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知识视频(科学知识视频网站)太疯狂了
全文共1800字阅读大约需5分钟从美食美妆到科学教育,中国短视频内容正从泛娱乐休闲类向知识分享等专业化、垂直
全文共1800字阅读大约需5分钟从美食美妆到科学教育,中国短视频内容正从泛娱乐休闲类向知识分享等专业化、垂直化的方向拓展知识科普类短视频渐成热门领域,以抖音等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让科普更个性化、场景化,也使知识的普惠、分享和共创成为可能。
科普达人宁原正在录制短视频曲 新摄点燃更多人对科学的热情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3月,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8.5亿,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为7.73亿,占网民整体的85.6%。
随着短视频蓬勃发展,涌现出越来越多拥有知识、热爱分享的科普达人人大附中物理老师、知名科普视频创作人李永乐近日联合中科大副研究员袁岚峰等发起科普超能计划,他们将依托西瓜视频平台,挖掘和培养更多科普创作新人。
自2017年5月入驻西瓜视频以来,李永乐长期分享物理、数学等方面的科普知识,凭借有趣、独特的讲课风格迅速走红他已制作逾400部科普短视频,拥有超过1000万粉丝,单条视频最高播放量超过2000万次“我感到自己的价值被互联网最大限度地放大了。
”李永乐说四川省广元中学化学老师、抖音科普达人向波通过生活化的选题、趣味性的讲述、专业化的内容传递“万物皆化学”的理念,深受学生和网友的喜爱“原本自己一堂课只能影响教室里的四五十名学生,但现在我是抖音上600多万粉丝的老师。
”他坦言,“是学生帮我拍的第一个抖音视频启发了我,用好传播工具,能够消弭知识传播的时空壁垒,点燃更多人对于化学的热情”让抽象的科学“接地气”相较于传统的图文形式,用短视频传播知识具有四大特性:知识传播的即时化、知识呈现的人格化、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复杂知识的通俗化。
专家表示,短视频可以把知识点浓缩,以更加形象的方式传递给受众,生动、有趣、互动性强,一改知识艰深枯燥的外貌,拉近了大众与科学知识之间的距离如何让知识解析变得好玩?实现起来并不容易“模型师老原儿”本名叫宁原,原是央视科普节目的出镜实验员。
从传统媒体从业者到抖音、西瓜视频上活跃的科普达人,宁原在做科普这件事上从不含糊,他把大量时间花在查资料、做实验、找权威信源上,只为确保视频内容的正确性为了展现“双叉犀金龟如何把猎物挑飞”,他特地从国外购买超高清昆虫视频,在家看了一遍又一遍,就为了研究双叉犀金龟的准确动作。
“让抽象的科学‘接地气’”“让更多人知道科普和生活密切相关”是宁原时常挂在嘴边的话相比传统的科学讲解,他擅长通过手工制作的逼真模型来呈现科学原理,更喜欢“用实物,给镜头,让观众清晰地感知细节”,这源于他曾从事的电视节目制作经验。
宁原制作的短视频通俗易懂、妙趣横生,包括山火为何复燃、小龙虾的生理构造、蚊子为啥叮你等主题“科普视频做得过于高深或者晦涩,就达不到科普的效果,失去意义”宁原认为,“既能让小学生看懂,也能让成年人感到有趣,这才是成功的科普视频。
”进一步推动“全民科普”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近日发布的《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20)》显示,直播和短视频将会持续发挥公益价值、社会价值以短视频为纽带的知识分享,可以满足人们利用碎片化时间了解和学习新知识的需求,在拓宽知识边界的同时,让知识触达更多的受众。
在宁原看来,做科普视频的最大难点不在“科”,而在“普”,即如何最大程度地把科学知识、科学思想普及给最广泛的受众有位粉丝曾私信宁原,说在学校考试的地理题中有一道是“山火”,她立刻想到了宁原发过的视频并顺利解题。
宁原得知后颇有成就感,他希望在课本教育之外,用科普方式挖掘身边的细节,让大家尤其是孩子们保持对生活的好奇心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卢静认为,短视频让她找到了一条与世界进行知识分享的超级链接,“感觉短视频让在互联网上做知识的路子越来越宽了”。
目前,许多短视频平台都构建了各有特色的科普内容池如抖音单个科普视频时长较短,知识点更聚焦,讲解更直白,趣味性更强而西瓜视频侧重于时间较长的科普视频,内容信息量更大,观众接收到的知识更全面、更连贯字节跳动副总裁张羽表示,对知识内容的大幅投入,将有利于整个互联网内容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据悉,截至今年2月,抖音平台上粉丝过万的知识创作者达9万个,共发布逾2586万个知识视频,累计播放量超过2.4万亿次业内人士指出,短视频平台打破知识传播和理解的壁垒,有望成为“知识普惠”的助推器,推动全民科普时代的到来。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热文回顾全民自媒体时代再无独家新闻?来看这位妹子深耕教育挖掘独家的心得后疫情时代,大众传媒向社交媒体学什么传统电视媒体也能弹幕社交,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的《和事佬》够能折腾
这个不平凡女孩成就了一次精彩访谈!浙江卫视《对话“挡刀女孩”》获评省广播电视新闻一等奖工作才一年的帅小编,一口气拿回两个省好新闻一等奖,他有啥心得?“柯小微云带货”:县级媒体直播带货凭什么获央媒点赞“我们放弃了大部分一般的资讯”——南方都市报智库化转型观察
融媒背景下时政新闻怎么变?这位小姐姐的办法是:倚马可待抢时效,转换视角挖“金矿”80后娱记的第一次采访就很火爆,14年来,他历练出“去现场,交朋友,变专家”的硬核本领如果没有纸,报该怎么办?入职9年,这位小姐姐心无旁骛做报道 她说,记者需要共情力,它能帮你走进心灵现场
传媒评论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投稿邮箱:cmpl@8531.cn聚焦传媒大行业的创新变革研究全媒体、全产业链的融合创新打造媒体人交流经验、探讨新知的平台订阅《传媒评论》杂志其实很方便哦~您可以在邮局订阅邮局代号:32-229
全年定价96元每册定价8元您也可以通过编辑部直接订阅订阅方法:发送“我要订阅”至公号后台或电话 85311731 85311662欢迎订购~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