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民族血脉 同绘华夏愿景(赓续民族血脉同绘华夏愿景7)墙裂推荐
传承炎帝精神,畅叙血脉亲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篇章。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6月13日,农历四月廿六炎帝华诞癸卯年拜谒炎帝神农大典在湖北随州举行来自海内外的嘉宾代表齐聚烈山,拜谒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炎帝神农,赓续民族血脉,同绘华夏愿景 湖北随州已连续14年成功举办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今年更加突出拜祖大典的文化感、仪式感、参与感、氛围感,以祭祀古礼尽显诚敬庄严,充分彰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特别是礼乐文化、祭祀文化和地方特质文化的赓续,激荡华夏儿女的情感认同、民族自豪、文化自信,凝聚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
拜谒炎帝神农大典的文化渊源参考中国古代官方祭祀礼仪,拜谒炎帝神农大典共有九项仪程:1. 起鼓鸣钟
击建鼓、鸣编钟,声震九州,音传古今,拜祖仪式在隆重庄严的氛围中拉开序幕仪式依据古时雅乐体系,参考历朝历代祭祀音乐、诗经乐谱等,融合曾侯乙遗址出土的编钟、编磬、鼓、箎、笙、琴、瑟、排箫等八种乐器,创新编排大典音乐。
2. 恭启圣门
大殿圣门缓缓开启,炎帝神农像显现在海内外华夏儿女面前。祭祀人员手捧“五谷”“玉帛”“爵”,向始祖行初献礼、亚献礼、终献礼,以传统三献礼祭祀先祖,“歌、乐、舞”相结合以告祭。
3. 点燃新火
古人生火不易,只好长保火种,随时取用但长时间燃烧的火对身体不利,甚至容易引发灾害因此每年要举行一次改火仪式,启用新火大典现场,汲取中国改火、分火的古礼形式和内涵,行改火仪式把“点燃圣火”变为更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点燃新火”,“新火”改用“削冰取火”的方式取得,并在我国台湾地区和新加坡、法国、美国分会场传递,寓意全球炎黄子孙共同传承炎帝精神、弘扬华夏文明。
4. 敬献花篮
国家领导人、湖北省主要领导、国家有关部门领导、台湾地区有关方面代表等依次向炎帝神农像敬献花篮,表达对先祖的敬仰与追思。5. 香敬始祖
“香敬始祖”仪程前需要“净手”,以表恭敬。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科教文卫代表、时代楷模、道德模范、企业家等各界代表向始祖敬香,体现四海同拜、华夏同源之意。
6. 恭读颂文
恭读《颂炎帝文》,敬颂炎帝神农煌煌功绩,上告中华民族复兴伟业。7. 共拜始祖
全体人员向炎帝神农鞠躬行拜谒礼,表达对先祖炎帝神农的无限崇敬8. 唱诵始祖 “忆我先祖,拓土开疆,始作耒耜,教以农桑……”身着56个民族服饰的炎黄子孙,以及来自海外四个分会场的拜祖人员代表一起合唱《炎帝大歌》,缅怀先祖功绩,颂扬炎帝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9. 瞻仰圣像
引导现场嘉宾至大殿瞻仰炎帝圣像,高95尺(约31.67米)的全球最高的炎帝大像,手捧麦穗,目视远方,巍峨矗立近距离感受先祖伟绩,激发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团结奋斗我们为什么要祭祀炎帝?。
我们中国人常自称为“炎黄子孙”这里的“炎”指的就是始祖炎帝神农氏《帝王世纪》云:“《易》称‘疱牺氏没,神农氏作,是为炎帝’炎帝神农氏,姜姓也”炎帝,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又号魁隗氏、连山氏、烈山氏,别号朱襄。
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因开创中国远古文明的伟大功绩而被后世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炎帝神农文化也成为中华五千年悠久灿烂文明的本源文化5000多年前,炎帝神农始作耒耜,教民农耕;首创医药、为民疗疾;日中为市,互通有无;削桐为琴,练丝为弦;精作陶器,冶制斤斧;治麻为布,制作衣裳;相土择居,造屋建房;垦渠凿井,浇灌农田,开创了璀璨的中华农耕文明,引领着人类从野蛮时代走向文明时代,为开拓中华文明奠定了初始的基础,一直被历朝历代所敬仰和尊重。
祭祀是华夏礼典的一部分,是儒家礼仪中主要部分,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是以事神致福早在春秋时期,就有炎帝神农生于湖北省随州市厉山镇的典籍记载随州作为炎帝神农故里,祭祀炎帝神农活动由来已久,至迟可上溯至南北朝时期。
2011年,炎帝祭典被列入国家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们谒陵祭祖,弘扬炎帝精神、传承中华文明,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水乳交融、交相辉映的体现,也正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实践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不断凝聚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这就是新时代我们祭祀炎帝的时代价值所在。
什么是炎帝文化?
《帝王世纪》云:"炎帝都于陈,作五弦之琴,始教天下种谷,故人号曰神农氏又曰本起烈山或称烈山氏""重八卦之数,究八八之体,为六十四卦""始教天下耕种五谷而食之,以省杀牲;尝味草木,宣药疗疾,救夭伤人命"其后期《史记补皇本纪》对其文化进行了补充:"炎帝神农教人日中为市,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到了炎帝神农时期,为了告别茹毛饮血、居无定所的生活方式,在炎帝神农的带领下,发明了耒耜,教人种植五谷在现今对炎帝神农时期遗址的考古中,发现了大量耒耜、稻、粟的遗存,给史书记载以充分的论证。
随着炎帝神农氏族在农业上的发明、创造,促使原始社会医学、贸易、制陶等文化相继产生,带动原始社会进入鼎盛时期,使其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发生了质的飞越炎帝和他所带领的原始氏族先民,在长期的生产和实践中,创造了丰硕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为中华文明的发轫和中华民族的形成准备了最初的物质、文化基础。
比如:炎帝因时因地开创农耕文明,形成八大发明创造,彰显了科学实践价值;炎帝倡行以民为本,一切为了老百姓,彰显了治国理政的资鉴价值;炎帝文化提倡天人合一、顺天应时,彰显生态和谐价值;同时,炎黄融合缔造了中华民族,激励着海内外炎黄子孙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不断增强民族的认同感、凝聚力和向心力。
工作职责1.宣传贯彻党和国家关于保护传承文化遗产相关的政策法规,组织文物专家和传承,研究交流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措施和意见;2.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为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和利用提供支持;
3.举办文化遗产相关展览展演及大型公益活动,交流、推介工作成果和经验;4.开展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专业人员的素质和水平;5.组织文化遗产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6.编辑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有关的著作和视频资料,为会员提供咨询服务。
来源:湖北发布责任编辑:苏文
微信公众号《非遗新时空》展示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多样性的文化遗产和文化表现形式的创作、保护、传承和创新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欢迎关注、分享,一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