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eandq.com
晓安科普

原创现代趣闻轶事有哪些(陈子昂的趣闻轶事有哪些)

2023-09-11Aix XinLe

在国内,曾与齐白石并称“南张北齐”。徐悲鸿更誉之为“张大千,五百年来第一人。”以前知道这位丹青圣手还是美食大家的人还真不多,而且他还是一位厨界高

原创现代趣闻轶事有哪些(陈子昂的趣闻轶事有哪些)

 

张大千先生是20世纪蜚声国内外的画坛巨匠在国内,曾与齐白石并称“南张北齐”徐悲鸿更誉之为“张大千,五百年来第一人”大千先生也曾周游世界,被西方艺坛赞为“东方之笔”,与西画泰斗毕加索齐名,人称“东张西毕”。

以前知道这位丹青圣手还是美食大家的人还真不多,而且他还是一位厨界高手他甚至说自己的烹饪艺术更在绘画艺术之上这位丹青圣手走南闯北,一张嘴吃遍天下既爱吃,又懂吃不仅在烹饪理论上有所建树,更是实际操作的高手天才。

现在记叙大千先生美食文化的文章逐渐多起来,如二毛(牟真理)先生的《美食如画张大千》、冯远臣先生的《烹饪更在画艺上》等佳作都对大千先生毕生引以为傲的烹饪做了生动形象的介绍下面说一点丹青圣手张大千和川菜圣手罗国荣的趣闻逸事。

大千先生与罗国荣的交往始于上世纪30年代国宝级烹饪大师黄子云师兄给我讲过:那次是丁次鹤宴请有张大千等文化名流出席的一次聚会,席上诸公在议及时局的同时,又品尝了罗大师精美绝伦的菜肴后,其中一位先生诙谐说道:“当今的美国总统叫罗斯福,丁先生家中这位师傅厨艺绝佳,他又姓罗,我看可以称他为厨界的罗斯福!”包括张大千在内的众人拍掌呼绝,微笑颔首深表赞同。

从此“罗斯福”的雅称遂流传开来罗国荣与张大千相识应不晩于张大千1938年回到四川时唐觉枞先生之孙《偶录爷爷旧作》中有这样一段记载:“1940年代,林山腴、谢无量、张大千、杨啸谷、严谷荪、陶亮生等又定期有文酒之会。

林、张、杨三先生均善烹调其时,名厨罗国荣初组颐之时餐馆酒会就常在这里举行有时又在林山腴、严谷荪家里(张大千曾长期多次寓居严家)罗国荣周旋在这些老先生中间,耳提面命,使他受益不浅,再由他通过实践改进,于是颐之时的新菜愈多,而名气愈大,形成了自己的烹调风格。

”唐先生这段话真实地记录了当年罗国荣和包括大千先生在内的文化名流的频繁交往,不仅得到了他们的指教,而且通过自己的改进、创造,从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张大千对罗国荣关于“开水白菜”的阐释,就是个生动的证明:张大千在品尝了罗国荣的拿手绝活“开水白菜”时,不禁赞叹道:“此菜真可谓淡雅中品真味,清白间显神韵。

”大千先生对开水白菜的评价,可以说是画龙点睛之论,高度精练地概括了这道被誉为“神品”和“菜中之王”的开水白菜,究竟达到了怎样美学境界一席盛宴即将结束,宾主酒酣耳热、口腻腹满之时,一碗汤清如水,菜嫩素雅,形态完美,恰如清水中泡着几颗白菜心,一点油花不见,雅香扑鼻的开水白菜上桌,定会令人眼前一亮,惊喜顿生。

入口后,白菜柔嫩化渣,“开水”鲜香爽口,顿感无比的享受看似寡淡如白开水般的汤汁居然如此鲜醇味美,令齿颊留香从选料到成菜始终突出一个“鲜”字——菜鲜、汤鲜、色鲜、味鲜,实为川菜清鲜淡雅的上乘之作大千先生又向罗国荣吟颂了唐人张祜的《集灵台》诗: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

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然后说道:在厚味醇浓的大菜上过之后的开水白菜,恰似“淡扫蛾眉朝至尊”的虢国夫人,洗尽铅华脂粉,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姣好示人,怎不令宾客击掌呼绝!大千先生精采而生动的评论,无疑对罗国荣将烹饪当做文化和艺术来追求,有着重大的影响。

在另一次酒席宴上,众名家议及成都几个最知名的餐馆时,杨啸谷先生说:“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我看拿来形容颐之时最恰当,诸君以为当否?”大千先生拊掌笑道:“比得好,比得好!”由此,笔者也想起《四川烹饪》杂志曾刊载的《罗国荣与颐之时》一文中,对当年四川名餐馆的评论:“荣乐园与颐之时为一时瑜亮……比之绘画称之吴湖帆与张大千。

”作者将罗国荣的颐之时比做张大千,也可见当时舆论之一斑由于罗国荣的颐之时开业于1940年,从以上极简拙的叙述,我们不难看出丹青圣手和川菜圣手频繁来往于上世纪40年代成都文化名人的文酒之会张、罗二人都是将烹饪当做艺术的人,当然在实际操作上会有交流切磋,而在菜品的文化内涵及从厨理念上,必是大千先生对罗国荣有所教诲及启迪。

抗战期间,张大千曾寓居成都名流严谷荪家,距离颐之时不远他们二人切磋交流的内容,除了上文提到的开水白菜,我想,还有干烧鱼翅因为鱼翅和肉是张大千最钟爱的两样食材一生极喜吃鱼翅的大千先生上世纪30年代初他在南京居住时,特别喜欢北京谭家菜的黄焖鱼翅。

喜欢到不惜血本的程度,据二毛(牟真理)文中记载,曾多次托人到北京去谭家买刚出锅的黄焖鱼翅,然后立刻空运到南京这道菜讲究成菜要色泽金黄、质真明亮、柔软爽口、汁稠味浓1938年张大千回到四川后,在成都文化名流的文酒会上一定也品尝过罗国荣的烧鱼翅。

向东先生在《百年川菜传奇》一文中说道:“罗国荣深知自己文化知识浅薄,故而十分喜欢与文化人交往当时寓居成都的中华文化界的名流,如张大千、林山腴……盛光伟……等人,都是颐之时的常客罗国荣对他们尤为尊敬,每当他们来颐之时,都要亲自下厨,一展身手。

每逢大节日,罗国荣还特别让人把自己亲手做的菜肴送到不少名流府上以求指教”在说到罗国荣的烧鱼翅时,该文说道:“其时,罗国荣的干烧鱼翅已是技惊烹坛,味冠巴蜀罗国荣烹烧时,通常把鱼翅佐以火腿、鸡汤反复煨烧,火候到时以筷匙挑触,如胶似丝、欲断又连,其色淡黄晶莹,其味鲜而不腻。

他还别出心裁、别开生面地采撷时令鲜蔬、野菜等作陪衬,或鲜嫩南瓜藤圈于周边做龙爪状态,或以野菜狗地芽镶缀盆中做花环状,以青花大瓷盘盛装,好似碧绿翡翠拥抱温润黄玉成菜上桌大气优雅、色调悦目、香美味浓、鱼翅柔软滋润,食之无不叹服。

此菜不仅干烧技艺精湛,其装盘造型可谓首开先河,一应装饰辅料像牡丹、绿叶、蔬果、藤蔓均可一并食之,更为主菜增艳添味当时,成都大书法家盛光伟,最喜爱罗国荣的干烧鱼翅,说他采用新鲜南瓜藤配于鱼翅汤周围,真亏他想得巧妙,如王宫舞画墨龙,生动有致,泼墨神奇。

画中王宫舞,菜中罗国荣”正如上文所言,张大千喜欢的烧鱼翅在罗国荣手中是堪称一绝的1954年罗国荣到北京后,多次国宴和重大宴会上烧的鱼翅都被北京的顶级名厨赞为“无人能比”张大千离开大陆之后,无论是在巴西,还是在台湾,在他宴客的菜单上鱼翅常常是镇桌头菜,酒席主角,烹制的过程中,无论食材还是技法想来其中必有与川菜圣手交流过的内容。

大千先生是将烹饪看着是文化的艺术体现的他通过绘画为美食情怀提供了展现的平台,反过来,他在美食上的审美又为他的绘画艺术增添了不少情趣他曾说:“以艺事而论,我善烹调,更在画艺之上”所以,他在从厨理念和厨艺厨技方面与罗国荣的交流,对罗国荣在从厨时揣摩实践,探索创新是有启发和指导作用的。

烹饪作为一门艺术,很早就与绘画、书法、石刻等艺术一起,做为华夏文明的一部分而世代相传表面上看,绘画是视觉艺术,烹饪是味觉艺术,二者似乎风马牛不相及实际上,艺术与艺术是相通的张大千既是画坛巨匠,又是烹坛高手,他常常把绘画的艺术与烹饪的艺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他的画清丽雅逸,色墨泛彩,章法高古,浑然一体他把绘画的技艺移用到烹饪之中,使他制作的菜肴形神兼具、丰富多彩,既写实又写意这些菜恰似绚丽多彩的画作,既是佳肴美食,又像工艺美术品这种融书画与烹饪为一体的杰作,会使食客得到充分的满足和享受。

而川菜圣手罗国荣他虽然远无大千先生在绘画方面的天分、技艺但他一生都将烹饪当做文化和艺术来不懈追求,又不断地得到象张大千、谢无量、郭沫若、林山腴、杨啸谷、盛光伟等文化名流的教导和指点,他在国宴和重大宴会上制作的美味佳肴也必然是体现了丰富的文化与艺术的内涵的。

他烹制的开水白菜、竹荪肝糕汤、蝴蝶海参、龙井鲍鱼、干烧鱼翅……等等名馔被当时四川的文化名家誉为“出手不凡,似陈子昂之前不见古人”;“罗国荣手下似颜鲁公(真卿)笔法,雄秀独出,一变古法”就拿被周总理多次夸奖,亲自点名要用来招待印度总理尼赫鲁的蝴蝶海参来说:罗国荣将发好的大海参片成厚薄均匀、大小一样的大片做为蝴蝶的翅膀,再把鸡脯肉、肥膘肉、南荠用刀背捶茸后,加入盐、胡椒粉调味,用鸡蛋清调和,做成蝴蝶的身体,再将蝶翅放在蝶身上。

将蒸软的海带和火腿切成细丝,以丝作须,以两粒芝麻作眼,即成宛如振翅欲飞的蝴蝶再将此半成品上笼蒸两分钟十多只蝴蝶造型优雅精美,摆放在一个大圆盘内,加鸡汤入笼蒸两分钟后,取出控干汤水,走菜时再浇高级清汤难怪以本国文化和烹饪自豪的印度总理尼赫鲁享用之后握着罗国荣的手惊喜地赞叹:“谢谢!你这两次做的菜都像艺术品一样精美,都是我从未尝过的美味。

吃中国菜真是绝妙的享受”说完还高兴地举杯给罗国荣敬酒后来,周总理也端起酒杯对罗国荣说:“蝴蝶海参做得还:薄、匀、软、糯、鲜,和我当年在重庆吃的一样来,老罗,我也和你干一个”或许因为这个像艺术品的菜难度有点大?除了1958年由罗国荣、范俊康、王兰等人编写的第一本《北京饭店名菜谱》上有介绍,1979年北京饭店编写的《北京饭店名菜谱》和1984年北京人民大会堂编写的《国宴菜谱集锦》两本书上都没有介绍这道菜。

当然后来各菜系出的菜谱中,对这道名称相同的菜有介绍罗国荣的名馔佳肴当年得到了张大千等文化名流的高度赞赏他们没有把罗国荣看成仅仅是个为满足自己口腹之欲的厨子,而是把他当成和自己一样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家,所以,他们才尽量用中国古代著名的大书法家、大画家、大诗人的不朽之作来比喻赞扬川菜圣手高超绝伦的烹调艺术。

罗国荣也正是在他们这种平等、宽厚、博大的胸襟和慧眼识珠的指导启发下,成就了自己在川菜领域里的艺术成就丹青圣手张大千和川菜圣手罗国荣这两个属相相同的人(张大千1899年出生,罗国荣1911年出生,属相都属猪)在烹饪时还有不少相似的地方。

比如两个人都不使或尽量不使味精,做菜时强调将食材的本味发挥到极致;两人都不喜欢勾芡在选择食材时都特别重视“食需当令”的原则大千先生前半生主要生活在国内,后半生则漂洋过海,足迹遍布世界,晩年则定居台湾在烹饪和美食上奉行“拿来主义”,凡是美食佳艺,常常是中西菜肴结合;中西作法并举;中西吃法交融。

他的食谱中既有中餐的凉拌、烧炖、清蒸……又有西菜的生碟、烤烙、镶嵌……在一餐之中经常是既上中菜又上西菜比如有中式烹调的红烧狮子头、凉拌鸡块、干烧冬笋、粉蒸羊肉、时令菜心汤……等等,西式作法的则有西洋汤圃鸡、粤菜鱼翅……等等。

而罗国荣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时,就有向西餐学习的想法和实践,但因各种原因,学得是断续、不完整的1954年他进入北京饭店后终于迎来了大好时机在1949年之前北京饭店没有中餐而法式西餐却是全北京市最高的殿堂。

北京市档案馆收藏的1960年1月全北京,也是全国第一次评选烹饪技师的表格上北京饭店的储礼藻被评为西餐英法菜二级烹饪技师马彬生被评为西餐英法菜三级烹饪技师此二人代表了当年北京饭店和全市英法菜的最高水平据四大名厨王兰大师之子王文玉先生在北京市档案馆查到的资料,当时北京饭店中西餐厨房是一个大组包括了中西餐各个菜系。

组长是范俊康(饭店不脱产副经理、中共党员、特级烹饪技师,主要负责行政)副组长罗国荣(非党员、特级烹饪技师),副组长王兰(非党员、一级烹饪技师)负责业务做为北京饭店后厨总的最主要的负责人之一,罗国荣很早就开始经常地不断地向储礼藻大师学习请教。

以他当时在北京饭店和在全北京市烹坛的地位和声望,他向包括西餐在内的各菜系虚心学习的作法,深受同事们的推崇他去世半个世纪了,从未见过他的彭晓东先生在和北京饭店的老职工交谈时,还能听到他们对罗国荣虚心向西餐及其它菜系师傅学习的赞誉和钦佩。

从以上内容来看丹青圣手和川菜圣手在烹饪这个领域里还真有不少相通之处和张大千、罗国荣相关的趣闻还有这几件事:20世纪80年代初,北京饭店派黄子云等名厨去日本举办“中国北京饭店名菜节”黄子云听说,在日本,有一位连日本天皇也对之尊敬三分的川菜名厨,他还被誉为“日本川菜之祖”。

他以善烹麻婆豆腐,成为日本家喻户晓的烹饪大师,被日本政府授予“现代名匠”的殊荣而当时他还在日本开有数家川菜馆最奇特的是,凡是遇到四川人来就餐,通通免费招待一顿,并要让客人听他讲一个故事 这个人是谁?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原来他就是在日本鼎鼎大名的川菜名厨——陈建民。

当年国画大师张大千要招一名家厨,前往应聘的是一位青年人这位叫陈建民的青年虽然人品很好,但厨艺尚不成熟,因此张大千不打算要,罗国荣知道此事后就对大千先生说:“此人我了解,厨艺虽差些,但人品还好,以后大师您和其他人都可以指点他。

我相信要不了多久,他定可成材我劝大师还是留下他吧”大千先生不仅和罗国荣交谊颇重,对罗的为人处事和识人的眼光也很信任于是张大千收下了这名青年此人跟着张 大千学习厨艺十分勤奋,其间又多次获得罗大师的指点,后来果然成了一位川菜名厨。

再后来,他去日本发展,事业兴旺,名噪东瀛此人果然人品很好,一辈子不忘罗国荣的知己和推荐之恩在日本开了川菜馆之后,定下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凡是遇到四川人来就餐,除了免费招待一顿饭之外,还要将上述故事讲给客人听。

他要以此来感谢罗国荣对他的知遇之恩黄子云知道陈建民和师傅的这段往事,就带了几个同事一起去拜访他陈建民一看罗国荣的徒弟来了,兴奋异常,激动万分,握着黄子云的手久久都不分开当黄子云和他说到师傅已经故去时,陈建民含着热泪说:“我早听说了,你师傅是我的恩人,我们全家都忘不了他。

”然后非常热情地款待了黄子云一行,并请黄回国后向罗师母问好当时与黄子云一起去陈建民那里的同事,知道了此事的来龙去脉之后,都十分感动他们之中有的说,罗师傅真是咱们厨师的榜样呵!还有的说,罗师傅的手艺我们比不了,他的为人可以学。

人虽然早死了,名声至今仍在海外流传陈建民在日本开的“四川饭店”,珍藏了四十多幅张大千的绘画他说:“张大千是我的老朋友,生前常来这里吃饭,他特别喜欢吃我的辣子鸡块现在,我已经将这道菜命名为大千鸡了”深懂感恩之人的陈建民先生在自豪地说出上述话语时,他一定不会忘记那个为他和大千先生搭建终身友谊之桥的人。

罗国荣和晏济元先生的友谊,在相当的程度上是和大千先生相关的被人们誉为“百岁画仙”的晏济元先生(1901—2011),与张大千先生不仅有姻亲之谊,二人自童年就形影相随,共同研习书画,交情至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晏济元被划为右派,备受打击和艰辛。

他曾于1962年因双肩关节炎赴京治病,先后寓居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吴作人家和罗国荣家当时晏先生经济上极困难,又赶上物资匮乏的困难时期,接待这样一位病困交加之人是需要相当大的勇气的罗国荣未因自家也生活困难,晏济元又是所谓 的右派,接待他会给自己带来不便,反而没有任何犹豫。

他毅然热情地将晏济元接到霞公府15号的家中晏济元十分感动地对他说:“这个时候(指困 难时期)哪个敢把我这个右派分子接到家中呵,今生遇到你这么个朋友不枉自了”后来,要回去之前,晏济元将自己的一幅佳作《玉树文鸠》赠与罗国荣以表感谢。

晏先生寓居罗家期间,罗国荣不仅帮他解决了食宿之困,而且和谢无量等人商议,如何出资助其医疗当时资助晏先生的有谢无量、邵 力子、吴作人、罗国荣和巨赞法师等知名人士1963年时逢毛主席70寿辰,晏济元为之写《青松红日》山水一幅致贺,深得主席的赏识。

于是1964年晏济元再度来京,因朱德、彭真、郭沫若、谢无量、陈叔通诸老推荐,以作品40余幅在北京的全国政协礼堂展出被朱徳委员长誉为“海外有张大千,国内有晏济元”此次晏先生进京仍寓于罗国荣家中,二人情谊更加深厚。

岂料此次竟成永诀改革开放后,晏济元境遇大改,蜚声画坛,享年110岁他不忘旧情,多次与人谈及当年与罗国荣交往的深厚友谊他说:“罗国荣这个人,以前大家就称他是‘小孟尝’,真是名不虚传我和他虽然旧有交往,他到北京后,我们并无联系。

在那种环境下,他给了我很大的帮助,真是难得患难见真交呵!他这个人不仅手艺好,对朋友也是真心实意地帮忙,可惜这个人死早了”晏济元的这番话,表达了他对罗国荣的深切缅怀另外一个有趣的事是大千先生晚年定居台湾后,和张学良、张群、王新衡组织了一个“三张一王转转会”。

其实这就是个好友轮流做东的美食聚会轮到谁就由谁拿出看家本领来待客据有朋友对我母亲讲,在转转会上有1935年就吃过罗国荣菜的张学良,还有非罗国荣主厨不请客的张群,更有烹调高手张大千,在多次聚会中肯定议论过罗国荣。

据向我母亲传话的人说,在一次转转会上张群吩咐他儿子说:你到北京、成都、重庆的名饭店去吃饭,给我打听罗国荣现在怎么样了?如果能见到他,就说我问候他张群的儿子返台给他父亲带去的消息是:罗国荣早在1969年已去世,不禁令人唏嘘不已。

杨国钦早年曾拜罗国荣的高徒、在重庆有“山城一把勺”美誉的中国烹饪大师陈志刚为师他在传承罗国荣和川菜巨匠陈志刚的干烧、干煸和吊清汤三绝加上杨国钦的大千菜,成为杨门的四绝,在川菜界是很有影响的杨门弟子在这两三年频频的内江赛事和川菜大赛中夺得前一、二、三名,彰显了传承川菜前辈的厨艺魅力。

资深餐饮人刘广伟先生在其所著《中国菜系34—4》体系书中提到了杨门为当今川菜的影响流派如今杨国钦带领他的五十名弟子仍然活跃在川菜烹坛上,继续传承大千先生和川菜圣手流传的烹饪瑰宝杨国钦潜心钻研大千菜,颇有成就,出版了《张大千吃的艺术》,张大千的长女张心瑞曾为他写了序言。

2021年已是九十一岁高龄的张大千的二女儿张心庆用瘦金体为杨国钦题辞“大千风味 川菜瑰宝”,并从远在万里之外的芝加哥寄给杨国钦被张大千两个女儿都认可、肯定的杨国钦的大千菜是迄今为止我们知道的最权威的认可。

杨国钦还出版了《大千风味菜肴》等多本有关大个菜的书籍更令人欣慰的是杨国钦已被四川省政府文化和旅游厅确认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川菜传统烹饪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川菜圣手门人陈志刚的高徒杨国钦被丹青圣手的两个女儿认定为“大千菜”的传承人,在中国现代烹饪史和现代川菜史上都是值得传颂的佳话。

这是否因为在冥冥中两位圣手的认可和护佑呢?这种传承的关系,绝非偶然,企盼行家们对此有深入的研究就我这个外行看来,张大千和罗国荣都把烹调当做文化和艺术来追求、来实践是核心所在这两个属相相同的大师,相差12岁,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有长期频繁的交往。

大千先生深厚的文化底蕴,高超绝伦的艺术境界对罗国荣将烹饪当做文化艺术来追求肯定是大有裨益的,而被郭沫若誉为“西南第一把手(在厨界)”的罗国荣在实际操作方面或对大千先生时有收获从上文张大千听从罗国荣的劝告聘用陈建民为家厨一事,可知他对罗国荣的高度信任。

在当时的社会氛围内,厨师的地位是很低的罗国荣敢于为和自己毫不相干的事向名满天下的文化巨匠进言说情,除了说明他热心助人之外,更多地还是说明了他和大千先生关系非好,是一个很受大千先生信任和赏识的人在多次品尝了罗国荣的美味佳肴之后,张大千投桃报李,数次向罗国荣赠送画作,包括条幅和扇面。

我家原住在成都梓潼桥西街50号一座独门院子里进了大门,穿过二门即有一条甬道,甬道两旁各有一个小花园甬道尽头上台阶后就进入大客厅,我大哥罗开钰曾对我说过,当年在大客厅的墙上挂过张大千的山水画上世纪70年代(1966年我家被抄过之后)黄子云师兄也对我说:当年就在这个客厅上挂过一幅张大千的山水画。

另外成都颐之时餐厅的包间里悬挂的名人字画中也有大千先生的作品1950年我们师徒去重庆国营颐之时,带了不少名人字画,现在记不清了,可能也有张大千的画无论是在成都和重庆颐之时,你们家张大千的画都丢尽了我弟弟罗楷禹对我说,90年代我回北京探亲时一天,我和母亲聊天,她对我来说:“你爸有一幅张大千送的一幅仕女图,让四川大学胡教授的儿子胡磊落拿走了”。

在那动荡的年代抄家之风盛行一天胡的儿子进城游行,路过霞公府就来到我家父亲问他:“你怎么来了?”,他说:“学校游行队伍路过这儿,我順便来看望伯父”他们聊了会儿,胡的儿子起身告辞出门走了父亲忽然追出去把他叫囬来,他感到很意外,他对父亲说:“伯父您叫我回来有什么事吗?”,父亲从箱子里拿出一幅画对他说:“这是张大千送给我的仕女图。

我想托你替我好好保管”说完用报纸一层一层卷好,十分慎重地交给胡的儿子,眼睛注视着他并一再叮嘱他一定要好好保存好这幅画,胡磊落双手颤抖地接过画对父亲说:“请伯父放心,我一定尽全力保护好这幅画”过了没多久我家被抄了,所幸的是张大千的仕女图保存下来了。

虽已不属于我家但存于世母亲感慨地说:“当初你爸看形势不对,就害怕张大千的画被人拿走或烧掉正在愁的没得办法的时候,胡磊落来了”不知道是不是在冥冥之中上天自有安排非常遗憾的是胡磊落拿走这幅画后,就再也没有消息了。

虽然丹青圣手送给川菜圣手的这些珍贵画作在罗家早已无影无踪,然而这些曾经被罗国荣视为珍宝的佳作仍然是两位圣手一生友谊的明证斯人已逝,然而往事并不如烟张大千和罗国荣这两位都在各自领域里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四川人,在半个多世纪前建立的珍贵友谊,从而产生的趣闻逸事必将在中国现代烹饪史和中国现代川菜史上留下动人的一页。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趣闻原创现代趣闻轶事有哪些(陈子昂的趣闻轶事有哪些)

2023-09-11Aix XinLe107

原创现代趣闻轶事有哪些(陈子昂的趣闻轶事有哪些)在国内,曾与齐白石并称“南张北齐”。徐悲鸿更誉之为“张大千,五百年来第一人。”以前知道这位丹青圣手还是美食大家的人还真不多,而且他还是一位厨界高…

历史移动显卡天梯图(移动显卡天梯图2023年5月)学到了

2023-09-11Aix XinLe117

移动显卡天梯图(移动显卡天梯图2023年5月)学到了在当今计算机世界,CPU、GPU和显卡的性能成为了衡量计算机性能的重要指标。今天深入了解CPU、GPU和显卡…

科学科学网博客排名(严家新科学网博客)快来看

2023-09-11Aix XinLe123

科学网博客排名(严家新科学网博客)快来看王德华教授是我在科学网博客中最佩服的人(没有之一)。王教授不仅在总排行中名列前茅,更为难得的是同时在博文平均点击量排行中雄踞前几位。能同时在这两个排行榜中名列前茅,是质量和数量的高度统一。我个人也最佩服在博文平均点击量排行中名列前茅的博友。…

艺术难以置信飞碟说 优酷(飞碟说宝贝计划)

2023-09-11Aix XinLe51

难以置信飞碟说 优酷(飞碟说宝贝计划)上世界六十年代初,一个用于治疗孕吐的药物导致欧美数以万计的新生儿出现了肢体畸形,史称“反应停事件”,孕期用药的安全性自此开始受到广泛关注。药物对…

知识知识星球电脑版怎样安装(知识星球电脑端)真没想到

2023-09-11Aix XinLe180

知识星球电脑版怎样安装(知识星球电脑端)真没想到一般在实盘交易之前,很多投资者都会先做一段时间的模拟交易,然后再去实盘开户,这样才能更加降低投资交易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