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eandq.com
晓安科普

科学知识有哪些被推翻(生活中的科学知识有哪些)学到了吗

2023-10-10Aix XinLe

十多年前,笔者在上小学时,课本上说,长城是唯一能在太空用肉眼看到的人造建筑物。不过,2003年,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中国人杨利伟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时说

科学知识有哪些被推翻(生活中的科学知识有哪些)学到了吗

 

逝去的真相 十多年前,笔者在上小学时,课本上说,长城是唯一能在太空用肉眼看到的人造建筑物这一说法曾让笔者感到非常自豪不过,2003年,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中国人杨利伟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时说:“我看到地球的景色非常美丽,但我没有看到我们的长城。

”这说明,随着更多的宇航员踏入太空,曾经广泛传播的知识被证明是错误的

类似的情形在各个领域都很普遍人们发现太阳系的九大行星时,没有在太阳系之外找到任何行星;现在天文学家已经找到800多颗围绕其他恒星公转的行星,与此同时,冥王星却已被降级为“矮行星”人们曾经认为:恐龙都是冷血动物;人体内有24对染色体;增加中小学预算和教师数量可以提高公立学校的教学质量;恒星的质量不可能超过150个太阳的质量。

然而,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这些所谓的“知识”都被推翻了 当今社会,新知识产生的速度越来越快英国数学家普莱斯指出,科学知识的“数量”每10到15年便会翻一倍,每半个世纪增加一个数量级,我们现在拥有的知识总量是300年前近代科学初始阶段的100万倍。

新的科学知识层出不穷,必然导致旧的知识不断被更改,甚至被完全颠覆,而且新旧知识更迭的速度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2011年,《自然》杂志上一篇文章称,一个研究小组发现,仅仅10年的时间内,在53项里程碑式的癌症基础研究成果中,竟然有47个被新的研究覆盖或推翻,仅有6个没有被新成果取代。

这样看来,我们今天认为正确的事情,到了明天依然正确的还剩多少呢?一个星期之后呢?或者十年之后呢?天气预报隔夜就可能发生改变;我们对于人类基因总数的估值,在未来几个月就可能改变;我们对大脑意识和精神的理解,在几十年以后可能就和今天大不相同。

因此,如果我们仍然通过过去所学的知识作出判断,就有可能会出问题,因为那些知识或许已经不再正确了但如果我们能找到知识演变的规律,就可以知道哪些知识明显将要“变质”,也就不必在这个知识不断更新的世界中惶恐不安了。

知识的半衰期 哈佛大学数学家萨缪尔•阿布斯曼认为这种旧知识逐渐被淘汰的现象就如同放射性物质在发生衰变,放射性物质的所有原子中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就是这种物质的半衰期而某一领域的知识有一半被淘汰的时间就是这一知识的半衰期。

通过分析知识的半衰期,我们就可以定量地研究旧知识消失的速度有多快,某一时期正确的知识经过多长时间就会变成错误的 最早开始这一研究的团队是在法国巴黎一家医院进行的研究人员选择了他们所从事的医学领域:肝硬化和肝炎。

他们搜集了50多年内关于肝硬化和肝炎的近500篇文章,并让专家团队评鉴这些文章,判断其中哪些研究结果如今已被推翻,或是不再重要了通过这种方式,研究人员得到了文章的正确性与发表时间的关系他们将结果绘成图表,从图中,他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领域的文章发表了45年之后,文章中的观点就只剩下50%是正确的了。

也就是说,每过45年,就有一半关于肝硬化和肝炎的医学知识被淘汰这一医学领域的知识的半衰期是45年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还可以得到很多领域的半衰期例如物理学的只是的半衰期大约是10年,它比经济学的半衰期长,而经济学的半衰期又比心理学和历史学长。

一般来说,社会科学的衰变速度比自然科学要快得多,因为社会科学在实验研究过程中出现的不确定因素比自然科学大得多在物理学里,如果你想研究抛物线的轨迹,你可以发射大炮100次,看看炮弹会落在哪里你会发现炮弹大多都会非常完美地集中在某个区域。

但如果你研究的对象是人,不可控的因素就增加了很多,自然会导致研究结果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 了解不同领域的知识的半衰期,对于我们学习新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些知识,应该对哪些知识保持警惕。

半衰期图谱 如果我们根据知识衰变的快慢将所有知识绘成一张图谱,最左端是那些变化最快的知识,它们不停地更替着,例如实时监控的交通数据、对全球天气的预测这些知识的半衰期非常短,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很快就会变成错误或没用的知识。

在图谱的最右端,是那些变化非常缓慢甚至几乎不变的知识,最典型的就是众人皆知的一些常识,如地球绕太阳公转,或者是古希腊人在几何学得到的众多结论 对于处于图谱两端的知识,我们往往比较清楚该如何处理但绝大部分知识都处于图谱的中间,这些知识也会发生改变,但变化的速度并不是很快,它们可能要经过几年或者几十年才会发生变化。

也就是说,这些知识短时间内正确,但最终会失效 对于这些知识,我们该如何取舍呢?也许有人会觉得,既然知道它们的半衰期,那么我们现在只学习正确的,把将来会失效的那部分知识去掉不就行了然而,问题就在于我们是不能提前知道哪些知识有用、哪些将会被淘汰的。

正如你可以绘制出一大块铀的衰变曲线,确定这些铀中有一半的原子会在44.7亿年的时间里衰变,但你不知道一个特定的铀原子是否会发生衰变,它有可能再过1秒钟就衰变了,也可能要等几万亿年同样,对于具体的知识,我们也无法确定它的保质期有多久。

例如在如何照看小孩方面,每一代人都有着一系列不断变化着的知识或结论;在营养学和养生这一领域,昨天还被津津乐道的生活方式,今天却被证明是对健康有害的很多医学院都告知学生们,每过五年,他们所学的知识中有一半将变成错误的,而且老师并不知道这一半知识将是哪些。

2009年,研究人员调查了生活在北英格兰地区的村民对过去20年间当地鸟类种群数量变化的感觉,结果发现,超过三分之一的人都没有注意到常见鸟类种群已经发生了改变这意味着,我们也常常会忽略知识的变化发展,根据以前掌握的知识评判其他事物。

正如阿布斯曼所说:“我们只喜欢在我们现有知识库的基础上有所拓展,而不是去忘掉自己的世界观,接受不符合现有观点的新知识” 在这个知识瞬息万变的世界里,我们必须时刻提醒自己,我们的知识库也是有半衰期的,只有这样,我们才会以谦虚、开放的心态去主动接受新的信息。

也只有这样,当我们听到“鸟会游泳,鱼会飞翔”这样的观点时,才不会急于去否认,而是先仔细去调查一番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科学科学知识有哪些被推翻(生活中的科学知识有哪些)学到了吗

2023-10-10Aix XinLe113

科学知识有哪些被推翻(生活中的科学知识有哪些)学到了吗十多年前,笔者在上小学时,课本上说,长城是唯一能在太空用肉眼看到的人造建筑物。不过,2003年,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中国人杨利伟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时说…

科普没想到豹米(豹米厨房)

2023-10-10Aix XinLe183

没想到豹米(豹米厨房)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2023年3月17日,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发布2022年上海市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第十批)。近期,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

科学科学知识有哪些被推翻(海底两万里的科学知识有哪些)不看后悔

2023-10-10Aix XinLe57

科学知识有哪些被推翻(海底两万里的科学知识有哪些)不看后悔2021年12月1号,深圳宝安机场海关查获了一起濒危野生动植物走私案件。从嫌疑人的行李里面发现了象牙、鳄鱼皮、西洋参什么的,各个都价值不菲。…

探索探索发现10(探索发现宇宙)真没想到

2023-10-10Aix XinLe110

探索发现10(探索发现宇宙)真没想到第十四章黑洞产生与发展在宇宙空间科学领域,目前存在着很多未解之谜。关于宇宙黑洞的解析是五花八门的,在探索中发现宇宙黑洞的形成,是宇宙空间的特大星…

科学科学知识有哪些被推翻(我知道的科学知识有哪些)越早知道越好

2023-10-10Aix XinLe190

科学知识有哪些被推翻(我知道的科学知识有哪些)越早知道越好但有时候,某些知识虽然看起来非常符合科学事实,实际上却可能存在不少错误的信息。而这一次,小编整理了,已经被科学揭穿的8个关于人体的错误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