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联网(物联网科学与技术专业)全程干货
包含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实行大类招生,一年级按(电气通信与计算机大类)类培养,进行通识教育,大一下学期起分别进入六个专业,开展多样化专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全面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知识、软件项目开发、大数据分析和应用、数字媒体技术开发设计、网络技术集成与物联网信息服务的专业知识及在计算机专业方面的技能,使之成为适应计算机行业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的高素质人才。
2017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类招生录取最低分为609分,最高分为635,平均分615.876分网络工程专业介绍旨在培养掌握计算机网络相关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及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学生具备网络信息安全服务能力、网络应用系统开发。
毕业生主要在科研机构、教育系统、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公务机关等大型企事业单位从事网络信息安全研发、计算机网络技术研究、网络应用系统开发、网络系统集成服务等工作该专业实行大类招生,所在计算机大类选考科目为物理、技术两门,适合对互联网行业、信息产业、游戏开发等有较强兴趣的学生,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有一定要求。
2017年网络工程专业就业率为95%,在杭州就业的人数比例达到82.1%,93.1%毕业生集中在浙江省内,外省城市也以上海、苏州等IT集中的城市为主教授话专业陈志扬(教授,网络工程系主任)Q1:本专业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网络工程专业主要要求我们同学掌握网络工程相关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能够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和工具从事网络设计规划、安全管理、安全开发等工作,培养同学们成为具备网络系统工程管理、网络应用系统开发、网络信息安全服务能力的应用型、实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随着近年来数据泄密、黑客攻击等网络安全事件的不断爆发,网络与信息安全已上升为国家核心战略,网络与信息安全也恰好是我们网络工程专业培养的一个重点对象Q2:本专业有哪些研究方向?目前本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网络信息安全技术。
Q3:主要课程有哪些?核心课程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原理、操作系统原理、数据库原理、TCP/IP协议分析、路由交换与设计、数据结构、C++程序设计等,主要目的是同学们生掌握基本的网络知识特色课程主要包括网络规划与设计、Internet网络编程、应用密码学、计算机系统安全、网络攻防技术等,主要目的是让同学们具备网络设计应用与网络安全开发的技能。
网络工程是一个集专业与实践于一体的学科,在课程设置方面学院特别考虑增加了很多动手实践的课程,而且还与校外专业公司合作开展一些实践教学工作Q4: 本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什么特质?首先,任何一个专业的选择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同学们的兴趣爱好,网络工程专业也不例外,基本上我们专业的同学都比较热爱网络技术研发与应用,并对网络安全问题感兴趣,再加上富有激情、勤奋、专一、坚毅的学习态度,就可以达到非常好的学习效果。
至于优秀网络工程人所需要具备的特质嘛,从基础知识面看,一般需要具备高等数学、离散数学、物理、通信等理论基础;从基本技能看,需要掌握软件开发语言和技巧;从提高发展角度看,需保持对网络应用与网络安全的持续学习热情,包括对4G、WiFi、物联网等新型网络技术及其引发的安全问题等。
Q5:本专业就业去向和就业前景(就业率、出国率)?我们网络专业的毕业生能在科研机构、教育系统、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公务机关等大型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网络技术研究、网络应用系统开发、网络系统集成服务、网络信息安全研发等工作,当然也有很大一部分同学会在网络安全等方向继续研究生阶段深造,保障国家信息化建设与发展中的网络与信息安全问题。
Q6:本专业的人才在社会进步中发挥哪些作用?从我们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来看,网络工程专业的人才将会持续出现缺口,原因很简单:一方面各行各业的网络信息化建设还在不断推进,需要大量的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如设计与规划网络系统、设计与研发网络应用系统、管理与维护网络应用平台等等;另一方面,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全面落成,信息安全将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需要大量的网络安全专业人才维护信息系统安全,网络工程专业将为国家急需的网络安全战略人才培养发挥较大作用。
Q7: 我们的培养优势在哪里?本专业紧密结合互联网发展,突出专业在网络信息安全方面的特色,集中力量培养信息安全方面的人才本专业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专业教师中包括国内知名的信息安全专家,以及具有丰富实践教学能力的工程技术专家。
专业在课程设置、学时安排等方面突出理论结合实践,在学习网络、信息安全等方面理论知识的同时,着力打造具有实践动手能力的本科人才依托学院建立的网络安全专业实验室提供多种实战性的网络安全攻防模拟平台,同时本专业邀请国内外知名网络安全企业的专家为本专业学生开设课程,大大提升了本专业学生在专业知识和能力方面的水平。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操作训练,是网络信息安全领域的合格人才!
▲2012年ACM-ICPC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球总决赛-计算机学院学生获全球36名物联网工程专业介绍旨在培养能够系统掌握物联网相关理论和应用设计方法,具备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控制技术等信息领域宽广专业知识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主要面向智慧城市、智能家居、智能生活服务等物联网重点领域,就业于与物联网相关的研究设计部门、企业、政府与事业单位,从事物联网感知与控制、有线/无线网络与传输和软件与信息服务的研究、开发、集成、应用和管理工作。
该专业实行大类招生,所在计算机大类选考科目为物理、技术两门,适合对物联网行业等有较强兴趣的学生,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有一定要求2017年物联网工程专业就业率为96.23%,在杭州就业的人数比例达到83.4%,93.4%毕业生集中在浙江省内,外省城市也以上海、苏州等IT集中的城市为主。
教授话专业徐新黎(副教授、系主任)Q1:本专业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物联网工程在我们学院是一个新建专业,是一个围绕物联网这个战略新兴产业设立的新专业,是一个与产业启动和发展步伐同步建设的新专业作为典型的交叉学科专业,我们专业涉及电子、计算机、测控与通信等多个学科,培养的是掌握物联网核心技术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是指通过传感器、射频识别、全球定位系统等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和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通过各类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链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
未来的五年,物联网将进入万物互联发展新阶段,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家电、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机器人等数以万亿计的新设备将接入网络,形成海量数据,应用呈现爆发性增长围绕物联网产业发展,我们专业主要培养掌握物联网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的核心技术的高级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Q2:本专业有哪些研究方向?我们专业主要分为物联网感知与控制、物联网数据传输与处理、物联网系统集成开发三个方向物联网感知与控制方向培养掌握RFID(射频识别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嵌入式技术、云计算等物联网核心技术,具有理解物理空间与信息空间一体化的思维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物联网数据传输与处理方向培养具备物联网数据采集、传输、分析和处理等技术应用技能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物联网系统集成开发方向培养具备物联网系统规划、设计、实施、运行维护与管理等能力,能够进行物联网商业模式设计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我们专业应用面广,可涉及能源、交通、医疗、安防、教育、物流、工农业管理等多个领域,综合性性强,实践能力要求高因此,物联网专业的人才需求量相当大Q3:主要课程有哪些?我们需要学习的课程主要分为基础类课程和核心类课程。
基础类课程基本上都与计算机类其他专业所学的相同,如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自动控制原理、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原理、JAVA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等,从这些课程中我们可以获取深入物联网专业所需的电子、计算机、控制和通信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核心课程主要是针对物联网的特色,如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物联网条码技术与射频识别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嵌入式系统原理、物联网通信技术、空间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云计算、物联网工程设计与实施等这些课程讲述了物联网的核心技术及实现。
同学们可以通过学习提升自己将基本原理与技术应用于物联网领域复杂工程系统的能力,当然更进一步的,同学们也可以设计、规划、实现、部署、运行或者维护一些应用于物联网领域内的系统Q4: 本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什么特质?
物联网是典型的交叉学科,涉及电子、计算机、测控与通信等多领域相关知识,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的困难主要有两个:一是专业基础课较多,除了各种数学课程、物理课程,大家还要掌握本专业所需的电子、计算机、控制和通信等相关学科的一些基础课程;
二是物联网工程强调基于嵌入式的软硬件结合,以及物联网应用系统集成开发,会有一些课程实验与高中单一的学习方式不同的是,同学们在学好基础课程和做好课程实验的基础上,也可以组团主动参与各种课外创新实践项目,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作品,这对深入理解专业知识有更好的帮助。
Q5:本专业就业去向和就业前景(就业率、出国率)?物联网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面广,以围绕与物联网技术相关领域为主目前物联网产业正处在快速发展期,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窄带物联网(NB-IoT)等新技术为万物互联提供了强大的基础设施支撑能力。
同学们毕业后,可以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公安、交通、信息安全、移动、联通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物联网以及物联网相关应用领域中的工作,主要岗位主要包括物联网感知与控制、有线/无线网络与传输和软件与信息服务的研究、开发、集成、应用和管理等工作。
虽然物联网是一个新兴的行业,但由于我们专业涉及范围广,应用性强,因此人才缺口已经很大,相信优秀的同学在学有所成后是不会被找工作这个问题所困扰的!Q6:本专业的人才在社会进步中发挥哪些作用?2014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分析报告指出,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ICT)创新活跃,发展迅猛,正在全球范围内掀起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物联网通过与其它ICT技术的不断融合,正加速与制造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其他领域的渗透如今,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急需物联网专业人才的支持,尤其在智能工业、智能农业、环境监控与灾害预警、智能家居、公共安全、社会公共事业、金融与服务业、智慧城市、国防与军事等领域的人才需求将更大。
在这么多的领域中,大家都可以施展自己的身手Q7: 我们的培养优势在哪里?专业人才培养特色明显目前我们学院为“浙江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业物联网智能家居产业技术联盟”、“杭州市智慧养老服务发展研讨会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发起单位。
我们专业依托于浙江省重点学科“物联网工程”,密切结合物联网行业及浙江省发展战略,面向智慧城市、智能家居、智能生活服务等物联网重点领域,将高校的基础理论培养优势与企业和研究机构的产业化应用实践优势相结合,充分发挥与杭州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等共建的优势,并与英国拉夫堡大学、加拿大达尔豪西大学等国外大学进行合作,培养复合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师资队伍强大,物联网相关高层次人才云集专业负责人王万良教授为国家教学名师,2014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专业骨干教师朱艺华教授为中国计算机学会传感器网络专业委员会委员和浙江省重点学科物联网工程负责人;李伟博士入选第六批“国家千人计划”,曾任浙江华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中芯国际公司副总裁等职务。
我们专业教师不仅在无源感知网络、无线纳米传感器网络、物联网控制、物联网安全等方面科研实力强,而且在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智慧农业、智能电网等物联网重要领域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及实验室资源丰富。
目前不仅有计算机硬件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实验室、计算机软件实验室等基础实验室,而且还有提供物联网感知与通信技术、物联网控制、无线传感器网络教学/开发/创新、RFID综合实验与创新等五大实验平台以及物联网应用实训/创新实验平台的物联网专业实验室,拥有物联网智能家居设备、类人足球机器人等设备的浙江省可视媒体智能处理技术重点实验室,以及具有智能交通实验系统设备的浙江工业大学——浙江中控智能交通实验室。
▲计算机学院学生在2016年全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大赛中斩获佳绩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介绍旨在培养具备宽厚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深入的计算机知识、数学与统计学知识以及广泛的领域知识,具有大数据思维,掌握大数据获取、存储、组织与管理、处理与分析技术,拥有将领域知识与计算机技术和大数据技术融合、创新的能力,并具有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的高层次人才。
专业设置了大数据分析、大数据工程两个方向,注重大数据应用背景的复杂工程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的培养毕业生能在政府机构、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等大数据相关专业领域从事大数据研究和开发工作,包括大数据产品相关的算法分析与设计、数据分析、模型构建、数据存储与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平台部署和维护等工作。
欢迎报考浙江工业大学!
发布 | 招协新媒体宣传部
浙江工业大学招生办
浙江工业大学招协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