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开发者大会(阿里云开发者社区粉丝群)硬核推荐
阿里云设计师再放大招,三年积累推动行业整体发展
↓配合BGM阅读本文效果更佳↓
很多人对“酷炫的表象“经常抱有误解,就像觉得美丽皮囊下的灵魂大多是肤浅的, “内在美”一定比“外在美”高尚;而我们认为,这都是美,都值得追求;在我们不断的追求“美”的过程中,有足够的过往经历让我们相信,”美“是可以被拆解的,”奇思妙想“是可以被解构与复现的。
是的,在「阿里云设计中心」,创意始于”奇思妙想“,而终于”落地生花“,而这之间的旅程,是各路创意设计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结果。
作为粉丝福利,我为大家准备了两份小资料,一份为《2020阿里云产品图标.pptx》素材,另外一份为《阿里云大数据设计规范.pdf》,打开公众号『UX小学』发送『阿里云设计』即可获取下载1. 云端品牌:Design + APSARA
当你设计一个系统的时候,需要考虑的,几乎是其中的不可枚举的方方面面,就像这些年来我们对于「云栖大会」的“爱恨情仇”算起来,我们从 2012 年开始为历年的云栖大会进行了整体设计,在品牌、创意、计算设计、新技术等很多方面进行了探索、实践、沉淀与反思。
大会的主题从 2017 年“飞天 · 智能”,2018 年“数字驱动中国”,再到 2019 年“数 · 智”,每一年的主题都在立足当下,对未来做出阐释与预言对设计师来说,我们也会随着主题的演进、技术的发展而选用不同的设计表达方式;所以,。
创意的第一部分,我们先走进”云栖大会“一探究竟。
2017 | 飞天 · 智能| 设计概念:Fractal 分形从 17 年开始,我们尝试运用一些新的方法、工具,同时也更关注”设计+技术“的相互融合,让设计有迹可循,有理可依我们将 Parametric Design 参数化设计应用到 KV 设计中,这是「计算设计」第一次大规模的实践与应用,也是外界把我们与「计算设计」连在一起的起点。
设计师们运用 Generative Design,Shape Grammar生成设计图形,一系列的图形拓展到整个 VI、线下物料、线上官网等设计之中它们的视觉冲击力,似乎在 3 年后的今天看起来依旧令人感动。
2018 | 驱动数字中国设计概念:Light Cone 光锥时间走到 18 年,”什么样的图形能够去讲清楚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当我们翻阅很多资料,在霍金的《时间简史》中看到“光锥”时,在《三体》中读到“
光锥之内皆命运”时,所有人都眼前(甚至脑袋上方)一亮。
这一年,我们更大范围的融入了新技术,不仅局限于 KV 理念和演绎本身,还通过将参数化设计与 3D、编程技术、工程的有机结合,落地了更具有互动性的大会氛围设计装置我们尝试将 3D Mapping 技术运用在主会场的演讲者氛围设计中,首次将光锥做成立体装置来阐释我们的设计理念。
通过程序规则创作图形运动,通过函数与编辑判断规则,从面向结果的「视觉设计」转化为编辑规则的「设计过程」,思考图形运动背后的逻辑思维,通过计算设计的方式呈现更多视创可能同样的设计方法也运用到了「2019 阿里巴巴经济体设计师大会」。
2018 云栖大会 · 文创会议会结束,什么会“留下”呢?比如,一张画,一叠纸,一把扇?中国传统农耕文明中常以“渔樵耕读”作为文化符号,“渔樵耕读”也是文人闲旷归隐之情的写照在西子湖畔,一方绝美的天地间装点些最特别的必当是极尽风雅与最新科技。
画面包含渔叟垂钓、线上血拼、菜鸟物流、蚂蚁森林、无人驾驶、城市大脑、科技农业、清洁能源、人工智能与云栖竹海国画是局部的美学,把每一段特别的场景拼合在一起,就是我们对中华文明发展的憧憬我们用一种最传统的手工艺术技法,表达着阿里巴巴对于未来科技与文化的无限崇敬。
2018 云栖大会 · 品牌推广视频 视频中,我们通过开端、衍生、意蕴、赋能、回溯五大部分,来阐释“光与空间”、“原子世界”、“人文色彩”、“数字领域”、“光锥”五大故事,通过将光锥置入过去与未来,将光锥放进山川、湖泊、楼阁、数字世界等等一系列的场景,来表达光锥在不同时空的启蒙意义。
↓带上耳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