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科学app下载(核桃云端APP下载)越早知道越好
早在迪迪三四岁的时候,我就开始关注少儿编程了(记得当时是由于看到了一个关于美国华裔小女孩有多么厉害的一个新闻,而她还是美国某著名俱乐部的编程小能手)
早在迪迪三四岁的时候,我就开始关注少儿编程了(记得当时是由于看到了一个关于美国华裔小女孩有多么厉害的一个新闻,而她还是美国某著名俱乐部的编程小能手)我隐约意识到,孩子学编程将是一个趋势——三四年前,其实美国已经轰轰烈烈流行少儿编程了。
我给迪迪在IPAD上下载了适合三四岁儿童玩的APP“Daisy the Dino”不过这款软件的功能比较简单,只能实现小恐龙Daisy向前、向后、跑、跳、重复等基本的动作功能,由于担心孩子的视力,加上这款软件需要孩子自己发挥创意设计一些小情节,缺乏一些引导性的游戏,而这个年龄的孩子还不太会在缺乏引导的情况下构建动画场景,于是就放弃了这款软件(迪迪反而更喜欢一款国产的涂鸦软件“米亚米娜”来编故事)。
此后,我又先后下载了“ScratchJr”和“编程猫Kids”APP,买了一些关于scratch的书来看,自此开始真正去了解少儿编程——想要让孩子学好,必须家长亲自钻研一路尝试过来,小区周围并没有教孩子编程的机构,机器人教育会涉及一些,但主要精力还是放在了搭积木上。
又先后考察了几家线上机构:极客晨星(号称新东方投资),一对一视频讲课,分为老师上课平台和线上操作平台,体验不太好——在上课平台上,老师用PPT教学,PPT有点粗劣,内容不精致、逻辑不严密;线上操作是极客晨星自己搭建的平台,模块的颜色大红大绿。
总之,比起精致的在线英语平台,差距是比较大的(这是一年以前的情况,目前是否有所改善不太清楚)VIPCODE(对,跟Vipkid很像),也是一对一视频讲课,分为老师上课平台和线上操作平台先不说,需要另外安装谷歌浏览器,安装在线平台“云端课堂”,然后又是一番测试。
第一次上课就掉线了,然后怎么也上不了操作平台(在线教育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网络和平台接入的问题)这个问题一下打击了我对它的信心,上一次课这么麻烦,如果我不在家都无法上课了直到一年后,我又约了一次课,安装和测试的问题还在,网络接入没问题了,上课的老师也很不错。
咨询一番,价格平均180一次课(40分钟)但体验好,毕竟也只是体验课(你懂的),于是又问了课程方面的设置——他们是有固定课程表,但是只学习一年时间(也就是说,小学以内,不管有没有没学过编程,孩子们都用这张课程表,那么这样一张课程表适用你的孩子吗?
我听销售老师说,有些孩子数学基础不行,编程老师得补习数学了才能接着教)我又仔细看了课程列表,所教内容基本是国外的编程知识点直接翻译过来的,基本上都是一个个游戏的编写,跟国内学校教材的知识点没有联系编程猫
,这个是目前最火的了,央视前主持人张泉灵投资、代言,住宅小区、办公楼里的电梯24小时滚动广告,这也可能是目前市场上做得最大的线上编程教育因为吸引投资比较多,所以编程猫吸引了大量编程行业从业者进入(我加入的一个少儿编程交流群的群主曾翻译出版过scratch相关书籍,也加入了编程猫),并编写出版了《编程猫》等书籍和教材。
但资金充足,并不意味着一定能走向一个健康轨道——当年的小黄车、摩拜也很火,投资人抢着投我认为编程猫最大的问题就是游戏化色彩、低龄色彩太浓(我怀疑他们大量吸收了游戏行业从业者),教授案例都是本土化动漫特色(个人感觉很“中国土”),练习的也都是游戏
——并不是说通过游戏来学习这种理念不对,而是游戏在这里贯穿得太深刻了,编游戏在这里是一种另外意义上的游戏,我们让孩子学习编程,并不是要成为一个游戏从业者而且编程猫为了让孩子们能快速完成游戏的编写,在自己的操作平台上用了已经编写好的程序积木块——也就是说有一些程序和算法是平台事先准备好的,老师已经帮助孩子们做好,孩子们并不是自己从空白搭建起来的,并没有得到真正地锻炼。
这样的后果是,你有可能在编程猫的平台玩得很“横”,但是你在另外的平台,比如国际主流的麻省理工推出的scratch平台,你可能什么都不是操作界面都不同嘛,功能实现也不一样!竞争群体也不同!核桃编程,类似于学而思的视频网络课,我还是比较推崇的。
主讲老师王宇航很有科学家气质,讲得也清楚,关键的地方也能插一些知识点补充讲解,视频课比一对一的在线课价格也便宜许多这么多优点,而且我也给迪迪报了核桃的课程但是,,,这只是我觉得好,如果学习的人是我,我会选择它,我也不会选择办少儿编程班。
学的是我们的孩子,尤其是一到三年级的,里面很多教学内容对于低龄小学生来说还是很难的,特别是在练习的时候一长串代码孩子一见都头疼,如果没有家长帮助分析、讲解、引导操作,估计孩子是难以坚持的(现在我们上到十五节课左右,这个时候基本都在讲构建游戏的程序算法,涉及到五六个角色,经常角色之间穿插优化算法,孩子已经看不太懂了,或者她以为懂了其实根本不懂)
四年级及以上孩子在难度上可能会适应,但是自觉性呢?以前,常常和同事们交流孩子经,南开学霸同事家四年级的聪明儿子用2倍速看学而思的奥数视频真的,不要高估孩子的自觉性,应该说,孩子们的天性——多数孩子是坐不住的。
我们也很早就给孩子报过在线英语,效果怎样,大家应该清楚,我家迪迪是我必须陪在身边(当警示石,并在需要发音纠正、熟悉语句的时候随时顶上)隔着屏幕跟面对面的交流跟还是不一样的,不能立刻对反馈问题进行指正和码编程
,与核桃编程类似这次是抱着偷师的想法报的,因为其号称是融入了其他学科的知识,比如说数学但最终我失望了,比如关于赛车跑道的游戏,通过一格一格地算步数,而不是直接通过控制移动速度和坐标来实现移动,过于生搬硬套来达到数学学习,反而忽略了逻辑算法。
这样的问题在后期的宇宙飞船能量柱的设置中同样存在到底是学数学,还是学编程,和码编程已经搞不清了这样学习的后果就是,学到的知识都是碎片化的、无效用的,而且对编程的功能会有误解……其他的也就不一一列举了,为了搞清楚这个领域我也是拼了。
因为时间是宝贵的,孩子的时间更是宝贵的!我们常常给他们设想很多,不经意间会发现你买的资料还没好好看,培训班没有陪着去几次,孩子已经长大了(请关注”市面上的少儿编程课程并不适合我们的孩子长期学习(二)”)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