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eandq.com
晓安科普

科学小实验图片背景(科学实验PPT背景)燃爆了

2023-11-10Aix XinLe

2020年初,因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教育部通知各地延迟春学期的开学日期。在严峻的防疫形势下,2

科学小实验图片背景(科学实验PPT背景)燃爆了

 

  2020年初,因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教育部通知各地延迟春学期的开学日期在严峻的防疫形势下,2020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中小学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

基于此,如何在家利用网络上好科学课,就成了每个科学教师面临的问题  总的来说,居家网络科学课有以下挑战:第一,科学是一门基础性、实践性课程,学生要学会基本的科学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而网络教学基本上以视频、直播等形式为主,实践性较差,因而这会让科学课的教学效果受到影响。

第二,师生之间隔着网络,彼此交流的顺畅性会受到影响,且没有了随机生成的教学机智和有效的引导,教学的互动性、生成性以及对学生思维的培养都会打折扣第三,居家环境会影响科学课某些内容的教学在全民防疫的背景下,所有人都必须减少外出,这对于学生学习科学课中的某些内容而言会存在困难之处,比如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如果把这样的内容做成微课,然后让学生看视频学习,那就违背了科学学习的初衷。

那么,如何让居家网络科学课更加科学、有效呢?笔者进行了以下调查和实践01学生对于居家网络科学课的看法和需求

  要上好居家网络科学课,教师不能抱着“我觉得学生应该学什么”“我要告诉学生什么”这样的想法,而是首先要了解学生想学什么笔者利用问卷星对947名三到六年级学生进行了随机的网络问卷调查,调查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第一,学生对于在教室里师生面对面上课与居家基于网络上课的看法通过调查,笔者发现绝大多数学生更喜欢在教室里师生面对面地上课,或者将面对面上课与网络教学相结合如:调查中,有59.96%的学生认为最好能将两种形式结合起来,以在教室面对面上课为主,以网络上课为补充;有32.1%的学生表示更加喜欢在教室面对面上课;而只有5.49%的学生更喜欢在网络上上科学课(剩下的2.45%的学生认为两种形式选用哪种都无所谓)。

第二,学生不喜欢上网络科学课的原因(1)69.08%的学生认为没法和老师、同学面对面交流(2)62.83%的学生认为没法现场做实验,只能看做实验的视频(3)57.57%的学生认为网络课的氛围没有在教室里上课热烈。

因此,要让学生接受居家网络科学课就必须解决师生间互动交流的问题第三,通过调查防疫期间学生对于在家上网络科学课的需求,笔者有如下发现  关于网络科学课的上课频率通过调查,笔者发现基本上所有的学生都喜欢上科学课。

而大多数学生都选择了一周两次,隔两、三天一次这样的上课频率如:有47.41%的学生认为,科学课每周两次,间隔两、三天一次,每次40分钟为宜这说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时间是有充分的了解和预估的33.05%的学生认为可以每天都有,一次40分钟。

值得注意的是,还有26名学生填写了其他意见,经过统计,基本上都是一周两次,周六周日休息  关于网络科学课学生最喜欢的内容和形式调查结果显示,73.6%的学生认为,教师可以教一些在家中就可以做的小实验69.48%的学生认为,教师可以播放一些与课本学习内容有关的科普视频。

64.52%的学生认为,教师可以在网上直播讲授教科书上的内容这说明学生希望教师在教学网络科学课时兼顾课内与课外的知识学生希望通过网络科学课的学习,既拓宽知识面,学一些书本以外的知识,增强科学探究能力,也希望学习科学书上的内容。

因此,教师要思考的是如何将课内外知识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关于学生课外科普知识学习的需求对于课外科普知识,按照感兴趣学生的人数从多到少排序,依次是:动物、地球宇宙、发明创造、现代科学技术、植物、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科学常识、微生物等。

有的学生还特别提到了想要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这说明学生很关注时事,希望了解相关的科学知识02制定居家网络科学课的教学目标

  基于全民防疫的特殊背景,根据网络学情调研,同时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中的教学目标,笔者认为,居家网络科学课应该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目标:第一,围绕核心概念设计在家庭中就可以开展的科学探究活动,特别是课堂上不能充分研究,耗时较长的科学探究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可为开学后的科学教学积累丰富的科学探究经验和方法第二,精心挑选网络资源,渗透科学史的内容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能够反映我国科技成果和科学家成就的科普音频和视频,通过组织学生收听和观看,让学生学习科学家的精神,并让科学家成为学生的精神偶像。

第三,在科学课程核心概念的统领下,为学生拓展相关的科普常识,例如卫生习惯、居家预防新冠病毒肺炎小常识、科技创新发明技法等,从而让学生能够用科学的态度面对生活,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第四,通过微信、QQ等软件为学生搭建实时交流互动的平台。

利用假期充裕的时间和网络空间,教师可帮助学生展示研究成果,鼓励每一个学生都进行展示,特别是平时不太“勇敢”的学生让学生经历分享和被赞美的过程,能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情感体验03防疫背景下网络科学课的教学策略

  当居家网络科学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后,笔者进行了以下教学尝试(以六年级为例):1.围绕核心概念设计居家科学探究活动  通过调查,我们知道学生虽然希望做小实验,拓展课外知识,但是也希望教师能讲解书本知识,因此并不是所有能在家里做的趣味小实验都可以作为网络科学课的内容。

居家科学课的探究活动必须符合三个条件:(1)围绕科学课程的核心概念进行设计,科学探究活动之间须有联系(2)学生感兴趣,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3)科学探究活动所用到的器材必须是每个家庭都有的,从而避免外出  基于此,笔者安排了四个主题探究活动,每周一个。

从第三周开始还安排了一个观察活动——“观察月相”,这个观察活动将持续一个月,会持续到开学以后每个活动互相衔接,彼此联系,例如:在“做一个晶体”活动中,晶体做出来以后要利用“自制的放大镜”进行观察再如,创新是需要有积累的,因此笔者在第三周引导学生寻找、观察“生活中的好设计”,有了观察和积累,再设计制作一个分类垃圾桶就会显得容易些。

这些活动的选择和设计都是以笔者的调查为依据的,具体活动见文末附表12.借助熟悉的工具,开展居家网络科学课教学  笔者认为,在教学居家网络科学课时,应采用学生平时就熟练使用的工具和平台,比如PPT、美篇、App形色、微信等。

因为如果学生和教师使用以往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工具,那教学往往会事倍功半笔者在教学网络科学课时使用的就是PPT、美篇、微信等平时也经常使用的工具在日常的科学教学中,学生就是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做成PPT,然后上传到科学微信群进行分享。

因此,学生居家上课时再这样操作就不会感到陌生,既节省时间,又能使师生专注于科学探究活动此外,笔者每周还安排两次互动答疑时间,每次30分钟学生可以询问器材准备期间的问题,可以询问如何解决在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难点,也可以向其他学生和教师询问科学探究的经验。

在这两个主题答疑时间之外,学生可以在一周内,随时随地上传研究成果,群内师生随时随地点评这样一来就解决了家长不在学生就无法开展网络学习的困难,具体的教学流程见图1

这样的教学过程设计有以下三个优势:第一,能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教师利用PPT发布科学探究活动的目的和探究的大致方法,但是不公布探究的结果学生在阅读PPT项目说明的文字和图片时,必然要进行这样的思考:我要怎么做?还有什么问题?没有器材我可以用什么替代等。

这样一些问题能锻炼学生的科学阅读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相较于用微课视频直接告诉学生或者直播演示给学生看的方式,这样的方式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思考时间,能积累实践经验,而这对于开学以后的科学课学习是至关重要的第二

,能够满足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的需求通常而言,科学课上都是教师准备好器材,学生需要做实验时,直接拿器材就可以了但居家网络科学课不同,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准备器材,自己做研究因此,教师要给学生预留准备器材的时间、自己动手做实验的时间以及总结反思的时间。

而这些时间要在几十分钟的直播课或者微课中预留出来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笔者总是提前两天发布研究项目PPT,给学生留出准备器材的时间,然后每隔两、三天安排两次集中答疑的时间,同时给学生预留充分研究的时空间,并通过实时在线研讨和分享给学生预留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时间。

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利用零碎时间轻松完成主题探究活动第三,建立全通道互动分享平台,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不喜欢在网络上上科学课的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没有现场上课的热烈气氛,不能和老师同学面对面交流互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努力利用微信平台建立全通道互动分享平台。

教师发布研究任务的同时,与学生同步做研究,同时在平台上进行分享,并带领学生将探究活动引向深入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帮助,通过在微信上发布研究视频、成果PPT、美篇等,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并给其他学生借鉴笔者还特别鼓励平时比较内敛的学生,给他们创造展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也能享受到被赞美和认可的快乐。

 3.线上线下相结合,传播科学精神,树立远大理想  为了实现学生个性化的自主学习,笔者制作了科学教育网络资源包,然后将这些资源包利用微信平台推送给学生学生自主选择观看,然后再利用正式开学后科学课课前五分钟的时间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学习收获。

在资源包中,笔者特别推送了介绍我国近年来的重大科技成果和知名科学家的视频和音频笔者希望通过组织学生对这些内容进行学习和开学后的研讨,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让科学家成为学生的精神偶像  当然,笔者对收入资源包的科普资源也设定了一些标准,如下:(1)来自权威网站。

(2)与科学课密切相关(3)学情调研中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据此,笔者把搜集的科普资源分成五大类,分别是(1)科学家故事,如《天才简史》系列视频、App喜马拉雅上的《科学的历程》音频等(2)我国重大科技成就,如中央电视台《开讲啦》栏目中的相关公开课。

(3)生活中的科学常识,包括防疫小常识、垃圾分类、认识食品添加剂等(4)围绕科学核心概念组织的科学视频,如介绍超新星的“科普中国”系列视频、介绍宇宙知识的科普纪录片《旅行到宇宙边缘》、介绍微小生物的纪录片《微观世界》等。

(5)科学器材的使用方法,如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等资源推送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放在研究项目PPT里面笔者在每一个科学主题探究活动的PPT里都制作了防疫小贴士,如介绍新型冠状病毒的小知识、如何进行家居消毒、洗手七步法等。

另一种是放在QQ群中,供学生随时下载学习  居家网络科学课上什么?怎么上?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看法,但有一些根本性的东西不能忽视,那就是要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同时还要考虑学生居家学习的实际困难和学生的学习需求。

这样才能是符合规律、促进学生成长的网络科学好课

防疫背景下居家网络科学课的调查与教学作者:沈 宁沈 宁,江苏省徐州市湖滨中心小学副校长,高级教师。刊于《江苏教育》小学教学2020年第3期

目录《江苏教育》小学教学2020年第3期视 点 1 停下来,想一下/姜树华专 题让学引思:语文课堂教学新样态7 让学引思:为儿童语文学习打开一片新天地/汪明华10 让学引思视阈下小学语文“学”与“教”的重构/胡宇

13 以让促学,让学习真实发生/孙曼曼15 以引激思,让思维可视/唐芙蓉18 “三段五学”课堂教学范式的构建/王加兵20 让学引思,催生魅力课堂/叶水涛学科前沿24 估算、估算教学的认识误区及分析/孙敏陆世奇

29 防疫背景下居家网络科学课的调查与教学/沈宁教海探航34 构建儿童经验的识字教学/诸定国38 仿写:塑造“阅读+”视阈中的儿童习作思维/许惠芳43 小学数学默会知识教学的实践与反思/言克琴47 深度体验:让儿童的量感拔节生长/高文萍

52 基于儿童立场的英语阅读教学实践/诸蕾58 例谈小学英语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时存朋名师课堂62 让抽象的概念“活起来”——苏教版四下《确定位置》一课的教学设计与思考/赵国防课例评析67 让学生品数学之“味”

——北师大版四下《连接排列图形中的规律》教学实录与评析/黄玉春70 E+STREAM,让教育面向未来——以译林新版五下 Project 1 的教学为例/胡佳玮73 用STEAM 教育理念教英语——以Let’s make ice cream一课的教学为例/黄夕英

观点参考75 品读绘本的图文情境/徐雯77 引导学生把握文本的“纲目经纬”/杨蕾79 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培养文图转译能力/王玉东聚 焦封二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东桥小学教育集团封三 一起加油战“疫”必胜——江苏省徐州市侯集实验小学学生美术作品选登

/李雪子晗等封底人物 江苏省无锡通德桥教育集团 赵国防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科学科学小实验图片背景(科学实验PPT背景)燃爆了

2023-11-10Aix XinLe194

科学小实验图片背景(科学实验PPT背景)燃爆了2020年初,因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教育部通知各地延迟春学期的开学日期。在严峻的防疫形势下,2…

历史大学历史学就业方向中国历史发展历程

2023-11-10Aix XinLe0

大学历史学就业方向中国历史发展历程  大禹治水是中国现代汗青上的一段传奇,在神话传说中十大历史传说故事,他被誉为是治水豪杰…

趣闻拈花娱乐星闻移动版享受什么的乐趣牛顿的趣闻轶事50字怎么写

2023-11-10Aix XinLe0

拈花娱乐星闻移动版享受什么的乐趣牛顿的趣闻轶事50字怎么写  出名作家莫言说,谈高考,大家悔恨,但每一个人都期望本人的孩子能考上好大学…

趣闻趣闻轶事是成语吗还是词语趣闻轶事怎么读英语翻译

2023-11-10Aix XinLe0

趣闻轶事是成语吗还是词语趣闻轶事怎么读英语翻译  电视时装热播剧《风起霓裳》播出后,在社会上遭到观众的激烈存眷,特别是由孙玮扮演的库狄延忠,剧中安氏的丈夫,琉璃所谓的亲爹…

趣闻趣闻趣事作文800字高中朝闻天下央视网享受什么的乐趣

2023-11-10Aix XinLe0

趣闻趣事作文800字高中朝闻天下央视网享受什么的乐趣  另有一次,其时重庆嘉陵宾馆常常举行舞会,接待中外高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