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发现最新古墓2017(探索发现2013古墓全集)快来看
2018.3.143月9日晚,央视十套《探索发现》节目走进四方塘古墓群,让这个沉睡千年的遗迹再次受到关注简介: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最早的开采时间可追溯到夏朝早期这是迄今为
2018.3.143月9日晚,央视十套《探索发现》节目走进四方塘古墓群,让这个沉睡千年的遗迹再次受到关注简介: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最早的开采时间可追溯到夏朝早期这是迄今为止,我国保存最完好最完整、采掘时间最早、冶炼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古铜矿遗址,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遗址里发现的冶炼遗迹不少,但从未发现古代官员或工人的遗骸,可以说是见物不见人,到底是什么人在管理、采矿、冶炼呢?直到2014年,四方塘古墓群的发现才揭开谜底。
小编为您揭开发掘四方塘古墓群背后的故事和考古成就
一次意外钻探发现古墓群填补我国考古空白
陈树祥,今年58岁,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考古队队长、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级研究员负责考古发掘工作近8年,陈树祥与铜绿山结下不解之缘,他的微信头像就是一株盛开的铜草花在陈树祥眼里,四方塘的发现,始于一次意外。
陈树祥第一次带队来到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时,遗址田地里到处是村民挖矿石留下的坑,遗址旁不仅有村落,还有矿区,周围散落着不少小企业附近这么多现代人的活动痕迹,还能剩下什么?陈树祥对勘探考古工作忧心忡忡2014年初夏,为配合大冶市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陈树祥带领考古队员对新馆建设的动土地段重点勘探。
就在新馆选址附近,考古人员有了重大发现陈树祥记得,发现第一座古墓的时间,就在那一年的11月19日,那天天气晴好,铜草花开得正艳在铜绿山四方塘遗址考古现场进行发掘工作时,考古人员席奇峰看到地下土的颜色有些不一样,便确定有古代墓葬,并在一号大墓周边布置探方,进行大面积发掘,一座座古墓不断被发现。
陈树祥意识到,这是一处规模空前的古墓群这个发现令他振奋不已“这是中国矿冶考古中首次发现的古代矿冶生产者的墓地,填补了大冶考古的空白”陈树祥说,我国目前已经发掘的古铜矿遗址有大冶铜绿山、安徽铜陵、江西铜岭、湖南麻阳等,但都没有发现古墓地。
四方塘古墓群的发现,不仅填补了中国各地古铜矿遗址没有发现古墓的空白,还解开了一些谜团。发掘258座古墓出土2000多年前的鱼钩
从2014年11月算起,四方塘的考古发掘工作3年多,陈树祥和他的团队共发掘258座古墓,出土文物200多件,多为陪葬的青铜器、陶器、玉器、矿石,还有冶炼炉残壁古墓的年代大部分为春秋时期,最早的可以追溯到西周。
有的墓发现了排列的铁矿石,有的墓陪葬有光泽鲜艳的孔雀石,还有的墓里发现陶器和烟熏的青铜鼎出土文物较多的是143号墓,陪葬品不仅有削刀、刮刀,还有铍(铜剑)、凿、铜斧,考古人员甚至还发现一层层叠起的陶器,无不指明墓主人身份较高。
最有意思的发现是140号墓,考古人员从出土的陪葬品中,除了发掘出削刀、皮带扣、孔雀石,还发现一枚精制的铜鱼钩考古人员推测,墓主人可能是质检人员,而且业余时间喜欢钓鱼“四方塘古墓群的墓葬规格其实不高,大部分墓穴陪葬品很少,甚至没有陪葬品,但它意义非凡。
”陈树祥说,古代等级制度森严,从不同的陪葬品中,能看出墓主人是生产者,还是管理者,是开采工,还是冶炼工出土的一件件陪葬品,都在表明墓穴主人的身份,他们是铜绿山古铜矿的生产者、管理者,让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复原了采矿、洗矿、冶炼、安葬等一条完整记录矿冶之路的链条场景。
距今2500多年前,大冶先民就在铜绿山辛勤劳作,日复一日地采矿、洗矿、冶炼,最后被安葬在这里,长眠于漫山遍野的铜草花下。新馆建设如火如荼将开启新一轮勘探
2017年11月,陈树祥申请立项的《大冶铜绿山矿冶遗存考古新发现资料整理与研究》,被列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重点课题,计划在3年时间里完成而在过去的时间里,通过研究铜绿山的考古发现,陈树祥已经出了4本书,还有6本正计划出版。
陈树祥感叹,现在的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已大不一样,五小企业关停了,保护力度更大了,环境更好了!走进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新馆的建设正如火如荼,主体建筑已具雏形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负责人介绍,新馆依山而建,6个分馆逐级而上,与老馆对接,涵盖采矿、选矿、冶炼、墓葬等环节。
2016年,以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为核心的大遗址公园规划启动,打造青铜小镇和古建基地,同时沿长流港,打造长流港观光带,形成“一主两翼一带”格局在青铜小镇,市民可以看到复原的古代青山场院、昌化院、鄂王城等古迹。
按照计划,青铜小镇将在2019年正式与市民见面,定位为铜绿山大遗址公园片区的旅游配套的特色文创产业聚集区,成为擦亮展示大冶“千年铜都、古建之乡”的城市名片四方塘古墓群发掘完成后,遗址暂被回填保护虽然不再日晒雨淋下地发掘,但陈树祥和他的团队更忙了。
除了大量的资料需要整理研究外,还有出土的文物尚待修复而新一轮的勘探发掘工作也即将开始还会有什么重大发现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记事本1973年,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被发现;1982年,遗址进入“国家队”,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在铜绿山7号矿体1号发掘点的原址上,建成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并对外开放;1994年,大冶铜绿山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
2001年,被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2010年8月19日,真实再现3000年前采冶状况的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修缮一新,重新开馆;2012年10月,铜绿山古铜矿遗址重新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2013年,列入国家“十二五”150处大遗址之一同年,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新馆建设方案获国家批准;2014年11月,发现四方塘古墓群;2016年,四方塘遗址墓葬区项目入选“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同年8月,入选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被评为“持续生产时间最长的古铜矿”来源 | 东楚晚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