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eandq.com
晓安科普

科学画(科学画报被谁借走了)太疯狂了

2023-09-07Aix XinLe

漫画可以说是美术界的“另类”,其画面不大,通俗易懂,贴近大众。虽然有人认为它难登大雅之堂,但它还是受到众多的读者喝彩。漫画产生的历史并不长,可许

科学画(科学画报被谁借走了)太疯狂了

 

漫画可以说是美术界的“另类”,其画面不大,通俗易懂,贴近大众虽然有人认为它难登大雅之堂,但它还是受到众多的读者喝彩漫画产生的历史并不长,可许多艺术身上都可看到它的影子,喜剧、小品、相声都是近亲它题材漫无边际,形式无拘无束,更有表现力和亲和力,这正是我们科普工作寻找的合作“对象”,于是便形成了我们的科学漫画。

如今,许多报刊没了漫画专栏,科普报刊上也很少看到科学漫画了,这不能不令人忧虑要改变现状,首先希望各级科普单位领导重视利用文艺形式(包括漫画) 宣传科普,传播科学思想、科学知识、科学技术和科学方法当前进入新媒体时代,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再推进科学漫画的发展和传播,迈出新的一步。

科学漫画的时代背景科学漫画可说是漫画中派生出来的一个新品种,它具备漫画艺术的基本特征,又饱含科技知识的内容,所以也有人称之为“边缘学科”或“边缘艺术”对科学漫画的定义现在还很难作出就其名称也还没有统一规定,有人称之为科学漫画,也有人称之为科技漫画、科普漫画。

按照我的理解,科学漫画可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者,仅指具有科技知识内容的漫画如从广义理解,那么除了有科技知识之外,表现人们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宣传科技政策的,歌颂报道科技新成就的,讽刺违反科学的观念、思想和方法的,揭露封建迷信的,批评不讲卫生和破坏生态环境等的,都可算在科学漫画的范畴之内,甚至取材于科技生活的幽默画,也可以包括在内。

20 世纪80 年代,科学漫画应运而生,随势而长,在科普传播中施放了相当的能量如中国科普研究所采用漫画来宣传环境保护、宣传破除迷信、宣传健康卫生,还精选部分佳作复印向全国报刊发通稿,数十家媒体转载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中长时间报道破除迷信漫画展,有声有色,影响甚大,显示了科学与艺术结合的能量。

我转轨到科学漫画领域,有内因也有外因内因是我的性格不喜欢随大流,我喜欢做别人从来没有做过的、具有探索性的事情同时,选择科学漫画也有当时的时代背景20 世纪80 年代,国家大力宣传“四个现代化”,科普事业很繁荣,几乎每个省都有科普杂志,最需要科学漫画,但当时科学漫画没有人去画。

政治、时事、儿童、旅游、生活、幽默题材的漫画我都画过了,最后我选择了科学漫画当时,科学漫画不仅发表园地较多,约稿的也多比如《大众科学》《科学画报》《中学生》,它们都需要科学题材的漫画,这样客观上就把我引领到科学漫画上来了,同时还实现了我小时候的梦想——我在少年时代就很喜欢科普,希望做这方面的工作。

比如我接受沈左尧的约稿,一年内为《科学大众》画了五六期的扉页,内容涉及科学实验、科学趣闻等,还有玩具科学等方面的内容,这本杂志里面有的文章写得很有意思,我觉得有内容可画转行之后,我觉得可画的东西太多了,上到天,下到地;大到宏观世界,小到微观世界都能画。

宏观世界比如银河、黑洞;微观世界比如中子世界、电子世界都可以画别的画不能画的题材和内容,漫画可以画漫画还能通过一定的技巧画出无形的世界,比如云彩可以画,空气也能画所以,用漫画的手段表现科学是很科学的,而且青少年也特别容易接受。

我画科学漫画是从画科学插图开始的,但是画插图等于是为他人做嫁衣别人的主题,让你来帮助图像化,没有个人的思想所以,除了画科学插图之外,我开始进行独立的思考,画独立的科学题材的漫画,包括关于环境污染、吸烟的危害等方面的科学漫画,慢慢地完成了从画科学插图到独立的、正式的科学漫画创作的转变,也就是开始进行独立的科普创作。

如果说自20 世纪80 年代,我开始用漫画来独立反映科学知识,那么90 年代后,我的思想观念又发生了一些变化我觉得科学漫画不能停留在反映科学知识领域内,应利用艺术手段去普及科学思想、科学观念和科学方法,这才能更具广泛的作用和影响。

比如,揭露邪说歪理、愚昧迷信,借用漫画来批驳,无疑是最有战斗力和普及性的一般漫画与科学漫画的区别一般漫画的内涵和科学漫画的内涵有所不同,一般漫画的内涵更宽一些,包含科学漫画,还有生活、风俗、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内容。

其他题材的内容插图比较好画,但是科学插图不好画比如,20 世纪80 年代叶永烈写了一篇介绍红外线测距仪的文章,要我画插图我发动全家人找了一个晚上关于红外线测距仪的资料,最后只找到了一张原理图,但是这张图对我没有帮助,因为我需要知道它的外观,所以最后这张画还是没有画出来。

如果是画文学插图就较好找资料,比如画汽车、火车,到处都能找到资料,实在不行就去街上写生再比如,原子弹我没见过,只知道是个“小胖子”,圆墩墩的,但是没见过实体,就画不出来所以科学插图不好画,科学插图要求准确性。

文化插图可以夸张,可以想象,但是科学插图只能允许一定程度上的夸张,不能随意夸张现在,科学和艺术结合得不够深入,不是什么都可以搞成科学漫画的,有的适合搞,有的不好搞,有的搞起来群众也不一定喜欢像环境保护这个题材群众看得懂,就能接受,但是如果做核聚变,群众看不懂,也画不出来。

所以,科普漫画要注意选择题材,适合大众看的我们就做科普漫画,如果是给专家看的,就没有必要画成漫画漫画对提升青少年的认知能力和想象力是有一定作用的用漫画这种形式传播科学本身就可以提高青少年的学习兴趣趣味是无声的、无形的老师,当你对一个东西产生兴趣之后,不用老师督促也会主动地去学习。

漫画本身有趣味性,孩子看完之后就被它的艺术形式所吸引了,就像糖衣药丸似的,药是苦的,但是包上糖衣以后就很容易吞掉了,同时也把有益的成分吸收了科学漫画也是这样,把知识加以包装,不要让它又苦又涩,让大家可以接受,这是科普的一个很重要的办法。

如果大家觉得科学很苦涩、很难懂,那就没有达到我们科普深入浅出的目的把科学写得很深奥,别人都不懂,那有什么意思呢?漫画是求新、求变的艺术,需要怪诞、与众不同、独树一帜,要和别人不一样,像新闻一样,需要反常的东西。

冬天下雪穿棉袄不奇怪,夏天下雪穿棉袄就奇怪了奇而怪之,怪就有趣,有趣就产生笑了,不奇不怪就不可笑了所以,我认为笑的因素就是反常在这反常里面有的是错误的,有的是失误的我觉得需要研究一下漫画产生的笑,比如什么叫讽刺,什么叫幽默。

讽刺和幽默是不一样的,幽默往往是因为机智而产生的,而可笑往往是因为愚蠢而产生的幽默往往含蓄而又机智,我们要防止漫画的低俗化和庸俗化前几年我呼吁开展漫画进校园活动,所指的是广义上的“漫画进校园”,不仅仅局限于科学漫画,而是用漫画的思想和科普的思想来教育孩子。

让孩子从小接触漫画,在品德上也有收获漫画进入校园不是为了培养漫画家,而是为了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因为漫画的创作更多地需要创造力和想象力,如果从漫画入手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敢于想、敢于创新,那么中国的青年将来大有可为,思维能力将比我们这一代人强。

做好科学漫画的传播20 世纪80 年代和90 年代,中国科协办了很多次展览,油画、国画、剪纸艺术等都有涉及,题材很广泛,包括农村题材、破除迷信、绿化等等但是这些大型展览会停留在展览会本身,没有再延续传播,没有将那些作品变成画册和科普资料就退稿了,工作好像只做了一半。

我后来办《全国科普插图展》,就把那些作品全部拍了照片,这样以后如果有需要,关于这次展览的资料就是现成的过去办展览最后都会把参展的作品退给作者,退完之后还有没有保存就不清楚了,等到要用的时候找起来就很麻烦,也因此丢失了很多宝贵的资料。

我们后来搞的科学漫画展,除了展出之外,还将精品发通稿,向全国百家传媒发送,请他们当二传手,进行再传播报刊、电视台、网站等比出画册、搞展览会的影响更大、更广,这样可以使数百万读者见到,真正达到了科学传播的目的。

前20 年我们比较重视主题性科学漫画和知识性、故事性的科学漫画实际上这方面做得不够,在少年儿童读物中占的比例很小,但我们仍要坚持做下去,还应拓宽领域,扩大知识面例如,在少年儿童智力开发方面漫画大有可为,利用漫画具有形象的可视性、趣味性,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对科学的亲近感,变敬畏科学为敬爱科学。

把讲科学、信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观念在少年儿童中扎下根,成为他们一生的信念我们应大力宣扬科学家的探索、学习、无畏的精神用连环漫画故事性的插图生动地介绍我们的学校里似乎很少悬挂中外科学家画像、塑像在中小学生中大力宣扬中外科学家以及他们的成就,是科普美术家、漫画家应尽的职责。

我们应大力开发少年儿童的智力通常的学习历程,就是接受知识的过程比较多的是使用记忆方式、手段例如珠算口诀、乘法口诀、历史朝代口诀……直到三字经、百家姓全文的背诵然而,这些方式在提升少儿的想象力、思辨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方面却无所作为。

少年阶段最爱幻想,天马行空,如果在此阶段加以引导,发挥想象力、创新思维,他们就很有可能走上发明、创造之路如何开发想象力?我想还是从兴趣入手,孩子们最易接受它,兴趣也可说是无声的老师,它不用约束,而是在无拘无束中让你接受你应接受的一切。

在能产生兴趣的手段中,漫画艺术可谓是其中有效的一种,它形象、直观、生动,它幽默有趣,它表达通俗易懂,正是我们科普需要的好伙伴、好帮手,它可以为我们传播科学知识、科学理念和科学方法过去我也看到过《趣味物理》《趣味数学》《趣味动物学》……可惜后来罕见了,放弃了这个好的传播方式。

我们应当继承下去才是和漫画这一形态的结合也是一种新的创造,新的思路如何进行科学漫画创作?各种形式的漫画创作都有各自的创作特点和要求我从自己的创作实践中体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学会掌握漫画这项工具一是学会漫画构思,二是学会漫画造型。

这是创作科学漫画的基本功其次,平时注意积累文字素材,尤其是具有趣味性的科学材料,可以多读科普书刊选材很重要,不太适合的题材,往往事倍功半第三,注意积累形象资料,并练习变形第四,要用有趣的构思来表达科学内容。

要做到“有趣的”,首先要选择比较有趣的素材,然后进行巧妙的构思继而用有趣的漫画形象画出,这样的作品就能引起人们的兴趣培养自己“巧思”的能力,可以多注意阅读一些漫画,看笑话,听相声,分析它们的“点子”和“包袱”,找出规律来。

第五,要充分发挥漫画的长处漫画能富有风趣地表现大至宏观世界,小至微观世界(如原子核),甚至无形的东西(如空气) 也能用拟人化把它画出来只要不违反科学原理,艺术上的虚构、夸张都是允许的科普传播要与时俱进如何推动科学漫画的发展?

就题材问题而言,目前比较普遍存在的是知识面不广、不深,作品中不少是停留在吸铁石、气球、放大镜……等题材上,或者是机器人、太阳能的伞,因而造成表现方法的雷同科学漫画要以知识性为主,但题材还是宽些为好形式问题。

我觉得形式还不够多样,这是目前的现状单幅、组画、连环的、图解、大场面的,都可以搞新的形式的产生也是由于原有的形式不能表达内容而出现不同的形式可以有不同的知识容量,比如单幅画总不如组画、连环画容纳的知识内容多。

所以,形式要不断探索、创造队伍问题目前科学漫画作者队伍是小的、不稳定的,缺少一支长期作战的队伍不能仅靠搞一次展览才抓一次作品,需要建立一支精悍的作者队伍,开阔题材就会扩大作者范围,吸引专业漫画家来画这类题材。

可以由各科普作协、科普美协来组织短期研究班、培训班来逐步扩大队伍,总结经验,促进创作平时更需要各科普刊物的提倡和帮助,为科学漫画提供园地此外,如有可能,编辑出版科学漫画年鉴,2—3 年选编一本有了这许多广阔园地,科学漫画这朵科学之花才能开得更加茂盛,更加鲜艳。

科普可以充分运用漫画的手段,但也得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充分运用多媒体成果宣传科学,才能大有可为,让传播推进一步按理说,科学总是走在时代的前列,科学在宣传自身方面也应走在前列可是,科技界的各种新媒体多为工商企业、影视服务行业服务,为他们创名牌、造明星,而为我们科学普及做了什么呢?科技界有星也亮不起来,有成果也不见多少,宣扬力度大不如工商、文艺界。

打开媒体,几乎成了广告的天下、明星的天下人家商业广告乘的是“高铁”,我们科普宣传乘的是“普客”科普应该充分利用最新的媒体,加强宣传力度,投入充足的资金例如全景电影、字幕电影,3D 电影有多少人见到?电视机如今相当便宜,不知农村小学课堂能否挂一块平板电视配合教学?网络、手机相当流行,仔细看会发现里面还有不少伪科学,甚至传播迷信的内容。

目前有些媒体声、像俱佳,稍加配套就可使科普更新,为我所用假如为中小学配制教学辅导片,扩大视野;为游戏机装配有智力开发内容的软件,在游戏中学会看出山形地貌,学会战略战术、交通规则……,那该多好!我曾参观过两个航空公司,看到他们用模型驾驶舱培训驾驶员,驾驶员坐在椅子上就能看到“虚拟”的跑道、灯光,跟真景一样。

在大连某家动漫公司参观,坐在放映室椅子上“观光大连风光”,犹如坐在真的轿车里穿街越野参观游览,如临其境这些设备要普及到少年宫中该多好我们的科普漫画也不能停留在展览馆里、科普画廊上和报刊上,应该将精品复制成光盘、软件,通过电脑、网络、手机等各种渠道广为传播。

当然,网络、手机也应有专人来做编辑出版工作要重视“二传手”,重现“再传播”这里也有收视率的问题,关键要看我们的节目做得如何,做得精彩、丰富一样可以赢得观众江苏卫视每周五有一台《超强大脑》节目,它是一个展示人类记忆力、观察力的节目。

由于它采用了舞台银幕演示方式,加上主持人、嘉宾,以及真牛、真羊上台,场面宏大,相当吸引眼球而邀请外国选手、引入“竞赛机制”更加诱人这说明科普节目多动脑就有成果,出新才有出路能吸引观众,就能吸引投资者作为漫画也要出新,例如漫画可以和动画结合,把漫画、连环画改编成“微型动画”,动态化就能吸引孩子。

如果可能,也可引入“竞赛机制”,搞“少年儿童科学幻想漫画赛”,更能吸引人们积极参加,提高作品水平我们还可以与小学、幼儿园合作,进行漫画开发智力的试验教学,取得经验,就可推广传播,成为教材作家、画家走出斗室,与各种新媒体多接触,就能创作出新类型的作品和佳作来。

科学插上艺术、技术的翅膀,会飞得更高更远!作者简介:缪印堂,著名漫画家,曾先后在中国美协《漫画》杂志、中国美术馆、文化部文艺研究院、《民间文学》及中国科普研究所工作,为中国科普研究所高级工艺美术师、研究员。

本文原刊于《科普研究》E N D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科学科学画(科学画报被谁借走了)太疯狂了

2023-09-07Aix XinLe14

科学画(科学画报被谁借走了)太疯狂了漫画可以说是美术界的“另类”,其画面不大,通俗易懂,贴近大众。虽然有人认为它难登大雅之堂,但它还是受到众多的读者喝彩。漫画产生的历史并不长,可许…

科学科学画(科学画报杂志)学会了吗

2023-09-07Aix XinLe84

科学画(科学画报杂志)学会了吗90岁的《科学画报》在中国科学社创始人及一代代科学家、学者、编者、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同时积累了大量珍贵的艺术性和科学性兼…

科学科学画(科学画画)怎么可以错过

2023-09-07Aix XinLe92

科学画(科学画画)怎么可以错过历时一年,王文采院士编写的新著作《中国唐松草属植物》,终于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印刷出版。内容主要包含分类学研究历史、形态特征分析、分类系统、地理分布、经济用途和分类学处理六个方面。书内的101幅科学绘画,是我历经10个月的时间绘画完成。…

趣闻情人节短语(情人节短语祝福语)太疯狂了

2023-09-07Aix XinLe141

情人节短语(情人节短语祝福语)太疯狂了五、凡世的喧嚣和明亮,世俗的快乐和幸福,如同清亮的溪涧,在风里,在我眼前,汨汨而过,温暖如同泉水一样涌出来,我没有奢望,我只要你快乐,不要哀伤。…

探索探索科学人物(探索科学期刊龙源)学到了

2023-09-07Aix XinLe188

探索科学人物(探索科学期刊龙源)学到了图书馆联合龙源电子期刊阅览室数据库特别策划推出“龙源电子期刊带您学党史”,选取龙源电子期刊中关于党史的单篇文章,供广大读者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