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中国科学院科技产业网)深度揭秘
中国科学院成立后,集聚了一批卓有成就的科学家,在确定科学研究方向、培养科学人才、调整科研机构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1949年11月1日,中国科学院诞生,宣告中国科研全新时代的到来中国科学院成立后,集聚了一批卓有成就的科学家,在确定科学研究方向、培养科学人才、调整科研机构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我们可以从当时党对科技资源和人才的调配中受到一些启发。
中国科学研究院始终引领着中国科技发展图为由中国科学院与广东省共同建设的大科学装置中国散裂中子源根据需要,调整与充实研究机构近代中国科技进展缓慢,科研力量非常薄弱据估算,在1949年,全国每十万人中只有一名科研人员,能从事科学研究并有一定成就的自然科学家不到700人。
因此,在党开始筹建中华人民共和国时,中国科学界表达了对建立国家科学院的强烈期望为更广泛团结科技人才,党中央采纳了这一建议1949年10月下旬,政务院任命郭沫若为中国科学院院长,陈伯达、李四光、陶孟和、竺可桢担任副院长。
1949年11月至次年4月,中国科学院完成了原北平研究院与原中央研究院在北京、上海、南京的研究所、实验室及相关机构接收工作
中国科学院院部旧址(北京文津街3号) 图源:中国科学院对科学院的成立,旧有研究机构的科学家们予以热烈回应和强劲支持他们希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起来的中国科学院,能够担负起组织科学家发展中国科学事业、为国家建设服务的任务。
中国科学院成立后,设计划、编译、联络3个局和院办公厅其中,计划局局长由竺可桢兼任,首要工作是调整和充实研究机构,使办院方针落到实处计划局先后做了两次全国性调查,摸清了全国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和全国专家的情况。
在充分调查研究和发扬民主的基础上,中国科学院科研机构调整的最终方案确定——把接收的24个研究单位调整为18个单位,并筹建4个研究单位
竺可桢1950年,全院有科研人员212人,技术人员79人,还聘请了161位自然科学专门委员和47位社会科学专门委员作为科学顾问,他们来自院内的各研究所和院外的大学、研究机构以及产业部门这为以后建立学部、聘任学部委员奠定了基础。
建立学部、设学部委员,团结激励科学人才1953年11月,院党组向中共中央报送了改进科学院工作的建议,其中一个建议是按科学分类成立学部,设学部委员,党中央非常重视1954年6月,中国科学院开始筹建学部学部的
主要任务是:根据国家建设的需要和科学发展的规律,制定科学工作发展的长远计划和目前计划;组织全国的科学力量,充分运用和发挥各单位的特长,将分散的力量集中起来,用以解决国家建设的重要任务中国科学院对学部委员的遴选非常慎重,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院党组反复讨论,报国务院全体会议通过学部委员人选。
1955年6月,周恩来签发命令公布了233位学部委员的名单,其中,自然科学172人、哲学社会科学学部61人。自然科学学部委员中,博士有121人、硕士22人、学士23人、自学成才者6人。
学部委员王淦昌(右)与丁大钊(左)在联合原子核研究所实验室工作图源:中国科学院1955年6月,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国科学院第一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提出了十项重点任务,包括原子能和平利用研究,液体燃料问题研究,重要工业地区地震问题研究等。
学部还承担着制定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组织全国性学术会议、评定和实施自然科学奖励等工作我国走上了有计划发展科学的道路培养、集聚科学人才,充实科研人才队伍与所要担负的重大职责相比,当时中国科学院科技人才仍然严重匮乏。
为此,中国科学院积极采取措施,筹建人才队伍争取留学人员回国1949年12月,国家成立了“办理留学生回国事务委员会”,争取留学生回国参加建设,并及时解决科学家的困难钱学森被软禁期间无法给父亲汇款,中国科学院就将钱学森纳入编制,按照标准向他父亲发放生活补助费。
从1949年8月至1955年11月,到中国科学院工作的回国留学人员有129名,当时18个自然科学研究所所长全部是归国学者学科带头人传帮带1952~1954年,数学所举办了多个学术讨论班,如微分方程讨论班、数论导引讨论班、哥德巴赫讨论班等,边学边研培养人才,这些讨论班的参加者后来几乎都成长为相应专业的骨干和学术带头人。
“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三杰──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元、陈景润和潘承洞(左起)在一起图源:中国科学院加强国际科学交流1952年10月,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封锁,中国科学院院务扩大会议作出加强学习和介绍苏联先进科学的决议。
中苏两国科学家就有关科学问题进行咨询、合作研究,互派科学家参加学术会议,进行短期讲学等中国科学院还与民主德国、匈牙利、波兰、捷克、印度以及世界科协等国家与组织进行科学交流建立研究生制度借鉴苏联的研究生制度,1954年4月,中国科学院设立研究生处负责日常工作。
1955年8月,国务院通过《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暂行条例》,同年9月,开始第一届研究生的招生工作,从112个报名者中招收45个专业50名研究生,在青年知识分子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派遣留学生1951年,中国开始向苏联及东欧国家派送留学生,以填补和加强中国空白和薄弱的学科。
从苏联及东欧回国的留学生和国家分配的大中专毕业生不断充实中国科学院的科技队伍到1955年,中国科学院已有科研机构44个,职工7978人,其中科研人员2977人,分别比1949年建院初期增长1倍、14倍和9倍,聚集了一批科学大家。
这些科学家对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为科技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欧阳雪梅)来源:《中国人才》杂志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