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发现20230420(探索发现2023考古)一看就会
今日(7月20日)“探索发现 赓续文脉 谱写华章——广州黄埔竹园岭遗址考古发现成果展”在黄埔区图书馆正式开展!
2023年7月20日,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广州市文物局)指
今日(7月20日)“探索发现 赓续文脉 谱写华章——广州黄埔竹园岭遗址考古发现成果展”在黄埔区图书馆正式开展!
2023年7月20日,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广州市文物局)指导,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汉二陵博物馆)、中新广州知识城开发建设办公室、黄埔区文化广电旅游局(黄埔区文物局)主办,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黄埔工作站、黄埔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中心承办,广州市黄埔区图书馆、黄埔文化(广州)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协办的
“探索发现 赓续文脉 谱写华章——广州黄埔竹园岭遗址考古发现成果展”图片展在黄埔区图书馆正式开展 竹园岭遗址地处被誉为“湾顶明珠”的中新广州知识城作为我国与新加坡双边合作的重要载体和创新典范,中新广州知识城在建设过程中,以知识经济为引领,驱动创新发展,努力打造生态宜居的湾区新城的同时,各级政府部门和项目建设单位还非常重视文物保护工作。
此次,竹园岭遗址考古发掘与成果展示是中国式现代化新城建设过程中有效保护文化遗产的具体实践,也是新时代新征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充分体现01 展览名称“探索发现 赓续文脉 谱写华章——广州黄埔竹园岭遗址考古发现成果展”
02 展览时间2023年7月20日——8月1日03 展览地点广州市黄埔区图书馆04 展览内容展览内容分为黄埔竹园岭遗址“地理位置”“调查勘探”“考古发掘”“典型遗迹遗物”四个部分。
竹园岭遗址是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考古发现确认的面积最大的商时期遗址,不仅填补了中新广州知识城范围商时期文化遗存的空白,更为重构广州东北区域早期历史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实物材料,充分说明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到西汉早期阶段,
九佛-镇龙-萝岗一带是北江下游流域和东江下游流域之间一条重要的文化走廊,在珠江三角洲早期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发现大量灰坑与柱洞竹园岭位于中新广州知识城核心区的黄埔区龙湖街何棠下村东侧,紧邻竹山路北侧,黄田村陂头岭遗址在其西约2.5公里,何棠下村榄园岭遗址在其东南约1.3公里,美丽乡村——迳下村在其东侧约1.8公里处。
竹园岭由3个小缓丘连片组成,约呈“品”字形,最高海拔为53.8米为配合国有土地广州开发区JLXC-H5-1地块的出让,经广州市文物局组织,2021年8月至10月,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该地块进行了考古调查勘探,。
确认地块内的竹园岭有先秦文化遗存埋藏。
2022年5月至2023年6月,在报请国家文物局审核同意后,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竹园岭遗址展开了持续三期的考古发掘工作经考古勘探发掘确认,竹园岭遗址商时期遗存分布范围约8万平方米,核心区域分布范围约1.5万平方米。
竹园岭遗址考古发掘共发现商时期形状大小不同的各类灰坑近1500个,其中部分形制规整、深度超过1米的灰坑应属储藏性质的窖穴或祭祀用途的祭祀坑大小深浅不一的柱洞1800余个,其中相当一部分与干栏式建筑有关还有长度不等、深浅不一的
灰沟25条,推测与先民们生产生活中的自然或人工给排水有关。
出土数量最多的是石器蕴藏文化交流的密码从出土的文物看,竹园岭遗址商时期出土数量最多的遗物是各类石器,有戈、璋、戚、钺、锛、凿、镞、砺石、磨盘、杵、磨石、环、有领环等,以残器、半成品、废料或余料为主。
有1件保存完好的石碾槽,磨制精细,为广东先秦考古发现所罕见;玉器很少,完整器仅见玉璧和玉玦;地表耕土层出土1件有銎青铜斧,是竹园岭遗址目前发现的唯一一件先秦铜器,但不确定时代能否早至商时期。
陶片主要出自灰坑和文化层当中,以泥质灰陶和灰白陶、夹砂灰黑陶和橙黄陶为主,纹饰有长方格、方格凸点、重方格凸点、方格对角线、重菱格凸点纹、叶脉纹等等,可辨器形有泥质高柄豆、凹底罐、圜底釜、纺轮等,但陶片的拼合度很低,可复原者很少。
从出土的石戈、石璋形制以及陶器的纹饰、器形特征来看,竹园岭遗址商时期遗存的年代应与萝岗隔田山遗址第一期遗存、增城墨依山遗址、增城浮扶岭遗址第二期遗存、东莞村头遗址第二期遗存等基本同时期,年代大致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商代中期前后
。部分磨制精细、形制规整的石戈、璋、戚、钺、有领环和玉璧等应属于礼仪用器,追本溯源明显可以看到中原夏商礼玉文化的影响,反映出中原夏商礼制南渐珠江三角洲推进早期岭南中国化的历程。
竹园岭遗址出土数量众多的砺石、磨盘、磨石以及大量的石器残件、半成品、废料等,而陶片堆积并不丰富,缺乏可复原的成形陶容器。
柱洞数量多,几乎遍布整个发掘区,但大多分布散乱、不成规律从这些迹象判断,竹园岭商时期遗存很大可能主要是以制作加工石器等生产生活工具的场所,规模大、延续时间较长,表明周边还应存在同时期的大型聚落或墓地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朱明敏表示,中新广州知识城地处流溪河流域与增江流域之间的河谷地带,伴随着中新广州知识城的建设发展,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开展了大量的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工作,榄园岭、茶岭-甘草岭、沙岭、陂头岭、马头庄遗址等从史前到西汉南越国阶段一系列重要的考古发现,极大地丰富了对中新广州知识城蕴藏的丰富地下文物资源的认识。
让我们带着对历史的敬畏走进竹园岭考古发现成果展亲自揭开历史面纱从厚重的历史中汲取丰厚滋养做中华文明的守护与传承者吧!
来源 | 广州考古 南汉二陵博物馆、广州黄埔发布部分视频来源 | 广州广播电视台编辑 | 钟启琳 孙梦依编审 | 郑勇 黄伟坚转载请注明来源 | 中新广州知识城在线发布
在看点这里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