①反应物中含有C、H元素,故燃烧的产物应主要为CO2和H2O;②燃气原料来自农作物秸杆、林木废弃物、食用菌渣、牛羊畜粪等,主要起到对能源的循环利用。
【解答】解:(1)2023年9月23日为夏至日,应为图甲B位置;(2)西湖红莲,叶呈盾状圆形,这一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3)风电场(图丙),其发电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是:风能→风车叶轮的动能→电能;(4)①
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氢气等气体燃烧的产物为CO2、H2O;②燃气原料来自农作物秸杆、林木废弃物、食用菌渣、牛羊畜粪等,主要起到对能源的循环利用故答案为:(1)B;(2)基因;(3)动能(机械能);(4)。
①CO₂、H₂O;②原料适应性广、能源循环利用等(合理即可)【点评】本题考查地球公转、基因决定性状、能量的转化、化学反应产物的判断,难度不大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3/7/8 17:40:27;用户:徐主任;邮箱:13758478623;学号:22511177。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