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怎么来的(伪人是怎么来的)不看后悔
因为,我常常可以发现,你照厥阴病的开药法,去治疗一些这种病的时候,有的时候是药效很神,有的时候药效不怎么样,有的时候呢,就完全无效。
那接下来,我要讲《伤寒论》的坏话喽:既然《伤寒论》的疗法这么了不起,那为什么,我常常会说:“中医啊,学不学都无所谓啦”为什么我会这样子讲?因为,我常常可以发现,你照厥阴病的开药法,去治疗一些这种病的时候,有的时候是药效很神,有的时候药效不怎么样,有的时候呢,就完全无效。
如果你要问我的判断的话,我认为,跟一个人的心理结构有关系那我上个礼拜刚好讲到说,学中医容易变成救世主情结,讲到一个人的【有罪的自己】和【伟大的自己】,这两坨信念群在打辩论战的问题……那刚好哦,厥阴病能不能被疗愈这件事情,就关系到这个心理结构。
也就是说,当你长年累月的做人处事,都处在这样子的心理结构里面的时候,你的细胞,它就是会把病毒紧紧地吸住,你拨不出来那能够得到疗愈的人,可能都是……个性比较再稍微单纯明快一点的人甚至讲我心目中真正的实话哦:【没什么代偿反应】的人,要治病很容易。
可是他的代偿反应一旦很强烈的时候,他那个病,怎么搞都没有办法——当然,多半的时候,你也不必有办法因为那种人啊,整个人是活在矛盾之中的,通常会想办法跟医生翻脸,还没有治好就气得翻桌子了,所以也就没咱的事了。
那我这个人,刚好又是软绵绵、不太会翻脸的人,所以就有机会看到那些不能疗愈的问题因为,我们如果要说《庄子》的道家心法哦,有没有什么基本功?我觉得《庄子》的道家基本心法,如果一定要说“基本功”的话,有一件事是最要紧的,那个是写在《庄子》的的三十一篇啦,篇里面的。
这个【老渔夫】的篇章是讲说,有一个老渔夫,他遇到孔子,他就帮孔子做了一个心理分析(profile),最后证明:孔子是一个大魔头——大约是这样的一个故事哦我有时候看《庄子》与儒家的一些互动哦,会觉得,有一点武侠小说的味道:
有一个孔子,创了一个儒家,而这个【以代偿反应作为基本盘】的孔派儒家心法呢(这不包括孟子派的儒家噢,孟子是一个没有代偿反应的人),有很多练功的方法,会把人的心搞坏所以呢,一向是隐藏着做世外高人的道家呢,就忍不住,派了一个庄子出来,写了一门武功,叫作《庄子》,他这个武功,专门破解孔子的魔功——有这样的一种武林对决的感觉:好像王重阳创了一个全真派,然后就有一个森朝英创了一个玉女剑法来克他一样。
那么,《庄子》呢,除了在篇里面有讲到这件事情之外,还有一个很【绵密】地在讲这件事情的是,那是《庄子》的第二篇《庄子》的第一篇等于只是开场白而已,并没有什么修炼法,只是哲学性的介绍。
所以基本功是集中在的跟篇不先练成,人不可能让自己的心好起来那么是主打什么?它是宗旨是:人要好起来,一定要消灭自己所有的辩论心,因为如果你不消灭自己的辩论心的话,你一想要好起来,就会用代偿的方法来加强你负面的能量,这样子人是没有办法好起来的。
至于说篇的话呢,是专门直接在讲这个【代偿反应】你有没有想到过道家的那个象征物哦,常常是一个【一阴一阳】相抱在一起的画面,对不对?那么,道家的修炼法,它的最基本的部分,就是要消灭你所有的自我辩论,让你活在【你能用爱去拥抱你的黑暗面、人格上的分裂都统合起来了】的状态,这个时候,才能够修道。
简单的来讲:道家的人认为,人有办法修道的品质叫作【真】那如果我要用篇的定义来讲什么叫作【真】的话:一个人没有代偿反应的时候叫作真而,活在代偿反应里面的分裂人呢?《庄子》叫他什么人啊?像孔子那么好的人,《庄子》叫他什么人?(同学:“魔……”)啊,不是啦,《庄子》里头没有魔这个字啦。
《庄子》叫孔子【伪人】,虚伪的伪哦就是:你做什么事情,不管你自己本人觉得再真心,结果都变成在耍假的一个人——简单来说,,就是他的一切,都被代偿反应所主导,他一想向善,结果就加强到邪恶那一方的能量——《庄子》称孔子为【伪人】哦。
【真人】跟【伪人】的分界点在这个地方哦……这个地方呢……作者:JT叔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