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可以这样小猫的趣闻是什么(趣闻的闻是什么意思)
【我的童年第61篇】童年趣事:外号的故事2021-5-9何丽小时候,我们大院的墙上总是刷着各种各样的标语,我记得最清楚的有“团结紧张严肃活泼”这几个字,我记忆最深的就是“活
【我的童年第61篇】童年趣事:外号的故事2021-5-9何丽小时候,我们大院的墙上总是刷着各种各样的标语,我记得最清楚的有“团结紧张严肃活泼”这几个字,我记忆最深的就是“活泼”这两个字。
在我眼里,活泼一个是表现在唱歌上,一个是表现在起外号上唱歌就不用说了,天天睁开眼睛,就能听到一墙之隔的警卫连战士们在唱歌,他们早晨睡醒了就唱歌,吃饭前唱歌,打完靶唱歌,排队唱歌,晚上看露天电影之前还要互相拉歌,唱歌……。
还有院子里面的大喇叭,还有我们家的半导体收音机也天天放革命歌曲,我天天听,从早到晚上地听,听着听着就全会了……
而互相起外号的习惯也由来已久,在部队上,有人打靶打的好,就会获得“神枪手”的外号;有人爱帮助别人,就有了“活雷锋”的外号;有人看地图看得好,就有了“活地图”的外号;有人方向感好,就有了“指南针”的外号;有人唱歌唱得好听,就有了“百灵鸟”的外号;有人跑步跑得快,就有了“神行太保”,“闪电”,“一阵风”的外号……
耳濡目染,在我们大院孩子之间,除了有大名,小名,还有一个名儿,就是外号。有时候,外号起的好,比大名小名都有名,也叫得响。
有的人你一跟他提某某的大名,人家可能会说不认识啊,可是,你一说他的外号是什么,人家会立马一拍脑门说:哎哟你早说呀!原来是他啊!知道知道!外号之所以响亮,令人印象深刻,是因为它能够高度概括一个人的优缺点只是我们孩子之间的外号就没有大人那么文雅好听了。
前几天,我们大院里的李智仲大哥跟我聊起过他们小时候互相起外号的趣事:他们管一个哥哥叫“白面饼”,还有一个哥哥外号叫“二十”!
上世纪七十年代,部队大院里大一点的孩子,纷纷到部队驻扎附近的县城读书大院里有常家二儿子,人称“常二”者,亦去就读彼时特殊年代,物资匮乏,北方县城尤甚,寻常以窝窝头、地瓜粥裹腹常二脸白肤净,情窦初开,暗恋同班地方上一漂亮女同学,怎奈无从表白。
周末返家,让母亲烙了几张白面饼,带回学校某日晚饭时间,见该女生刚好和同伴走在他前面,常二瞅准机会,喊着暗恋的名字:某某,给你白面饼!女同学闻声扭头,满脸羞赧,如受惊之马般发出“哇”的一声,落荒而逃自此有好事者,皆以“白面饼”称之,大名遂不彰!
(选自李智仲《少年记乐》)
而二十外号的来历是这样的:张志勇,性爽直,为余军人子弟小学同学也某日,老师让同学们集体背诵乘法口诀,惟张志勇心不在焉遂叫起提问:五乘五等于多少?志勇站起,满脸不屑:五五二十呗!此言一出,举座哗然自此同学相以“二十”称之,志勇不以为杵,慨然应允……
四十年后,与“二十”在乐山重逢,其任某计算机公司经理久矣!在子弟群里,他是比较晚联系到的,所以全群奔走相告————二十五比较好早,二十难找!(选自李智仲《童年记趣》)
我也跟他说起我们小学同学的外号来了:有同学外号叫鼻涕虫的,因为他爱哭,爱流鼻涕,故而得名;有同学外号叫小老头的,因为他走路有些罗锅,像个小老头似的;有同学叫擀面棍的,因为他长得像根棍子,又总说他们家包饺子都是他擀面……
有同学叫大裤裆的,因为他总是穿着一条他爹穿过的,又肥又大的军裤,有好事儿的同学一见他就冲他喊:“河北大裤裆,买菜不用筐,茄子辣椒西红柿,装了一裤裆”……还有同学先天弱视的,早早就戴上眼镜的,外号就叫四眼儿;还有的同学姓罗的,外号就叫大萝卜,因为他还有一个弟弟,外号叫小萝卜;姓何的外号叫荷包蛋;姓郭的外号就叫锅盖;……
我一生下来,还没有名字呐,先就有了两个外号:小七仙女和小猫咪。听妈妈说,我是早产一个月出生的。生我那天晚上,她还挺着大肚子,在值夜班呐。
我们一家四口前半夜她和同事接生了六个女孩儿,累得够呛,估计动了胎气啦!等到接生完这六个小女孩儿之后,已经是后半夜了。她们赶紧洗洗睡了,妈妈的同事还调侃地说,再生一个就凑成七仙女了。
没想到,刚躺下一会儿,妈妈就开始肚子疼了。她就一直躺在床上,忍着,忍着,……不到最后一刻,她不愿意打扰同事的睡眠。
最后,妈妈疼得实在受不了,才喊醒同事,让同事帮忙接生了我接生我的妈妈同事说,盼什么来什么,今天的夜班她还真的接生了一个“小七仙女”啊!从此以后,这位阿姨一看见我,从来不喊我的名字,就叫我小七仙女!这是我的第一个外号。
因为妈妈怀我的时候,妊娠反应很厉害,一直吐了八个月,几乎不能吃东西,全靠输液维持必需的营养可是,因为她在野战部队医院上班,经常值夜班,还要到处走,坐着大卡车去野营拉练,还要打靶射击,还要从高高的草垛上往下跳,还要下乡送医送药,还有各种救灾任务………。
所以这么折腾下来,我能顽强地在妈妈肚子里活下来已经很不错了我出生的时候,才三斤八两一出生,就进了医院的保温箱里妈妈说我刚生下来的时候,皮肤白白的,头发卷卷的,哭起来声音好像一只小猫咪一样,人家都说妇产科的小张生了一只小猫仔儿,于是纷纷过来看我。
谁来都问:小张生的小猫咪在哪儿呢?于是,我就又有了一个外号:“小猫咪”我生下来的第一个家就是保温箱,在恒湿恒温的箱子里面呆了七天,才回到我妈身边因为当时,我妈还住在野战医院的集体宿舍里,和我爸两地分居,没有分房子,也没有人照看我。
我妈妈的集体宿舍就是我的第二个家,和我妈一个宿舍里面的阿姨们都特别喜欢我,抢着抱着我玩儿,给我喂奶等我妈过完满月回医院上班的时候,白天,我就被妈妈放在妇产科的值班室里,值班室又成为我的第三个家了我妈忙完了手里的活儿,就会来给我喂奶。
妈妈和她的战友有时候,我妈太忙了,没有来得及给我喂奶我妈妈的同事路过值班室门口,听见我饿得直哭,就把我抱起来妈妈和她的战友然后在妇产科病房里面,随便找一个刚生完孩子不久,正在给孩子喂奶的产妇,让人家喂给我几口奶吃,救救急。
幸好我不认生,有奶就是娘,只要眼前出现一个带着奶香味道的奶头,抱住就吃估计是饿极了吧!只是,我妈说,曾经有一次,我被一只特别硕大的奶头呛得差点儿没背过气去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知道挑奶头了,见到特别大的奶头,小脑袋就直摇晃,坚决不要,逗死人了!。
每天等妈妈忙完了,到值班室找我的时候,经常发现我不见了,于是,满医院到处找孩子妈妈和战友原来我不是在别人家妈妈的怀里津津有味地吃奶呐,就是被妈妈的同事的同事们抱走了,在医院的内外妇儿各个科室轮转呐妈妈说我吃百家饭长大的,命大,所以她总是亲昵地叫我小铁蛋儿。
后来,我再大些的时候,头发长得卷卷的,卷得一嘟噜一嘟噜地,皮肤白白嫩嫩的,像个外国小孩儿,人送外号“洋娃娃”再后来,我上幼儿园长托的时候,赶上文艺汇演,我演过小白兔,经常说一句台词:我是小白兔,爱吃萝卜,爱吃菜……,于是,幼儿园里面的老师和同学们都喊我小白兔啦!。
我和邻居家的大嫂上小学的时候,我的小学同桌是个男生,他拿粉笔在我们两个共用的桌子上画了一条三八线,说好一人一半,谁也不许越线有一次,我不小心越过了一个胳膊肘,他拿起拳头照着我的胳膊肘就砸了下去,我迅疾地一躲,他的拳头落空了,砸在桌子上,疼得他哇哇大叫。
还有一次,他的胳膊肘也越线了,我担心我自己的小嫩拳头砸他砸疼了,就拿我的铅笔盒照着他的胳臂肘砸了过去,又疼得他哇哇大叫从此以后,他就给我起了一个外号,叫小辣椒!我想大概是因为他害怕吃辣椒的缘故吧!我和大院里面的小姐妹。
我妈妈也特别喜欢给我起外号:因为我小时候被寄养在大姑家里,三岁多才被接回来,经常因为一点事儿不如意,就哭着喊着闹着要回我自己家去,我妈妈被我闹急了,就喊我小闹人精我和妈妈因为我小时候喜欢上房爬树,长得又特别瘦,我妈妈一看见我从外面回来就说,哎哟,我的小瘦猴子闺女回来了!。
因为我喜欢看书,还喜欢一边走路一边看书,经常不小心撞到电线杆子上,脑门上经常顶着一个磕得又红又肿的大包就回来了!所以,有段时间,我妈妈一看见我就说,哎哟,我的书呆子闺女回来了!我们一家四口哈哈当时也许是因为年纪小的缘故吧?我对这些外号都是一听而过,满不在乎。
嘴长在别人身上,爱怎么说怎么说呗,我就当叫别人好了可是,有些人就很在乎大概是因为给他起外号起得实在是太不雅了:有一天中午放学回家,我看见我们一个大院住着的男孩子,因为有人喊了他一声外号,抡起地上的一块砖头,就砸向叫他外号的人,当时在中午金灿灿的阳光下,红艳艳的血花四溅,令人印象深刻。
后来,再大一些,我也开始在乎起来了我曾经因为怕别人管我叫四眼儿,明明近视了,却死活不愿意让妈妈陪我去配眼镜等到再大一些,看得书多了,我发现很多名人也喜欢互相起外号,比如鲁迅,他的好友许寿裳说:“鲁迅对人,多喜欢给予绰号,总是很有趣的。
”鲁迅给人起绰号,可以追溯到他的童年他曾给三弟周建人起过“馋人”和“眼下痣”的绰号,还把好哭鼻子的女生叫“四条”,意思是鼻涕眼泪一块儿流一次因为吃冰,房客沈四太太阻拦说“吃了要肚子痛”,结果遭到了母亲的责骂,他便给沈四太太起了个“肚子痛”的绰号。
他管自己的儿子海婴,有时候叫“小白象”(因为自己的绰号是“白象”),但更多的时候叫“小狗屁”还有白居易,给一个学富五车却不善言谈、唯唯诺诺的朋友取绰号叫“嗡嗡翁”还有冰心,给梁实秋起过外号“鸡冠花”抗战时期,梁实秋住在重庆北碚的“雅舍”。
一日,冰心来访饭后,冰心在梁实秋的纪念册上题字:“一个人应当像一朵花,不论男人或女人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缺一,便不能做人家的一个好朋友我的朋友中,男人中只有梁实秋最像一朵花……”这时,围在一旁的客人有意见了:“实秋最像一朵花,那我们都不够朋友了!”
冰心说:“稍安毋躁,我还没有写完呐”于是,她接着又写道:“虽然是一朵鸡冠花,培育尚未成功,实秋仍须努力”大家欢颜一笑从此,梁实秋就有了“鸡冠花”这个绰号有据可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外号,是属于夏桀的:夏桀号‘移大牺’,谓其多力能推牛倒也,此为混号之始。
——《吕氏春秋》这说明中国人起外号的历史已经上千年了,中国人的幽默精神可谓源远流长啊!一个可爱的,能被人认可的外号,能让人和人之间产生亲切感长大以后,在发小聚会上,一声童年的外号,足以把几十年没有见面的遗憾在瞬间弥补得天衣无缝。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