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优酷(美国优酷网站)硬核推荐
有人说,他们是榜样;有人说,他们是前车之鉴。
创立之初
2005年初,中国第一家视频网站土豆网打着“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的口号出场了当时,美国的Youtube还没有创立,土豆网算是一个开创性的创业项目2006年中,古永锵回国以 “快者为王”为产品理念创办优酷网,此时,国内视频网站林立,乐视网、激动网等也已陆续创立。
王微辍过学留过洋,当过国际企业高管,写过小说编过话剧,王微身上有着创业人的传奇色彩;与王微的文艺偶像派风格相比,古永锵走的是“实力派”路线古永锵是香港人,14岁留学澳洲,19岁全家搬迁到美国古永锵考入加州大学伯克利(Berkeley)分校,获学士学位,而后在斯坦福(Stanford)大学获得MBA学位。
创办优酷之前,古永锵做过投资,也曾任搜狐总裁,和张朝阳一起把搜狐送到了纳斯达克上市不同的经历造就了两人不同的性格,若说土豆还寄托着王微的梦想,优酷则完全是古永锵手里的商品。
江湖纷争
随着一个个视频网站的建立,在线视频的江湖成形了2010年时,优酷和土豆成为行业排名一二的公司成就行业地位离不开资金投入2005年11月,优酷成立之初就拥有300万美元“搜索资金”;2005年12月,土豆网获IDG 50万美元第一轮风投;。
2006年5月,土豆网获得来自IDG、纪源资本、集富亚洲的850万美元风投;2006年12月,优酷获硅谷Sutter Hill Ventures、国际投资基金Farallon Capital和Chengwei Ventures三家风投 1200万美元注资。
2007年4月,土豆网获1900万美元融资,由今日资本、General Catalyst主导,韩国KTB风险投资基金、GC Entrepreneurs Fund、CA-JAIC China Internet Fund参与,前两轮的投资者IDG、纪源资本、集富亚洲也继续跟投;2007年11月,优酷网获得2500万美元注资。
2008年4月,土豆网D轮融资5680万美元,由凯欣亚洲和美国洛克菲勒家族旗下风险投资公司Venrock领投,此前的IDG、纪源资本等参投2008年7月,优酷获4000万美元融资2009年12月,优酷网再获4000万美元融资。
2010年7月,土豆网完成上市前最后一轮5000万美元融资2010年9月,优酷网获得5000万美元融资源源不断的融资,奠定了优酷和土豆网的江湖地位但形势不容乐观,爱奇艺、搜狐视频、pptv、pps、迅雷网、暴风影音、56网等视频网站都在分食视频大蛋糕。
竞争对手的财力,也不容小觑2010年,爱奇艺含着金钥匙出生,背靠百度,爱奇艺有着天然的流量优势,也不愁资金引入和爱奇艺相似,有搜狐网站做支撑的搜狐视频也不愁吃喝2011年,PPTV跟软银签订一份2.5亿美金的投资协议,创下全球互联网视频行业最大单笔融资的记录。
此外,看起来不太起眼的56网也曾先后获得海纳亚洲、红杉资本、迪斯尼旗下思伟创投的投资有了江湖,就会有厮杀可正当要拿枪激战的时候,王微却逐渐陷入痛苦2008年,国家广电总局要求视频网站要申请获取视频许可证,才能合法播放视频节目。
随着视频许可证的出现,影视版权越来越受到重视2009年,酷6网上市后宣布斥资3亿元购买版权,优酷网也把每年购买电视剧的金额增加到6000万同年,搜狐视频联合激动网、优朋普乐成立反盗版联盟———向优酷索赔1亿元,最终法院判决优酷赔偿45万。
2010年1月,搜狐与酷6联手出资1000万美元,建立国内首个“国际影视版权联合采购基金”版权的正规化,使得网络版权买卖市场迅速成形,并且达到交易高峰视频网站陆续上市后,有了充足的资金,各方就开始拿钱买版权以争夺市场。
白热化的竞争,不断刷新版权费的最高点比如,2006年红遍影视圈的《武林外传》,全81集的网络版权才卖10万元而从2008年起,电视剧网络版权费就开始疯狂增长首先是单集版权费突破万元比如,2008年《潜伏》的网络版权卖到了每集一万元;2009年,《大秦帝国》的网络版权卖到了每集2.5万元。
很快,热播剧单集版权费突破十万元2010年,新《三国》的网络首播版权卖出了15万/集,新版《红楼梦》也高达20万/集2011年,网络单集版权很快迈入百万级别当年9月份,《浮沉》成为第一部单集破百万的电视剧。
接下来更疯狂的是,消息称腾讯视频为购得《宫锁珠帘》的网络独家版权,开出了185万元/集的天价按单集成本测算,从2006年到2011年,网络版权价从1000元的标准飞涨到30万元的水平,价格高得令人咋舌大家纷纷感叹,5年前,30万元可以购买1000部电影,现在,30万元只能购买一集。
实际上,持续攀升的影视版权费还不算是最让人忧心的事情,竞争带来的互相“监督”才是最令人头痛的2010年起,围绕盗版问题,优酷和酷6互相起诉,酷6起诉土豆,优朋普乐起诉迅雷,乐视起诉悠视……一时间,在线视频公司之间官司不断,闹得沸沸扬扬,无法收场。
优酷土豆
在各大网站纷纷出高价争抢独播权时,土豆网没有如人们想像中那么积极由于上市进程被耽误,土豆缺乏充足的资金来买剧2010年11月10日,土豆提交了在美国纳斯达克的上市申请一周后,优酷也向美国证券交易会提出了在纽交所上市的申请。
申请后不到一个月时间,优酷网成功登陆纽交所公开发行上市,股票代码为YOKU同天,当当网也在纽交所上市 然而王微此时却陷入了与前妻的财产纠纷,上市进程耽误了数月,美股市场已经逆转半年前,优酷上市首日大涨161%,成为美国5年来IPO涨幅之最。
当时,美国投资者对在线视频行业充满激情半年时间,市场就经历了突变财务问题、被合并传闻以及竞争对手欲强强联手等负面消息,令土豆网难以招架2011年8月17日,土豆网终于在纳斯达克上市上市首日,土豆跌破发行价,跌幅达11.86%。
毋庸置疑,这是一次相当惨烈的流血上市,几乎算断臂求生从王微内心深处来说,他其实并不屑于用高价买剧这种方式,来争抢观众但不可否认的是,没有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土豆网观众开始流失掉粉的同时,土豆网的内部人才也在撤离。
股价持续低迷,股票已从发行价的29块跌至10块,高管期权沦为废纸据土豆网2011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公司该季度净营收为1782万美元,同比增长94.5%,净亏损达1204万美元而优酷网同一季度净收入为3060万美元,同比增长178%,净亏损为435万美元。
增长比对手慢,亏损比对手多,土豆网似乎陷入了泥沼中上市后,土豆网迎来了一次短暂的回暖2011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土豆网净利润为820万美元,透出了扭亏的迹象然而,紧接着的2011年第四季度,土豆网再次亏损,净亏损达2370万美元,业绩堪忧。
虽然优酷网在上市后也没有迎来盈利,但其也没有经历大起大落,亏损保持在控制范围内这就意味着,优酷网的未来比土豆网更为乐观,或者说更有希望2011年11月,国际金融服务公司摩根斯坦利开始向土豆发出战略建议,土豆网也向摩根斯坦利寻求财务建议,并决定开始主动寻求合作机会。
这时候,土豆网股价也从上市首日的25美元左右跌去过半,在13美元左右徘徊,资本方有点着急了2012年初,土豆网董事会开始讨论寻求和优酷等几家视频网站合作2012年2月第一周,优酷和土豆投资方正式接触优酷方股东——成为基金创始人李世默,与土豆方股东——纪源资本符绩勋讨论双方合并的潜在可能性,符绩勋表达愿意进一步谈判,双方一致达成见面。
为何成为基金和纪源资本能够决定两个企业的未来?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才是土豆和优酷背后的第一大股东,有话语权,也有控制权投资方牵头,一切都顺畅无比与企业创始人相比,资本方没有那么多顾虑,没有那么多拖泥带水的个人感情,更不可能为了企业独立运营而抛弃利益追求。
2012年2月16日,优酷CEO古永锵、CFO刘德乐、成为基金创始人李世默与土豆方符绩勋会面,就优酷土豆换股合并进行初步讨论2月24日,优酷和土豆双方管理层和部分股东密会香港,达成合并最关键点:土豆占新公司28.5%股份。
双方随后进入协议秘密阶段,并签署双边保密协议3月10日,双方财务顾问、律师事务所达成最终协议。3月11日,优酷和土豆开始执行该协议。3月12日美股开市之前,优酷和土豆联合对外宣布合并,优酷土豆成型。
并购落幕
优酷和土豆的厮杀在此落幕,但江湖还在继续优酷和土豆合并后不久,爱奇艺与腾讯视频、搜狐视频共同成立“视频内容合作组织”(VCC),在组织内部形成版权采买协作,有效降低了版权费支出2013年,百度以3.7亿美元收购pps,爱奇艺与pps合并;苏宁联合弘毅资本以4.2亿美元战略投资PPTV。
乐视则在2009年前提早采购、囤积了大量热播影视剧版权,在网络版权分销领域夺得了垄断地位行业数据显示,从2015年第一季度,优酷土豆在中国网络视频市场的广告收入占有的市场份额为21.7%,爱奇艺PPS为19.59%、腾讯视频占比14.11%、搜狐视频占比12.60%,乐视网位列第五名,占比9.25%。
这是一个让优酷土豆焦虑的数据,每个平台的差异并不大,虽说颠覆并不是轻松的事,但爱奇艺PPS要想赶超也不会太难更让优酷土豆焦虑的是,虽然广告收入不错,但公司财政仍处于亏损状态此时,马云找上了古永锵2014年4月28日,马云迈出了收购计划的第一步。
当日,优酷土豆宣布与阿里巴巴建立战略投资与合作伙伴关系阿里巴巴和云锋基金以12.2亿美元收购优酷土豆A股普通股,其中阿里巴巴持股比例为16.5%,云锋基金持股比例为2%2015年11月7日,阿里巴巴集团和优酷土豆集团共同宣布,双方已就收购优酷土豆股份签署并购协议。
阿里巴巴将出资约45亿美元现金收购优酷土豆,交易预计于2016年第1季度完成交割现金收购就意味着,合一集团管理层并未丧失控制权,古永锵的愿望达成收购完成之后,古永锵会继续担任优酷土豆董事会主席兼任CEO,而优酷土豆的(股票名称yoku并未更改)将会停止在纽交所挂牌交易。
在2015年12月底举行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古永锵在接受采访时透露,阿里收购公司总共花了58亿美元由此,这起收购成为中国第一,全世界第二的收购案( 2014年,Facebook宣布以190亿美元收购whatsapp,是全球第一大收购案)。
卖了一个中国第一的高价钱,古永锵没有什么可遗憾的。如果用金钱量化优酷土豆十年的努力,58亿美元无疑是相当值当的。至少,他能够对王微说,没有亏待土豆。
未来之局
2013年,古永锵就曾公开表示,伴随着移动设备出货量的增加,中国用户的“多屏合一”时代已经来临以往用户只能依靠电脑或者电视来进行视频的观赏,但现在用户可以依靠手机或者平板电脑在上班路上或者家里面进行视频的体验,加上云记录或者云同步这样技术的引入,用户可以更多享受到同步的视频感受。
阿里收购合一集团之后,就很快朝“多屏合一”方向进行了了尝试2015年12月,优酷发起了大派福利的“优酷会员周”,与阿里数娱产品深度融合活动期间,所有使用天猫魔盒和搭载阿里数娱业务的机顶盒、智能电视的终端用户都获得了优酷提供的黄金会员权益。
而在天猫购买两张优酷会员卡就能获赠一个天猫魔盒这只是一次浅浅的尝试,未来仍是未知。推荐阅读
大合并漩涡:互联网时代的中国式并购作者简介熊玥伽:优质内容互联平台“考拉看看”联合创始人;曾为资深财经记者,供职于《成都商报》和《每日经济新闻》长期深入了解中国一线企业家,重点研究企业家命运、 行业现状和趋势。
也曾对话中国一流经济学家,并多次采访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密切关注中国和全球经济著有《褚橙方法》《大父母》等书吴迪:四川大学新闻学硕士,从事企业文化研究,“神经元”品牌创始人,新华思客自媒体专栏作者对社会、文化、经济、文学等领域的热点问题均有思考和研究。
编辑推荐近两年来,中国互联网圈迎来最大规模的合并潮,在垂直行业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上演了一场合并案例,已经引发业内的激烈探讨,是互联网从业者们关注度非常高的话题这是一本符合中国国情的互联网并购著作,内容不仅仅局限于合并案例本身的叙述,更深入探究和分析合并现象背后的资本运作本质,解读互联网行业整体的变化趋势: 强者愈强,大企业在资本的驱使下走向行业垄断,小企业和创业企业失去竞争力和生存空间。
随着互联网产业的不断发展,这一命题已经成为迫切的现实,并成为互联网从业者亟需了解和探讨的内容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