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科学实验(神奇的科学实验小学生)快来看
科学小实验如何丰富孩子们的假期生活呢?科学小实验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哦!12个科学小实验分享,快来学习~
科学小实验
如何丰富孩子们的假期生活呢?科学小实验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哦!和孩子一起,动手完成科学小实验,让孩子们感知科学的神奇,提高学生们的创造性和创新能力快来一起来做小实验吧!课题1 爱变色的紫甘蓝实验材料:紫甘蓝、水、小苏打、白醋。
实验步骤:1.将紫甘蓝榨汁后倒入杯中备用2.另外准备3个杯子,分别倒入清水、白醋、小苏打水(清水与小苏打混合溶液)3.将紫甘蓝汁分别加入清水、白醋、小苏打水中,你会发现原本无色的液体,全部有了新的颜色,而且颜色还都不一样。
实验解密:紫甘蓝中含有花青素,花青素为一种水溶性的植物色素,它的颜色因酸碱度不同而改变颜色,遇酸性则变红,遇碱性则变蓝,在中性液体中则显紫色 课题2 漂浮的硬币实验材料:水、硬币、盆、回形针实验步骤:1. 将盆子装满水,用手直接把硬币放在水面上,我们会看到硬币非常容易沉入水中。
2. 我们把回形针掰开变成一个“托盘”的形状平稳地托住硬币后,再将其放在水面上,硬币居然可以浮在水面上了。3. 用回形针拨动硬币,硬币还能浮在水面上游走。
解密:硬币靠水的表面张力漂浮,当其直接入水时难以保持平衡,水的表面张力会被破坏,于是沉入水中;使用回形针放置时,比较利于保持平衡,于是硬币就能漂浮课题3:彩虹桥实验材料:纸巾、透明杯子、三种不同颜色色素。
实验步骤:1.将纸巾对折成小纸条,再从中间平分成两等分2.配置三杯颜色不同的色素水,并在其中穿插两杯清水3.将折好的小纸条分别架在相邻的两个玻璃杯上,确保纸条其中一端浸入色素水中4.慢慢地,我们就会观察到,色素水沿着纸巾桥慢慢爬到了旁边的杯子,纸巾桥变成了一条漂亮的彩虹桥。
2020.6.5解密: 这是一种毛细现象,纸巾里的空隙可以视作毛细管,水会沿着毛细管上升,于是色素溶液就会沿着纸巾自己跑到空杯子里去课题4:拉不开的书实验材料:两本书实验步骤:1.将两本书的每一页依次重叠。
2.然后尝试拉开他们,你会发现,这两本书怎么拉都拉不开,就连两个人一起拉也拉不开!
实验解密:物体接触并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就会产生摩擦力,拉力大于摩擦力或接触面较光滑时,就能分开两个物体,当拉力小于摩擦力时,两个物体就难以分开课题5:旋转的纸片实验材料:一端尖的木棒、笔、打火机、纸片、剪刀、短蜡烛、橡皮泥。
实验步骤:1.在纸上画螺旋线2.用剪刀沿螺旋线剪开3.将蜡烛和橡皮泥捏在一起,木棒插在橡皮泥上,木棒的尖头一端朝上将螺旋状纸片顶端捏出一个小帽子形状,套在木棒尖端,注意不要扎破纸片4.点燃蜡烛,观察螺旋纸片的运动情况。
关闭观看更多更多正在加载正在加载退出全屏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实验解密:蜡烛被点燃后,上方的螺旋状纸片就开始绕着木棒旋转,火苗越大,纸片转动越快点燃的蜡烛加热了周围的空气,空气受热后密度减小,热空气就会上升,相当于形成一股向上的热流,推动螺旋状的纸片旋转火苗越大,加热的空气越多,上升的热空气也就越多,纸片旋转的速度自然就更快。
温馨提示:1.开始前,准备耐火材质的水盆装好水,作为废液缸备用,用来扔熄灭的火柴再准备一块潮湿的抹布,如遇意外,可以浸水铺盖,或将燃烧物扔进水盆2.蜡烛尽量选用短蜡烛3.注意螺旋状纸片与支架的长度差,纸片距离火源不要太近,避免引燃纸片。
4.注意用火安全,小孩子必须在家长的陪同下进行实验课题6:浸不湿的纸实验材料:塑料盒、纸巾、杯子、水实验步骤:1.把纸巾捏成一团放到杯底,并把杯子倒置2.将杯子竖直放入装满水的塑料盒中,让杯子一直压到水底。
3.把杯子从水里拿出来,打开纸巾,纸巾还是干干的,一点都不湿。
实验解密:纸团放进杯子时,杯子内充满着空气当杯子放入水中时,杯子内的空气来不及排出还留在杯内,水无法全部进入杯子,所以在杯子底部的纸团不会被水弄湿课题7:不会碎的鸡蛋实验材料:生鸡蛋、白醋、杯子实验步骤:。
1.将生鸡蛋放入杯子里,然后往里倒白醋,白醋量要足2.接下来的24小时,让鸡蛋自己静静就可以了3.24小时之后,将鸡蛋的外壳慢慢抹去,然后你就得到了一枚不会碎的“弹力蛋”!注意:如果从过高的地方抛下,鸡蛋还是会碎的……。
课题8:胡椒粉与盐巴的分离思考:不小心将厨房的佐料:胡椒粉与盐巴,混在了一起,用什么方法将他们分离开呢?实验材料:胡椒粉、盐巴、塑料汤勺、小盘子实验步骤:1.将盐巴与胡椒粉相混在一起2.用筷子搅拌均匀3.塑料汤勺在干燥的衣服上摩擦后放在盐巴与胡椒粉的上方。
4.胡椒粉先粘附在汤勺上5.将塑料汤勺稍微向下移动一下6.盐巴后粘附在汤勺上实验解密:胡椒粉比盐巴早被静电吸附的原因,是因为它的重量比盐巴轻创造:你能用这种方法将其他混合的原料分离吗?课题9:弹跳的泡泡。
实验材料:水、洗洁精、胶水、吸管、手套实验步骤:1.首先,将水和洗洁精按照3:1的比例配制成混合溶液,此时用吸管蘸取溶液,即可吹出泡泡,但泡泡较易破2.将胶水和上述的混合溶液按照1:2的比例混合后再用吸管蘸取溶液,吹出泡泡,此时的泡泡不仅不易破,且用带着手套的手触碰泡泡后,泡泡还能弹跳,很神奇有木有!。
实验解密:水分蒸发后的泡泡易爆,加入胶水后泡泡的水分不易蒸发、不易破;此外由于手套上有很多细毛,粘覆性比较强,弹性很足,于是泡泡就能在我们的手背上蹦跳了~课题10:海底火山喷发实验材料:透明杯子、色素、油、泡腾片
实验步骤:1.在透明杯子中倒入半杯水,滴入几滴食用色素搅拌均匀,接着在杯子中倒入一定厚度的食用油。2.此时将泡腾片放入溶液中,你就能观察到海底火山喷发啦!
实验解密:泡腾片在水中溶解会释放出二氧化碳,而这些二氧化碳会浮到油面以上排放到空气中,上浮过程中会携带许多小水滴,这就是我们看到的海底火山喷发现象课题11:筷子提米实验材料:大米、矿泉水瓶、筷子、水实验步骤:
1.将米装入矿泉水瓶中,并将装好米的矿泉水瓶抖动压实。(这是很关键的一步哦!)2.将筷子插入大米中,然后提起,你即将看到神奇的一幕。筷子不仅可以提起大米,而且无论如何晃动都不会掉!
实验解密:抖动压实后米变得很紧密,米与筷子之间的接触面积很大,从而使其与筷子的摩擦力变大当摩擦力大到和重力平衡时,米就不会掉下来了课题12:3D全息影像实验材料:纸、美工刀、笔、直尺、透明塑料薄片(透明塑料盒或透明包书皮)、透明胶带。
实验步骤:1. 在纸上画四个等腰梯形,长边6厘米,短边1厘米,高3.5厘米(成比例即可,上底:下底:高=1:6:3.5)
2.将透明塑料薄片放在画好的四个等腰梯形上,用美工刀沿着线刻下四个塑料等腰梯形薄片3.将四片透明塑料薄片组合起来,并用透明胶带粘合4.将粘合的椎体倒放在手机屏幕上,如下方视频所示,放在四个图案的中间关闭
观看更多更多正在加载正在加载退出全屏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5.看到了吗,这就是3D全息投影。6.太淡了,那关上灯再看看。关闭观看更多更多正在加载正在加载退出全屏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上图为:3D全息投影视频源)
实验解密:3D全息投影是一种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是一种观众无需配戴眼镜便可以看到立体的虚拟人物的3D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在拍摄过程中利用干涉原理记录物体光波信息,成象过程中利用衍射原理再现物体光波信息,从而能够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
这项技术在一些博物馆应用较多简单的理解,3D全息投影技术就像海市蜃楼,一种因光的折射和全反射而形成的虚像本实验中,我们通过手机作为投影源,将不同角度的影像投射到塑料薄片上,再通过衍射形成虚拟影像让观众透过这层全息投影膜看到多个角度的图像。
温馨提示:1. 使用美工刀时,要注意安全,不要使蛮力,避免压断刀尖或划伤。2. 请在家长陪同下进行操作。
实验总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做科学实验的目的就是对小学生能明白的简单“真理”进行一次自我动手的检验,从而获得“真理”的知识和运用“真理”的过程让我们一起动脑动手,体验科学实验中的乐趣,养成探究“真理”的良好习惯吧!。
文章来源:南开学校
海教园亲子和孩子一起成长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