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美优品私有化(聚美优品私有化是如何服务于整体战略)速看
从来就是利益的对决。聚美优品的私有化,舆论纷纷。自昨日起,一波股民正通过微信群、QQ 群集结在一起,商讨 “
从来就是利益的对决聚美优品的私有化,舆论纷纷自昨日起,一波股民正通过微信群、QQ 群集结在一起,商讨 “声讨” 大计当前某一 QQ 群中已聚集近90人他们多认为聚美优品私有化或预谋已久,并有打压股价的嫌疑,且私有化价格过低,致使中小投资者损失严重。
他们或将筹划通过海外律师诉讼、网上直接向美国证监会投诉、集结在一起静坐示威、呼吁媒体关注等方式表达自身对聚美优品私有化的意见2月17日,聚美优品宣布收到来自公司 CEO 陈欧、红杉资本等递交的私有化申请,准备以每 ADS 7 美元的价格进行私有化。
一时间舆论四起当前外界对于聚美优品私有化的斥责,主要源于两方面,一是回购股票的价格过低;一是此次低价回购流通股,或将使得中概股风评更为恶劣事实上,资本市场上的上市企业私有化退市,在企业和中小股民之间,是一场利益的博弈。
中概股低价退市的问题由来已久,每当有中概股企业退市时,就是中小海外投资者的声讨季但或许更为关键的问题是,因退市而备受打击的海外投资者对中概股投资丧失信心时,中国企业是否还能 “玩转” 海外资本市场?◆
◆ ◆ 聚美优品私有化 蓄意已久?
部分海外股民组建微信群和 QQ 群,商讨 “声讨大计”在某一聚美优品声讨群中,其中一位组织者表达了声讨的原则:不违法、不过激,理智行事而在具体的声讨行为中,他们正在筹划,集体委托海外律师诉讼;或在国内法院起诉聚美;通过网络向美国证监会投诉聚美优品的作为,或是群聚在聚美优品的办公楼下冷静抗议,并通过媒体扩大影响。
在中小海外股民激愤的背后,是其经济利益的直接受损聚美优品宣布以 7 美元每 ADS 的价格进行私有化,但在2014年5月IPO时的发行价格是每股 22 美元,上市不到两年,聚美优品为投资人创造的回报是-69%。
在前述维权群中,有一位股民说,自己持有聚美优品股票 1.6 万股,买进的均价在 15 美元左右,“现在要亏死了” 还有微信名为 left 的微信网友表示,当前手中还持有聚美优品股份 16 万股,平均买进价为 18 美元左右。
一位网名为 “熊猫” 的海外股民告诉36氪,这是其第一次看到中概股公司私有化按 10 天的平均价格溢价发起回购以往上市企业私有化多是按照 3 个月至半年的股价平均水平,溢价发起回购36氪笔者曾在《聚美优品回归:暂不上 A 股,现在只是想静静?》一文。
(本推送第二篇)中指出,拿真金白银收回股票,势必让公司大出血时机成为最为关键的节点选择连续一段时间里股价持续走低时,进行收购,将使公司以最小的代价完成私有化在这群声讨人士看来,聚美优品私有化或预谋已久,且有打压股价的嫌疑。
一位海外投资者表示,聚美优品既定的回购计划没有实施2015年12月16日,聚美优品在股价位于 9 美元附近时,曾宣布推出股票回购计划根据这项计划,聚美优品可在未来 12 个月的时间里,回购价值最高为 1 亿美元的公司股票。
但这项计划并没有实施股价大幅下滑,不利于上市公司的融资和后续业务的布局,因此在股价遭遇下跌时,一般情况下,管理层会想尽办法扭转颓势,但聚美优品却不为所动,其回购计划也暗自搁浅,而通常上市公司私有化,其收购价要比股票的市场交易价高出 30%左右,收购才能顺利完成。
那么,有投资者质疑,去年宣布的不超过 1 亿美金回购计划,为何不在适当的时机执行?聚美优品在在股价下跌的整个过程中,扮演何种角色?因此,也有部分投资者直言,该退市计划已谋划已久其次,该公司八个季度连续盈利,而却在2015年11月份发布第三季度亏损
,其亏损理由模糊;同时,短时间内股价跌幅巨大,2015年12月底突然暴跌,股价从 10 美元以上跳水至 5 美元附近,聚美优品在中概股触底反弹之际,以 “地板价” 迅速私有化另外一名股民在研究聚美优品的股价走势后表示,聚美股东持仓有所变化。
“在去年年中他们就很现实在考虑私有化的事情2015年9月份以后中概股反弹唯有聚美趴着不动,是有原因的他们公布了一个历史上最差的业绩想砸盘,可惜有资金看到聚美的股价和基本面不符,受吸引进来了,致使聚美优品砸盘未果。
包括红杉资本、华兴等在内在关联方在部分减持股票作为邀约方,聚美优品私有化前一直卖股意图过于明显”此前,陈欧在致全体员工的信中表明:私有化的原因之一是聚美优品的股价被低估但也有投资者对此提出质疑聚美股价被低估,其中小投资人和聚美优品是站在一条战线上的。
该名股民称:“我们不是聚美下跌的原因在做私有化的决策之前,相信公司一定会有一个评估,到底是什么原因股价跌到如此地步的,譬如业绩,再如做空机构,如果这一问题没有弄清楚,就草率地下结论美国投资者低估聚美,显然是不严谨的。
根据不严谨的结论,得出私有化决定也很难让人信服”当前,36氪笔者了解到,部分海外华人股民通过网络已向美国证监会投诉对于此次维权,其结果会如何?部分股民告诉36氪,其实他们对其处理结果并不报有希望,只是心绪难平。
一位海外从事数据分析,网名为 “熊猫” 的股民说,他只投了几千股,买进价格在每股 10 美元以下,损失不大但他想维权的原因是,聚美如此私有化并不厚道中概股长此以往下去,海外民心将尽失以后但凡进军海外的企业,该如何在海外资本市场上 “玩耍”?。
◆ ◆ ◆私有化,是利益的对决
事实上,对于私有化来说,企业需要花钱把流通在外的股票全部从投资者手中买回谁愿意让自己的荷包大出血?因此,私有化背后多是上市公司和中小股民之间利益的对决业内人士直言,在利益对决场中,与财大气粗的上市公司相抗衡,散兵游侠式的中小股民往往处于劣势地位。
先看,人人网2015年6月10日,人人公司宣布,收到来自 CEO 陈一舟、COO 刘健提出的初步私有化建议,根据提议,两人将以每股 4.20 美元的价格收购其尚未持有的人人公司全部发行股“14 美元 IPO,4 美元退市” 将人人网推至风口浪尖。
再看,当当网当当网2015年7月宣布,公司董事会已接到来自董事长俞渝、CEO 李国庆所组成 “买家联盟” 的私有化要约根据要约,买家联盟计划以每股美国存托股 (ADS) 7.812 美元的现金收购其尚未持有的全部已发行普通股。
此收购价较前日收盘价溢20%当当网投资者直言,这个所谓的 “溢价20%”,只比全年最低价高出 20%,全年股价只有 3 天低于收购价不仅仅是聚美优品、当当网和人人网,中概股私有化的价格普遍偏低有媒体统计,世纪佳缘、中手游、乐逗、航美、久邦、易居、空中网等 10 家企业私有化价格在发行价之下。
事实上,中概股回归大势所趋2015年以来,前 11 个月共有 33 家中概股宣布接到私有化邀约,数字超过了过去4年的总和尽管私有化,是企业和股民之间的利益对决,当中概股低价私有化成为行业的 “潜规则” 时,海外股民的积极性被长远挫伤,前述聚美优品股民所担忧的,未来一两年,中国公司赴美上市艰难或将成为大概率事件。
文/陈纪英(微信公众号:财经故事会)通常来说,在媒体圈,一个公司总有他的拥趸,但是聚美优品是个例外它一直语焉不详的神秘进货渠道,它似乎已经触及天花板的商业模式等等,现在又增加了一个槽点,那就是三折退市:发行价是 22 美元,最高股价曾达到 39.45 美元,如今以 7 美元退市。
如果私有化成功,那些高位购入聚美优品股票的小股东们,以前的浮亏将变成实际亏损,上市快两年给投资者的回报是-69%,聚美优品不但白白在股票市场融资不付利息,还额外赚了69%一,低溢价率聚美优品的7美元私有化方案,相比方案公布前的股价溢价了将近20%。
查查最近几年的案例,就会发现,聚美优品的低溢价率真不是例外比如奇虎360溢价率17%,陌陌20%那么平均不到20%的溢价率到底是高是低呢?可以对比一下美股私有化的平均溢价率为30%左右而根据彭博的数据统计,在过去10年中,交易额超过10亿美金的56宗已经完成或者正在申请的互联网公司回购中,平均溢价为29%。
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私有化通常是最后十个交易日平均收盘价溢价25%—45%1997年到2003年间英国共发生117 宗上市公司私有化交易这些交易中目标公司股东平均获得超过私有化前股票市场价格40%的溢价关于港股溢价率,其实,最有类比价值的是同为互联网领域的阿里b2b,2007年上市的阿里b2b,2012选择了私有化,私有化价格为13.5元港币,彼时较2月9日停牌前的最后60个交易日的平均收盘价格溢价60.4%,比最后10个交易日平均收盘价溢价55.3%。
因此再来对比下聚美优品20%的溢价率,真是太有节操了二,发行价3折私有化即便相比于陌陌和360,聚美优品的溢价率并不低,但是,聚美优品仍然是最没有节操的公司,评估私有化价格是否合理的短期因素是股票现价的溢价率,而另一个重要指标则是当初上市的发行价!。
以阿里b2b为例,60%的超高溢价率曾经创过纪录,但是依然遭遇吐槽:阿里b2b上市5年,私有化价格和发行价一样但是,也许是考虑到这一点,所以阿里b2b给出了超高的溢价率,还是尽量补偿了小股东从对比发行价的角度来看,陌陌和360都算得上有节操。
陌陌在上市7个月后选择私有化,私有化价格为18.9美元,虽然溢价率只有20%左右,但是高于发行价13.5美元再看看奇虎360,其2011年的发行价为14.5美元,私有化价格超过了50美金与之对比,聚美优品发行价22美元,私有化价格7美元,三折退市,实在是无节操。
在私有化的邀约中,聚美优品声称私有化的原因是聚美优品被严重低估,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出更高的价格私有化呢?三,突然亏损的财报存疑而且聚美优品的投资者还质疑,股价从2015年夏天一路走低,公司管理层一直沉默,未曾与股东积极沟通,这也引起了投资人对管理层是否有故意打压股价伺机低价私有化不无揣测。
另外,2014年12月聚美董事会已经批准的1亿美金股票回购计划也未积极履行此外,更为可疑的还有聚美优品财报,就在宣布私有化之前,聚美优品2015年第三季度财报为亏损,这是自2014年第一季度以来的首次亏损,因此投资者在知乎质疑,“上个季度亏损,此后一个季度即宣布私有化”,有猫腻。
所以,无论从短期的溢价率角度来考量,还是对比发行价,聚美优品此举都堪称最坑小股东的私有化聚美优品私有化背后,潜藏着什么?中概股回归再添一员本周三,聚美优品宣布收到来自公司 CEO 陈欧、红杉资本等递交的私有化申请,准备以每 ADS 7美元的价格进行私有化。
受此影响,该公司收盘上涨8.22%,报 6.32 美元消息一出,国内外资本圈和媒体界一片议论,中小海外股民斥责其回购股价过低那么聚美优品私有化背后,潜藏着什么?回归之后,这家跨境电商又将何去何从?当我们思考这些之前,或许首先要做的是,了解清聚美优品的资本之路。
◆ ◆ ◆聚美的美国股价不合理?
(聚美优品股价走势图)聚美优品宣布私有化的重要原因,在于其股价被严重低估于2010年8月更名的聚美优品,前身是团美网作为国内第一家化妆品团购电商,一经创办就被投资机构看中,先后被险峰华兴和万嘉创投、天使投资人徐小平、红杉资本、Ventech China II SICAR 等多次投资。
此后,搭乘电商红利、凭借靓丽的财务报表,聚美优品获得海外资本市场的认可,2014年5月登录美国纳斯达克起初,这家电商公司确实被华尔街投资者看好聚美优品在美股公布的上市发行价,每股 22 美元,而开盘价 27.25 美元,较发行价上涨23.86%。
最高峰时,每股价格甚至接近 40 美元 / 股但好景不长自聚美优品诞生以来,其假货传言就不绝于耳2014年8月-12月聚美优品股价跳水,历经造假风波和起诉风波,股价从最顶端的近 40 美元下滑到不足 13 美元。
此后,聚美优品一再改变策略,譬如自2014年第三季度开始向跨境电商转型为应对接踵而来的负面新闻,2014年下半年,聚美优品开始布局正面的保卫战自 2015年开始聚美优品与 100 多个品牌合作提供防伪查询服务,砸出 10 亿元开启极速免税店,这之后成为聚美优品业务中的重中之重。
其流量和业务也得以提升2015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其净营收为 3.081 亿美元,同比增长100%;其中归属公司普通股东的净利润为 1710 万美元,同比增长11%但这依旧挽回不了海外市场对聚美优品的信心。
再经历去年年中的中概股股价波动之后,聚美股价持续走低,再无反弹股价再也没有回到原来的高位2015年第三季度聚美优品业务悲喜交加一方面,得益于大规模宣传,聚美优品在跨境电商业务市场份额激增,营业收入也激增。
2015年聚美优品第三季度营收人民币 19 亿元,据海关进出后数据统计,截止到2015年6月底,聚美跨境保税进口业务量全国第一,占全国所有跨境电商保税试点单量总和的51.2%另一方面,为保证产品价格优势甚至是亏本销售、大规模宣传等原因,聚美优品耗资巨大,其管理用费、营销费用激增,使得聚美优品净亏损达人民币 7740 万元。
譬如,聚美优品2015年第三季度营业费用约为人民币 5.7 亿元,比2014年增长超过 110%;营销费用为人民币 1.979 亿元,比2014年增长约 100%国际市场不看好聚美优品的预期再次显现2015年12月末,美国著名财经网站 TheStreet 旗下评级机构 TheStreet Ratings 发布研究报告,将其股票评级调至 D 级 “卖出” 级别。
其分析指出,聚美优品本季度的净收益同比下降幅度较大,表现明显劣势于标普 500 指数及互联网零售业的整体水平2015年12月底,聚美优品出现暴跌,在不到 2 个月的时间内,股价从 10 美元以上迅速跌至最低的 5 美元附近,对比 39 美元的高点跌幅接近90%。
目前聚美优品市值仅为 8.86 亿美元,只有上市时的约四分之一此次,陈欧在写给内部员工的信中,首先表明私有化的缘由就是,聚美被严重低估了“在资本疯狂,无数电商疯狂烧钱,巨额亏损的恶劣竞争环境下,聚美仍然可以在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维持优秀的盈利能力。
成为中国第一的跨境电商我们的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证明了我们优异的执行力,我们的股价却没有反映出合理的公司价值,甚至低于一些在规模和盈利能力上远远落后我们的公司”◆ ◆ ◆聚美私有化,3亿就够了?
但是要想私有化,陈欧准备付出怎样的代价?有诸多分析指出,聚美优品退市或是 “预谋许久”2015年5月该公司 CEO 陈欧表示,“现在已经有无数国内券商找我们,说我们是他们最想拉回来的股票,因为聚美是现在在海外上市,利润极好,而且现在我们是被严重低估的,这一块现在我们正在积极研究。
”笔者曾在《猜想百度回归:回归路径、分拆业务、上市版块大 PK》一文中指出,作为私有化进程,具体来说就是由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或 / 及其关联方通过借贷融资或股权融资的方式,以现金收购其未持有的流通股股份,减少公司股东数量,最终达到退市的目的。
通常,这时的收购价要比股票的市场交易价高出30%左右,收购才能顺利完成拿真金白银收回股票,势必让公司大出血时机就是最为关键的节点选择连续一段时间里股价持续走低时,进行收购,将使公司以最小的代价完成私有化。
过去13个月中,聚美优品股价最低至 3.90 美元,最高为 28.17 美元,在2015年9月 前,公司股价长期位于 10 美元之上上周,随着美股大幅回调,聚美创出历史新低 4.9 美元值此良机,聚美优品考虑私有化。
提出以 7 美元每 ADS 的价格收购流通股份,这比聚美优品最近十天均价高27%也因此,聚美优品的低价回购,遭到中小海外股民的谴责实际上,对于私有化来说,企业需要花钱把流通在外的股票全部从投资者手中买回。
谁愿意让自己的荷包大出血?因此,私有化背后多是上市公司和中小股民之间利益的对决那么聚美优品将拿出多少钱,私有化?2014年据聚美优品此前提交的招股书披露,在公司股权持股中,陈欧持股40.7%,联合创始人戴雨森持股6.3%,投资人险峰华兴陈科屹持股10.3%,聚美优品整个高管和董事会团队持股比例57.5%。
此外,红杉中国、险峰华兴、徐小平分别持有聚美优品 18.7%、10.3%和8.8%股权此后,主要股东的持股数略微有所调整股东的持股数量决定了聚美优品私有化付出的代价美国媒体报道称,陈欧及其私有化团队持股54.4%,按当前总股本 1.42 亿股,每股 7 美元计算,私有化所需约 4.53 亿美元。
而聚美优品公布的财报显示,截止2015年9月 底,其账面资金就 4 亿多美元也有一位在雪球区讨论的人士分析指出,“整个私有化需要的资金不超过 3 亿美元,而聚美2014年IPO募资就超过 4 亿美元” 。
收购方与关联公司(管理层 + 红杉)实际拥有聚美所有流通股 54.4%的股份,大约相当于公司总投票权的90.1%如果加上上市前的两大股东徐小平7.7%和险峰华兴7.5%的股份,目测他们应该会参与进来,那么流通盘只有28%,若按照 7 美元的私有化价格,整个私有化需要的资金不超过 3 亿美元,而聚美公司仅账上现金 + 短投就有 4 亿美元,这意味着整个私有化不需要从外部融一分钱。
聚美优品的此次私有化,在陈欧看来,意义深远“在经过谨慎的考虑后,基于对目前业务环境和资本环境的判断,我们做出了这个决策我坚信,此时此刻的私有化决策,对公司,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着里程碑一样的战略意义”◆
◆ ◆ “时尚娱乐 + 电商” 是未来?短期内聚美优品或不会登录 A 股市场因为,陈欧在给内部员工的信中表示,今年颜值经济的战略,无疑需要他们在公司长期的发展上有更多的投入作为一个非上市公司,我们可以更好的沉下心来做最正确的事情,而不用被股价和财报分散精力。
实际上,尽管聚美优品推出了极速免税店,这未能为自身赢得广阔的发展空间2016年1月,聚美和极速免税店均呈现下滑态势,网站流量大幅下滑正如环球科技一位分析人士所言,垂直电商没有未来,垂直就意味快速遇到瓶颈和天花板的必然性;与此同时,聚美很大程度上带着陈欧个人化的性质,模式上面创新度有限。
但也有人士认为,中国跨境电商想象空间巨大,第三季度的财报只是聚美优品转型期的短期阵痛,不应作为价值投资的参考华尔街的投资者没有看到中国进口跨境电商的火爆,没有看到聚美优品在跨境电商领域的优异表现,更没有看到聚美优品在品类扩张取得的重大进展。
正当业内人士争论聚美优品跨境电商的前途时,这家公司正在谋划新的转型2016年年会上,陈欧表示要进行培育最顶尖的团队做大颜值产业,进军影视文化,打造时尚娱乐 + 电商的新模式陈欧说:在未来的布局中,电商仅是聚美优品的一小块,它只属于服务、价值变现的方式。
聚美优品会开辟更多的新业务,整合影视、明星、网红、内容各种资源去创造影响力,靠影响力带来流量和用户,三年内打造成中国影响力最大的颜值经济公司无怪乎这次私有化,陈欧说,无疑对公司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新起点,也是他们价值回归和奔向下一次创业奇迹的重要时刻。
因此,或许不管聚美优品再如何深陷假货流言中无法自救,未来只要能向资本市场交出好看的财务表报,能给资本市场讲出动听的、具有想象空间的故事,这家公司依旧会受到中国资本市场的追捧,更不论中国比华尔街更懂得中国的公司,以及聚美优品过去几年靓丽的财务表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