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政策(科学教育是什么意思)新鲜出炉
导语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给孩子们的梦想插上科技的翅膀,让未来祖国的科技天地群英荟萃,让未来科学的浩瀚星空群星闪耀!
导语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给孩子们的梦想插上科技的翅膀,让未来祖国的科技天地群英荟萃,让未来科学的浩瀚星空群星闪耀!1999年2月8日,“少年科学院”成立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成功举办,来自北京、上海、江苏等地的13名少年科技爱好者从领导和专家手中接过“少年科学院小院士证书”,成为少年科学院的首批小院士。
作为少先队员们最喜爱和向往的品牌活动之一,今年已经是第25年了青少年科技工作归根结底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少年科学院”紧紧围绕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为世界强国建设培养和输送源源不断的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弘扬科学家精神,引领青少年以科创报国的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的青春宣言。
2023年第19期,《中国共青团》杂志与中国少年儿童发展服务中心联合推出专题《少年科学院:给梦想插上科技的翅膀》本期公众号推出文章《给梦想插上科技的翅膀 探索青少年科技实践教育》,介绍中国少年儿童发展服务中心在持续推动青少年科技实践教育方面的工作探索。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学普及,多次强调科学普及的重要意义,提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重要思想,强调“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
中国少年儿童发展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少中心”)作为共青团中央唯一一家面向少年儿童开展示范性实践教育的直属事业单位,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牢牢把握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主责主业,聚焦中小学生、少先队员,以实践教育为主要载体,建设为党育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阵地、红色组织教育示范营地、各族青少年交融活动中心和国际青少年交流平台,坚持组织化动员和社会化运行相结合,打造全国少年儿童实践教育的排头兵。
“少年科学院”作为共青团的品牌活动,是面向广大中小学生开展的一项以增强科学精神和创新素养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教育活动,自1999年启动以来,中国少年儿童发展服务中心在教育、科技、科学院、工程院、科协等单位的支持下,以科学体验活动为途径,以校内外教育阵地为依托,充分利用多种社会资源,对少年儿童进行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精神与态度、科学方法与能力、科学行为与习惯的培养,在提高少年儿童科学素质、发现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打造国内一流青少年科技赛事“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挑战赛”是少年科学院这一品牌的示范牵引活动,是经教育部批准的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近年来,大赛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确定比赛的方向和赛道,为全国青少年提供了解科技前沿、学习科学知识、参与科学实践、培养创新能力、弘扬科学精神的重要平台。
大赛目前已举办六届,始终以聚焦为党育人的目标,着力打造国内一流青少年科技赛事注重发挥大赛的平台作用,深化与教育、科技、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等各方的协同,整合政策、资源和渠道,为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可持续支持和助力。
同时充分发挥大赛的示范带动作用,吸引青少年走进科学殿堂、接触国之重器、对话科学大师、聆听报国故事,感悟和学习科学家精神,将科学的“种子”播撒到更多青少年的心中组织少年儿童科学实践体验和“五小”成果交流“五小”是指“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鼓励孩子们着眼生活实际,运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技能,提出生产生活改进方案、设计制作智能产品;掌握科学认识方法,通过调查研究和科学实验推演论证科学结论;心怀国之大者,围绕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生态环保和城镇建设中的具体问题,小切口、大纵深,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
一些实用的“小”发明为智慧生活注入了“金点子”、实现了大用途例如,同学们在疫情防控期间设计的“免接触人脸识别自压洗手机”、通过代码编写改造社区简易广播器制成的“社区智能音箱”等,帮助“大白”们解决了安全消毒和“喊楼”等实际问题。
观察、发现、调查、验证、创造、探究,从问题的提出到论证解决再到更深入的研究,每一步都需要动脑动手、团结协作、亲力亲为,在实践中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告诉孩子们“尽精微致广大”,实现科技梦想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
免接触人脸识别自压洗手机
社区智能音箱在中小学、少年宫、社区、社会活动场所,协助建立红领巾科技小社团、创新实验室,打造少年儿童“身边的创新实验室”“少年科学院”以学校、青少年宫、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等校内外教育阵地为依托,充分利用多种社会资源,帮助基层建立孩子们“身边的创新实验室”,开展丰富多彩的科学科普教育实践活动,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尝试科学实验、进行野外考察、参与课题研究,让科技教育飞出课本、走出课堂,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打开了科技的“魔盒”,感受科技的魅力。
每年少年科学院活动直接服务少年儿童超过10万人次,基层开展的科技活动覆盖千万少先队员
“硬核科学家奶爸”王元卓为同学们讲解科幻电影中的科学不断丰富活动形式内涵,通过营地、研学、课程、讲座、直播等线下线上方式,将科学教育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实践中2023年发起的“我向科学家提个问”交流活动,邀请了数十位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及科技工作者为同学们答疑解惑,在活动互动平台设置了“科学家精神”“人工智能”“空天科技”“生命健康”“军事科学”“能源环保”等板块,鼓励青少年通过书信和线上提问的方式与科学家交流,组织科学家给孩子们回答回信、面对面交流。
中少中心管理的全国青少年北戴河活动营地课程,让小营员们走进农业科学体验基地、玻璃博物馆,通过3D打印制作模型;“少年军校”热血少年营公益活动组织凉山州布拖县优秀少先队员走进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听航天专家课程讲解,参观西昌新能源汽车展厅;“红读计划”开展“我爱祖国海疆”主题阅读及VR研学,沉浸式体验舰船作战方式、雷达工作原理、阻拦索、光学助降系统,了解“蛟龙号”研制背景、压强和浮力原理、海底生物多样性等知识。
凉山州布拖县的少先队员们参观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红读计划:“我爱祖国海疆”主题阅读及VR研学实践活动(一)
红读计划:“我爱祖国海疆”主题阅读及VR研学实践活动(二)“孩子们成长得更好是我们最大的心愿”中国少年儿童发展服务中心将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不断丰富青少年科技实践教育内容、创新教育载体、拓展教育资源、开辟教育阵地,为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践行新发展理念、弘扬科学精神赋能,为培养更多求知求真、勇于创新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踔厉前行。
作者:中国少年儿童发展服务中心来源:《中国共青团》杂志2023年第19期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