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就是科学教育对吗为什么(幼儿科学教育如何进行探究式科学教育)不看后悔
家长别再吐槽“我太难了”,“加长版寒假”可以这样帮孩子度过!
为阻断新冠肺炎疫情向校园蔓延 ,教育部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各地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不过,“加长版寒假”的来临,却有人欢喜有人忧! 开学时间延长后,家有“熊孩子”的家长们,不禁在微博、朋友圈吐槽:“我太难了!”。
青少儿的精力和体力都极为旺盛,多出来的假期又不能用于户外活动那么如何给孩子合理地规划假期,就成了各位父母目前最头疼的事儿 想让孩子的假期不浪费?今天就来给您支几招!坚持以下三大原则,充分发挥想象力,孩子的假期一定能充实又多彩!。
原则一:勤实践 由于疫情原因,孩子们不能出门,但可以选择一些相对简单的“体力活”来安排,既能消耗体力,又充满乐趣以下可供各位父母们参考:家务劳动 “危险,快出去”、“别添乱”、“这些活都不是你干的,赶紧学习去”等是很多中国父母的口头禅。
做家务这么好的锻炼机会,错过了对孩子来说可是一笔损失适当的家务劳动,既可培养孩子的同理心,更能锻炼其动手实践能力, 正如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朱棣文所言:“很难想象那些只会念书,连煎蛋、煮蛋都不会的孩子,会懂得怎么做实验。
” 学习就该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手工劳作 在世界高速机械化发展的今天,很多事情都已实现“自动化”但通过动手、动眼、动脑、动口等多种感官协调参与的实践操作活动,依然是孩子们探索世界,培养学习能力的重要方式。
在假期里,如果能够同孩子一起做些手工,一起拼搭玩具,既能够培养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索精神,又能够拉近与孩子之间距离何乐而不为?适量运动 疫情的爆发对很多人而言,从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提醒抵抗疾病最好的方式是提高自身免疫力,而运动正是“良方”。
不妨趁着这个“加长版”寒假,和孩子一起运动起来套圈、呼啦圈、跳绳、跳房子、投掷运动、室内高尔夫、简易篮球等,都可以在室内进行,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自主选择,共同参与原则二:多动脑 锻炼身体和实践探索必不可少,但现代社会更是一个比拼脑力的时代,智慧创造奇迹。
这次疫情奋战在前线的钟南山教授年过八旬,不仅身体素质过硬,其超凡的智慧更值得世人景仰,是孩子们学习的时代楷模 孩子们在家没有老师的敦促,也不能间断动脑思考各位爸爸妈妈们可以为孩子选择一些益智游戏,既有益身心健康,锻炼脑力,又不失趣味。
不过,作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小小原住民,孩子们还可以选择学习编程少儿编程近两年异常火爆,因为人工智能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更是国际科技竞争的重要领域 日前,人民网研究院与贝尔科教的在线平台-小码精灵合作,为全国的中小学生带来了系列在线编程公益课程。
孩子们足不出户,就能免费在线学习编程。公益在线编程课分为直播和录播两大系列,通过电脑或平板电脑即可学习。
(在线编程学习场景) 编程课程主要采用编程项目的探究式学习(PBL),学习内容全面贴近孩子的日常生活情景同时,DBIT启发讨论的强互动教学,能够帮助孩子进行深入思考、讨论与表达,让孩子自主发现并解决问题,培养孩子与同龄小伙伴的沟通协作能力。
在假期里,学习编程可以帮助孩子保持勤思考、多动脑的好习惯
原则三:肯用心 在自然面前,人类是始终是弱小的但面对病毒,我们并非完全无能为力假期里,家长们可以借此契机,对孩子进行科学教育和生命教育,帮助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认知 家长可以利用绘本、动画等形式,以浅显易懂的语言来给孩子讲解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以及病毒的成因、特点和注意事项。
同时告诉孩子们为什么我们不能出门,以及千千万万冲锋在一线的医生、警察和军人到底在做什么,帮助孩子认知自然、病毒及各种社会现象,启发和引导孩子进行探索,激发孩子们的科学兴趣 同时,我们也可以利用新闻案例,给孩子讲解何谓生命,以及生命的意义。
孩子们通过大人谈话、电视新闻报道对生命、对死亡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了解,但也都是一知半解家长们正好可以借此机会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而不是避而不谈孩子对此类问题的好奇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教授黄峥强调:“家长要重视孩子对生命与死亡问题的关注,温和、耐心、正面地回答,减少孩子的疑问和恐惧,让孩子获得成长的机会”。
寒假的加长,多少会令家长们有些手足无措,从现在开始,给孩子制定一个详细的寒假计划,和孩子一起执行起来,才能真正不浪费光阴,也为抗击疫情做一份贡献。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