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技术官网(科学与技术专业)这都可以?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
点击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电信学院关注我们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关闭观看更多更多正在加载正在加载退出全屏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01基本信息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于2004年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本专业具有“信息与通信工程”学术硕士学位授予权和“电子与通信工程”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
02培养目标与定位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与人文素养,具备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与工程实践能力,良好的外语能力,拥有创新意识以及跟踪掌握本专业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能够在微电子与固体电子、模拟(数字)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光电子和柔性电子等方面从事研究、开发、制作及管理的应用创新型人才。
毕业五年左右能胜任本专业方向及相关交叉学科的生产运行与技术管理、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科学研究岗位,成为单位的技术或管理骨干03培养特色与优势本专业培养特色为“宽口径,强基础、重实践,有方向,求创新”,培养具有广博的专业认知和专业知识,雄厚的专业基础,实践动手能力强,有一定的专业方向和创新的能力的人才。
本专业以集成电路设计、无线系统器件与模块设计为特色方向,兼顾板级电子系统设计及应用、电子系统软件开发等依据教育部颁布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规范,主动与国家、辽宁省发展需要保持一致,为电子行业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探索微电子、光电子和柔性电子领域的实际问题和热点问题,注重前沿学科与交叉学科领域的探索,提倡产学研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与协调发展的培养模式。
作为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石,电子科学与技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出现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广泛应用于个人移动通信、宽带卫星通信、数字电视、无线局域网、国防雷达、武器制导、空间通信、全球定位、物联网、智能交通等领域,最新兴起的车联网、互联网+、智能制造、智慧城市和智慧地球等方向都需要本专业主导的基础设施。
该专业已渗透到教育、科研、社会、经济、医疗健康等各个层面主干课程包括:半导体物理、电磁场与电磁波、电路分析、固体物理、量子力学、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信号与系统、高频电子线路、微电子工艺、微电子器件原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EDA技术、模拟集成电路设计、数字信号处理、射频电路设计、物理光学等。
04师资力量与方向本专业共有专任教师13名,具有良好的人才结构教师分别毕业于天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英国赫瑞瓦特大学及中科院上海微系统研究所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这为卓越工程师及高层次研究人才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师资基础。
拥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比达60%,目前所有主干课程均由博士教师承担其中新引进的翟雷应教授2012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专业,后留所任助理研究员2013年先后进入上海矽睿科技公司、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担任高级工程师、主任工程师。
2016年进入国际伊比利亚纳米技术研究所(INL)任研究员,主要从事光学MEMS器件和光通讯器件相关方向的研究所主导的商品化的光学微芯片有两种,已完成产学研进程的小批量前端样本十多种已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9项,获授权专利7项。
新引进的杨文冬教授(校聘)2019年博士毕业于英国赫瑞瓦特大学电子工程专业,后在德国柏林亥目赫兹材料与能源中心和柏林洪堡大学柔性电子联合研究室任博士后研究员2010年到2015年任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其中2014年到2015年为(中科院公派)英国赫瑞瓦特大学青年访问学者。
主要从事柔性/印刷电子材料、印刷光电器件和微纳米结构表面化学方面的基础科学和产业化研究,在国际期刊上已发表20篇SCI论文,主持和参与了德国联邦教育研究部资助的博士后项目、英国国家级项目、中科院理化所所长基金项目和中科院横向项目的研究。
本专业教师主要从事微电子、光电子、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集成电路和柔性电子等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工程应用近年来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省级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省级各类科研项目近20项,参与合作研究863、重大专项等3项,在IEEE通信快报等国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6项,横向项目10余项。
05实验条件与平台本专业硬件条件一流,学院本科实验室24个,使用面积3000平,专业实验室5个,包括微电子集成电路设计实验室,微电子器件与芯片测试实验室,微电子工艺实验室,芯片封装实验室,微波暗室实验室等,共用基础和其他专业实验室近10个,校内实践基地多个。
共享拥有“辽宁省无线射频大数据智能应用重点实验室”、“数字化矿山装备工程研究中心”学术研究平台,设置电子科学研究所,拥有“无线通信电路与系统”学术研究团队,拥有高端矢量网络分析仪、矢量信号发生器、频谱分析仪、示波器等测试设备以及制版机、光刻机、器件工艺制造等大型制作设备,
平台与实验条件优越06实践基地与能力培养建立了学生开放式实验室,满足实验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创新产品开发等实践环节需求;设有本专业学生自我管理的专用实训室;在北京、沈阳、大连、苏州、锦州等地建立了多个电子生产实习基地和科研基地。
设有电赛指导中心,拥有经验丰富指导教师队伍,参加各种电子科技竞赛,如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智能汽车竞赛、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机器人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竞赛中取得良好成绩,目前累计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46人次,其中一等奖11项,二等奖12项。
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9项07学生就业与深造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实践能力强,就业领域涵盖基础器件设计类、射频微波电路设计类、专业软件开发类、数字集成电路设计类等产品研发以及企业运营,销售与管理方向。
其就业单位包括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激光及光电子、电子信息系统、传感器、电子信息技术、软件设计等基础与应用研究、设计、生产、研发的企事业单位及相关科研机构,部分同学可选择出国深造留学、考取公务员以及硕士研究生等。
研究生考取高校有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东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毕业生就业于国家企事业单位,具有代表性的有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浙江大学苏州工业技术研究院、华为海思半导体、清源科技(厦门)股份有限公司、旺宏微电子(苏州)有限公司等微电子领域、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华光电力电子集团锦州777微电子厂、海润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知名企业。
08学术合作交流与国际化本专业与国内多个“双一流”高水平大学建立学术交流和项目合作关系,包括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等,为专业学生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与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大学、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波兰奥尔什丁瓦尔米亚玛祖里大学等建立了国际合作教育关系,部分院校可以互派本科生和研究生到对方院校进行学习和取得学位。
图1.本科学生在实验室做真空镀膜实验
图2.天琪集团公司专家到校为本科生讲学
图3.学生在薄膜电容厂车间实习
图4.学生在嘉隆电子公司实习
图5.学生在做离子溅射实验稿件来源: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李国金编 辑:王兆全审 校:吴岳新 孟祥福 南敬昌
学院网址:http://dxxy.lntu.edu.cn/学院邮箱:lntudxxy@lntu.edu.cn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