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就是科学+教育是否正确(科学教育就是科学十教育对不对)学会了吗
细水长流,积少成多;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003年的今天,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教育家苏步青逝世,享年101岁他是公认的几何学权威、中国近代数学奠基者之一,被誉为“东方国度灿烂的数学明星”;他对学生严格要求,对待教学一丝不苟,85岁还亲自为中学教师上课;他一生锐意进取,著作等身,但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个造诣很深的诗人;作为一个知名数学家,他却坦言“语文是成才的第一要素”。
这是为何?今夜,便让我们在苏老的文章中寻找答案《略谈学好语文》(节选)文/苏步青选自《二十世纪后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一个国家总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作为中国人,怎能不爱好并学好本国的语文呢?作为中国人,总要首先学好中国的语文。
中国的语文有特别好的地方譬如诗歌吧,“绿水”对“青山”,“大漠孤烟直"对“长河落日圆”,对得多么好!外国的诗虽也讲究押韵,但没有像中国诗歌这样工整的对偶和平仄韵律一个国家总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作为中国人,怎能不爱好并学好本国的语文呢?。
有人认为只要学好数理化就可以了,语文学得好不好没关系这个看法不对数理化当然重要,但语文却是学好各门学科的最基本的工具语文学得好,有较高的阅读写作水平,就有助于学好其他学科,有助于知识的增广和思想的开展反之,如果语文学得不好,数理化等其他学科也就学不好,常常是一知半解的。
就是其他学科学得很好,你要写实验报告,写科研论文,没有一定的语文表达能力也不行一些文章能够长期传下来,不仅因为它的内容有用,而且它的文字也是比较好的再说,学习语文与学习外语的关系也很密切有的同志科学上很有成就,但是要他把自己的论文译成英文,或者把英文译成中文,都翻译不好。
中国的语言是很微妙的,稍不注意,就会词不达意翻译要做到严复所提倡的“信、达、雅”很不容易所以,要学好外语,一定还要学好中文
从“背榜”到第一名,我学习勤勉,养成了良好习惯我出生在穷乡僻壤,浙江平阳的山区,家前屋后都是山我父亲是种田的,很穷,没念过书但他常在富裕人家门口听人读书,识了一些字,还能记账父亲很知道读书识字的好处,他对我们教育很严。
每天晚上,父亲从田里劳动回来,吃过饭,就要查我们的功课有一次,哥哥念不出,被父亲狠狠打了一顿,我见了很是害怕我9岁那年,有一次,一个“足”字我不会解释母亲生怕父亲回来打我,就站在村口找人问字,可是站到天黑,问了许多人,还是没人能解释这个字。
幸而这天晚上我没挨打,也没挨骂我们村里没有学校,10来个孩子请了个没考上秀才的先生教书他教我们读《论语》,读《左传》12岁那年,父亲送我到一百多里外平阳县城里的高等小学念书我初到城里,对许多东西都很好奇,学习不用功,贪玩。
到了学期结束,我考了个倒数第一名——我们那里叫“背榜”记得那年,我曾做了首好诗,可老师不相信,说我是抄来的后来老师查实了,知道确是我做的,就对我说:“我冤枉你了你很聪明,但不用功你要知道你读书可不容易,你父亲是从一百多里路外挑了米将你送到这里来读书的……”这话对我刺激很深,从此我就发奋学习了。
到了二年级,我从“背榜”跳到第一名这以后,我不但学习勤勉,而且养成良好习惯,不论在少年时代还是在日本留学期间.我总是每晚11时睡觉,早上5时起床,虽严寒季节亦如此
△苏步青故居因老师一席话,我放弃了文史而致力于攻读数学1915年,我进了当时温州唯一的一所中学那时,我立志要学文学、历史一年级时,我用《左传》笔法写了一篇作文老师把它列为全班第一,但又不完全相信是我写的。
问我:“这是你自己写的吗?”我说:“是的我会背《左传》”老师挑了一篇让我背,我很快背出来了老师不得不叹服,并说:“你这篇文章也完全是《左传》笔法!”《史记》中不少文章我也会背,《项羽本纪》那样的长文,我也背得烂熟。
我还喜欢读《昭明文选》“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树生花,群莺乱飞”(丘迟《与陈伯之书》)我欣赏极了还有《资治通鉴》,共有200多卷,我打算在中学四年里全部读完;第一年末,我已念完20来卷这时,学校来了一位因病休学从日本回来的杨老师。
他对我说:“学这些古老的东西没啥用,还是学数学好”他将从日本带回来的数学教材翻译出来,让我学第二年,学校又来了一位日本东京高中毕业的教师,他教我们几何,我很感兴趣,在全班学得最好从此,我就放弃了学文学和历史的志愿而致力于攻读数学。
△在日本求学期间的苏步青成了数学家后我仍爱好语文,适当的调节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学习专业读书不必太多,要读得精后来我成了数学专家,但仍然爱好语文我经常吟诵唐宋诗词,也喜欢毛主席的诗词,特别是《到韶山》这一首。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毛主席把“为有”二字用活了现在,每晚睡觉前,我总要花二三十分钟时间念念诗词真是乐在其中也一个人一天到晚捧着数学书或其他专业书,脑子太紧张了,思想要僵化的。
适当的调节很重要,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学习专业我写的诗也不少,但不是为了发表,大多是自娱之作我从小打好了语文基础,这对我学习其他学科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我还觉得学好语文对训练一个人的思维很有帮助,可以使思想更有条理。
这些对于我后来学好数学都有很大好处
现在的学生语文基础不够扎实,古文学得太少当然不一定都要读《论语》,但即使是《论语》,其中也有不少可学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不是很好吗?“每事问”,不要不懂装懂,这也对《古文观止》220篇不一定要全部读,《前赤壁赋》《前出师表》等几篇一定要读。
有些文章虽然是宣扬忠君爱国思想的,但辞章很好,可以学学它的文笔此外,《唐诗三百首》《宋词选》中都有很多好作品,值得读读书,第一遍可先读个大概;第二遍、第三遍逐步加深体会我小时候读《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都是这样。
《聊斋》我最喜欢,不知读了多少遍一起初,有些地方不懂,又无处查,我就读下去再说;以后再读,就逐步加深了理解读数学书也是这样,要把一部书一下子全部读懂不容易我一般是边读、边想、边做习题;到读最末一遍,题目也全部做完。
读书不必太多,要读得精要读到你知道这本书的优点、缺点和错误了,这才算读好、读精了一部分也不是一定要完全读通、读熟;即使全部读通了,读熟了,以后不用也会忘记的但这样做可以训练读书的方法,精读的方法,学习、掌握一本本书的思想方法和艺术性。
人生短暂,要充分利用起来青少年时期的教育很重要,要珍惜青年时光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不过几十岁,但充分利用起来,这个价值是不可低估的细水长流,积少成多;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学习语文也是这样。
我对数学系的青年同志要求一直很严,一般要学四门外语当然首先中文的基础要好我还要他们挑选一本自己喜欢的文学书,经常看看、读读,当作休息
还有,青少年学写字很重要字要写得正确,端端正正;正楷学好了再学行书或草书这样,字才写得好我经常收到青年来信,有的信上错别字连篇有的连写信的常识也没有:信纸上称我“尊敬的苏老”写了许多敬佩我的话,信封上却是写“苏步青收”。
加一个“同志”不可以吗?我的孙子给我来信也是这样,我批评了他第二次,他写成“苏步青爷爷收”,我又批评他:信封上的称呼主要是给邮递员同志看的,难道邮递员也能叫我爷爷吗?以后他改成“苏步青同志收”了总之,青少年时期的教育很重要。
人在这个时期精力最旺盛,记忆能力、吸收能力都很强,不论学什么进步都比较快要充分利用这个特点我在青少年时期读书条件差,见识也少,到17岁时才看见汽车、轮船现在的青少年接触的东西多,见识广,可以看到各种图书资料,还能从广播、电视中学到不少知识;党和国家非常关怀青少年的学习,为青少年提供学习的方便。
因此,要十分珍惜这样好的条件苏步青· 生平
苏步青,浙江温州平阳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中国微分几何学派创始人,被誉为“东方国度上灿烂的数学明星”、“东方第一几何学家”、“数学之王” 1927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数学系,1931年获该校理学博士学位,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后任复旦大学校长、数学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名誉校长、教授。
他创建了中国微分几何学派,晚年创建开拓了计算几何新的研究方向。在国内外发表数学论文160余篇,出版了10多部专著。2003年3月17日,苏步青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
苏步青将自己的毕生精力无私地奉献给了人民的教育事业,为祖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数学人才,包括多名中国科学院院士,不愧为一代数学宗师,深受人们、包括很多国际友人的崇敬和爱戴。苏老说
今天能做完的事,决不拖到明天。
为学应须毕生力,攀高贵在少年时。
名师不一定出高徒,严师才能出高徒。
要培养通才,不仅要懂数学,也要懂点化学、懂点物理学,还要懂点生物学,要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增强才干。
讲到学习方法,我想用六个字来概括:“严格、严肃、严密。”这种科学的学习方法,除了向别人学习之外,更重要的是靠自己有意识的刻苦锻炼。
鼓励学生超过自己,又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使他们感到有压力文/央视新闻综合图/视觉中国、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点击「写留言」谈谈你从苏老身上学到了什么?更多新闻从难民到“核污染奴隶”,这种骗局被称为“日本的耻辱”,然而似曾相识……。
雾灯不合格贴张A4纸就能过年检 汽车年检藏着怎样的“猫腻”?这家幼儿园让儿童背诵天皇敕语、敌视邻国……背后支持者竟是他!?中午我们推送了一条新闻,几个小时后成为了旧闻……觉得不错请点赞本期监制/唐怡 主编/张天宇 编辑/吕小品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