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首页(内蒙古社会科学网)墙裂推荐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朱羿)9月8日-10日,“各民族共创中华”论坛暨杨建新先生九十寿诞座谈会在兰州大学举行。来自全国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朱羿)9月8日-10日,“各民族共创中华”论坛暨杨建新先生九十寿诞座谈会在兰州大学举行来自全国13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杨建新先生的学术生涯、学术贡献等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分享。
本次会议以“各民族共创中华”为主题,透过民族学、历史学、社会学等视角,深入交流了“各民族共创中华”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并用跨学科的话语和理论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特色民族学话语体系”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系统回顾与总结了杨建新先生的学术生涯、学术造诣和学术贡献。
杨建新先生杨建新先生,1934年出生于新疆,是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原主任,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兰州大学民族学学科的创建者和学术领路人杨建新先生著述宏富,1975年参加沙俄侵略中国西北边疆史研究,参与编写的《沙俄侵略战中国西北边疆史》,有力支持了中苏论战中的国家话语权。
1981年完成的《丝绸之路》一书,是国内第一部全面论证“丝绸之路”的专著1988年,出版《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综论西北少数民族历史的专著还出版《西北民族关系史》《中国少数民族通论》等专著。
杨建新先生的学术成就,主要是“各民族共创中华”和“构建中国特色民族学体系”两大学术思想,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提供了学理渊源在“各民族共创中华”方面,以系列论著剖析了历史上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论述了各民族共创中华民族、中华疆域、中华历史、中华传统、中华文化等形成发展的过程,提出“各民族共创中华”的创新性观点。
在“构建中国特色民族学体系”方面,提出打破西方人类学对中国民族学的影响和束缚,用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指导思想、研究方法、研究视角构建中国民族学,推进中国民族学研究的本土化,从学术层面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筑。
与会专家认为,“各民族共创中华”学术思想是杨建新先生七十年学术生涯的结晶,为中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重要的学理支撑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在致辞中表示,杨建新先生是兰州大学民族学学科的创建者和学术领路人,要从杨建新先生身上继承一种厚历史、重现实、开新学的开拓精神,这种精神一直启迪、激励着青年后辈不断前行。
主旨报告环节,云南大学教授何明、兰州大学教授王希隆、中央民族大学教授丁宏、烟台大学教授崔明德、内蒙古大学教授阿拉坦宝力格、陕西师范大学教授王欣分别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特色民族学的历史脉络与发展前景、民族学研究中的具体案例等进行了交流分享。
在五个分论坛上,与会学者围绕“‘各民族共创中华’的理论创见”“‘各民族共创中华’的实践探索与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与中华民族历史观”“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的动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国特色民族学话语体系”等方面进行了交流。
论坛现场本次会议由兰州大学主办,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甘肃省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联合承办,兰州大学社科处、烟台大学民族研究所、兰州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兰州大学青藏高原人文环境研究中心、甘肃省丝绸之路研究会、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民族学院等协办。
本文来自【中国社会科学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ID:jrtt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