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就会古代趣闻PPT(古代趣闻轶事的书)
密码古已有之,你了解密码学历史吗?请看看本文吧。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孙子兵法·军争》中提到“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意思不难理解——一支理想的队伍,就应该做到进攻时要像风和火一样迅疾,防守时要像树林和大山一样整齐和稳定不过,这段话后面还有两句——“。
难知如阴,动如雷震”,说的就不仅仅是战争上的事了,要做到“难知如阴”,除了临场战术意义上的隐蔽之外,对己方信息的保密是更为重要的环节。
这个道理,自从有战争以来,就为天下的兵家所懂得——不懂的都被灭了《孙子兵法·用间》中总结:“事莫密于间”、“间事未发而先闻者,间与所告者皆死”道理不难懂,不过应该以怎样的具体措施来落地,那办法可就多啦01
阴符与阴书——古人的“密码表”相传在中国周朝,就出现了“阴符”和“阴书”两种保密方法所谓阴符,就是事先制作一些长度不同的竹片,然后约定好每个长度的竹片代表的内容,比如,三寸表示溃败,四寸表示将领阵亡,五寸表示请求增援,六寸表示坚守……一尺表示全歼敌军等等。
这种“阴符”无文字,无图案,只有前方少数将领和后方指挥人员了解含义,即使传令兵被俘或叛变,敌人也搞不懂几张长短不一的竹片到底代表了什么
“阴符”阴符保密性肯定不错,不过能传达的信息也有限,要是战场有超出事先预料的情况,阴符也就表达不了为了弥补这个缺点,又出现了“阴书”,即把信息以明文写在竹简或木简上,然后将竹简或木简随机分为三份,由三名传令兵各执一份分别送达。
收件人收齐后,再把三份“阴书”拼合起来,完整内容就出现了这种“阴书”能传递更为复杂的信息,即使某一信使被敌方抓住,敌方也得不到完整的情报
“阴书”兼顾了保密性和灵活性,但也同时也是为了灵活性而降低了保密性,因为如果其中一份落入敌手,虽然信息不全,但敌人也可以猜到一二,总归是有隐患到了宋代,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了升级版的阴符——字验这种方法见于宋代《武经总要》,大致过程是这样的——。
先收集军中常用的40个短语,然后给每个短语分别编码,比如:1.请弓;2.请箭;3.请刀;4.请甲……35.战大捷;36.将士投降;37.将士叛;38.士卒病;39.都将病;40.战小胜将领带兵出发前,后方指挥机关同这位将领约定用一首四十字的五言律诗作为密钥,并发给将领一本有40个短语编码顺序的密码本,编码顺序可变化,不同的编码顺序可形成若干不同的密码本。
如以《咏史》这首诗为密钥:“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假如需要补充箭矢,将领就从密码本中查出“请箭”的编码是“2”,诗中第2个字是“家”字,于是,将领就把“家”字写入一件无关机密的普通信件中,在“家”字盖上印章。
后方在收到信件后,查出“家”字在诗中的顺序是第2个字,再对照密码本上的编码译出“请箭”的信息,然后就可以决定下一步的行动了这种办法非常巧妙,由于信件无关机密,即使关信人叛变或被被俘,均不能从中解读出有用的信息,盖了印章的字更是会使人不明就里,保密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02矾书——超级“伪装者”南宋还出现了密写的先进技术据《三朝北盟汇编》记载,公元1126年,开封被金军围困之时,宋钦宗“以矾书为诏”因为“以矾书帛,入水方见”,只有把布帛浸入水中,隐藏其上的字迹才会显露出来,金人不知道此术,也就无从知道情报的内容了。
除此之外,还有譬如将情报写于丝绸或纸张上,然后搓成圆球用蜡裹住藏在信使身上或将其吞入腹中传递,这种保密性传递方法一直沿用至清朝
凯撒密码就是简单的移位,在当时是够用了03古代欧洲
古代的欧洲文明中,也同样有保密技术出现传说在古希腊时期就用过一种笨办法——把奴隶的头发剃光,在头上写字,头发长出来后再派出去传递秘密情报(奴隶:MD洗头都不行……),可谓最古老的“加密”了公元前4世纪的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希腊人又用了在腰带上书写移位后的文字来加密传递情报的方法。
古罗马时期发明了“恺撒密码”,就是把明文中的各个字母换成错开一定间隔,形成秘文传递。
到16世纪,西班牙、英、法、意等国家之间相互竞争剧烈,情报活动也就随之变得非常频繁,在其利用使馆进行情报传递的过程,各国使节就已普遍使用编制的密码书写信件来向国内报告情况,当时威尼斯公国驻英国使节米凯尔所用的密码,英国人绞尽脑汁也没能搞明白,直至3个多世纪后的1863年才被人破译。
对于加密和破译的需求,甚至直接催生了一门新的学科——“密码学”。
04杰弗逊加密器——26为1服务
进行秘密通信的双方必须各自拥有完全一样转轮加密器当要把一段文字(不超过36字)秘密通知对方时,只需转动加密器上的各片转轮,使这段文字正好出现在同一行上,这时转轮上排列的其他25行都是无意义的乱码;此时发信人抄写其中任意一行的乱码,关交给信使传送(加密)。
对方收到乱码信后,只需拿出自己保存的同样的装置,转动上面各片转轮,让它们的排列使得这段乱码正好出现在同一行上,然后他查看其他25行上的内容,其中必然有一行会显示出真正的信息(解密)杰弗逊加密器属于“多表替换”型加密,很难被破解,除非能得到加密装置。
据说美国直到上世纪60年代仍然在使用当然,这种加密器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即它每次只能传送简单的信息(字长不能超过转轮的片数),而且参与通信的各方不能太多
05“恩尼格玛”密码机——大容量的神话当然,最为人所知的加密装置,当非二战时期德国的“恩尼格玛”密码机莫属这种密码机最初并不是用品,而是在20年代早期被用于传递商业信息(商场如战场)恩尼格玛的原理并不复杂,主要由键盘,扰频器,显示屏三部分组成,键盘输入字母,扰频器为字母加密,显示屏显示字母(“显示屏”是由一系列用灯照亮的字母组成)。
恩尼格玛的构造图最关键的是扰频器,也有三个主要部分,插线板-转轮-发射器通过插线板可以讲字母对换,然后经过三个联接在一起的转轮,每输入一次,转轮往前进一步,则下一个文字转轮状态就已经变化了,最后是反射器,将输入文字变换为另一个文字返回。
最初的恩尼格玛机通过在插线板中交换6对字母,再加上三个转轮,总共可以生成的密匙总量是10的16次方也就是说如果每一秒钟尝试一个密匙,也需要3亿年时间才能全部尝试完,可以说恩尼格玛机实现了加密者的梦想
图灵用来破译的机器不过,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这个堪称完美的加密机最后由于情报泄露(构造被卖给了英国)、操作员的失误、使用步骤错误、机器或密码本被缴获等原因,再加上英国拥有伟大的数学家图灵,恩尼格玛最终还是被成功破译,这也成为战争史乃至科学史上的一段传奇。
06加密奇招——我说你猜(不出来)除此以外,历史上还出现过各种加密的奇招,比如我们非常熟悉的美军“风语者”——以印第安那瓦霍族人的土语为基础编制密码,由于语言的罕见,可谓密上加密其实美国在一战时间就使用过这种方法,1918年9月,在第二次索姆河战役中,美国第30步兵师将一组切诺基族士兵用于电文发送,开辟了美军将美洲土著语言用于秘密通讯的先例。
美军第36步兵师也从实践中发现了印第安语的妙用,安排14名巧克陶族士兵接受电讯训练,帮助美军在法国默兹-阿贡战役中赢得了几场重要战斗无独有偶,在抗日战争中,来自西南的滇军同样用过这种土法,全部使用白族士兵当通讯员,就算直接明语通话被日军监听到也听不懂,在八十年代的对越作战中,解放军干脆让温州籍战士充当通讯员,越军长年与中国对抗,能听懂西南方言、粤语和普通话,但依然在温州话面前败下阵来——保持我国境内语言的多样性还是很重要的,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方言或少数民族语言就会成为自带加密属性的“战略资源”。
加密是为了保住秘密,如果加密强度不够,或者因为别的原因被破解,后果也就非常严重甲午战争中,清政府使用的密码过于简单,被日本轻松破译,不光在战争中丧师失地,在谈判中也被对手牢牢控制德军的恩尼格玛被破译后,许多U艇也就随之暴露了位置,被盟军反潜兵力一艘接一艘的送进了海底,这些教训不可谓不惨痛。
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仍然大量充斥着各种密码,你的银行卡、手机、邮箱、社交账号……无不要使用密码来保证信息和财产安全,一旦泄露,这后果难以想象当然,今天我们所使用的加密技术目前还是值得信任的,只要不使用过于简单的密码,并且确保不会外泄,通常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相关好书推荐
01内容简介本书第一版曾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也入选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本次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全面修订, 系统地讲解了密码学的基本知识, 并对密码学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作了大量更新介绍. 特别是在 Hash 函数、分组密码体制、公开密钥密码体制和密码学新进展相关章节中, 不仅介绍了经典的密码体制和算法, 还阐述了部分算法的安全性分析, 并进一步介绍了密码协议及近几年密码发展的新成果, 如抗量子密码和云计算安全等. 为了使读者更好地掌握密码学知识, 书中讲述了必要的数学背景, 并在附录中提供相关参考资料, 还在大部分章节增加了实践习题及二维码, 扫码可以反复学习密码学重难点微视频, 以便读者进行相关研究和实践. 本书表达清晰、 论证严谨、习题丰富, 并穿插有密码学史上的趣闻轶事, 使学生对密码学理论和实践的背景更加了解, 对密码学学习产生兴趣.
02本书特色系统讲解密码学基本理论介绍经典密码体制及算法阐述常见算法安全性分析涉及领域内最新发展成果如抗量子密码、云计算安全穿插密码学史上趣闻轶事配备PPT及重难点微视频03读者对象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密码学基础、信息安全、计算机安全、网络安全、 通信安全和应用数学等课程的教材或参考书, 也可供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开发人 员、密码学和信息安全等爱好者参考.
04编辑推荐行业专家领衔撰写,提供重难点视频及课件,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获奖教材、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值得信息安全、数学、计算机、通信等相关专业学生入手。05本书目录
06正文展示
07购买链接
欢迎关注科学出版社数学教育
往期精彩回顾:“选书季,国家级规划任您选”活动系列 ||《线性代数》(闫厉教授等)(教师可免费申请教学样书哦)“选书季,国家级规划任您选”活动系列 ||《线性代数(第二版)》(东南大学陈建龙等)(教师可免费申请教学样书哦)
《高等数学基础(第二版)》:强化数学应用, 挖掘创新思维方法数学 · 国家级规划教材 | 2023年春科学云书展(有用书需求教师可以申请样书哦)数学家眼里的 “数学是什么” ,与我们的想象有何不同?欣赏中国古代数学名词的实用与神秘,窥探中国数学千年发展史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