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发现2020古墓纪录片全集(2022探索发现古墓纪录片全集)学会了吗
这次考古发现评选从2020年11月19日开始启动,到2021年初评选出了20个项目进入终评,最终在选出其中的10项。
2021年4月13日,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这次考古发现评选从2020年11月19日开始启动,到2021年初评选出了20个项目进入终评,最终在选出其中的10项这10大考古发现分布范围很广,西到青藏高原,东到大海之滨,南到云贵高原,北到东北地区。
他们填补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印证中国民族迁徙与融合的历史本文就简单介绍一下这10大考古发现 1,贵州招果洞遗址招果洞遗址位于贵州省贵安新区,在2016年被考古学者意外发现从2017年开始,考察团开始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到2020年基本挖掘完毕。
该人类遗址距今4.5万年到1万年前,是一处晚期智人遗址,能够提供现代人类祖先的活动、迁徙的线索遗址中出土了300多件磨制骨器,是中国旧石器时代晚期发现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磨制骨器招果洞遗址也是贵州第七个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浙江宁波余姚井头山遗址井头山遗址位于浙江省余姚市三七市镇井头村,在2013年被发现,从2019年9月开始进行考古挖掘,挖掘面积为750平方米该遗址距今8000年,是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遗址井头山遗址是国内发现的唯一的全新世海平面上升过程中被海水淹没、被浅海沉积物掩埋的史前遗址,出土了大量的海生贝类堆积,以及石锛、石斧的木柄、船桨、鱼篓、鱼筐等。
这说明,该遗址是一个海洋文化遗址根据历史记载,浙江一带古代处于古越人的活动范围之内,而古越人擅长于航海、经商
3,河南巩义双槐树遗址双槐树遗址位于黄河和伊洛河的交汇处,距今大约5300年前,是新石器时代的聚落遗址,是黄河流域发现的仰韶中晚期规模最大的聚落该遗址中出现了大型的院落、原始的祭祀遗址、4处公共墓地,1700座古墓等。
该遗址处于部落向国家的过渡阶段,聚落已经发展到了早期的城镇阶段,开始向城市发展双槐树遗址位于古代的中原的核心,该遗址的发现有助于研究中原文明的产生,被考古学家命名为“河洛古国”
4,河南淮阳时庄遗址时庄遗址位于河南周口市淮阳县时庄村,遗址包含有龙山、岳石、春秋、汉唐时期遗存,其主体是以夯土墙围合的夏代早期粮仓遗存,这是我国目前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粮仓城淮阳是一个古老的地方,西周时期分封帝舜后裔于此,为陈国。
著名的思想家老子也是陈国人这次发现的粮仓遗址,时间非常古老,有助于研究中国文明的起源
5,河南伊川徐阳墓地徐阳墓地位于洛阳市西南伊川县鸣皋镇徐阳村2020年,这里发现了一座春秋时期戎人王级大墓,出土了饕餮夔纹铜编钟、编磬、玉璜、玉扳指等文物墓地发现的车马坑在放置有大量马牛羊头蹄,这是典型的西戎墓葬特征。
根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期的洛阳一带有陆浑戎活动该墓葬的发现,证明了西戎也是中原的早期居民之一,民族融合源远流长
6,西藏札达桑达隆果墓地札达桑达隆果墓地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墓葬位于荒凉的札达盆地墓葬分为土洞墓、石丘墓两类,出土了陶器、铜器、木器、扣器、石器、铁器、草编器、纺织物、金面饰、金挂饰、料珠、木俑等这些墓葬的时间十分久远,大约是从366到668年,跨度达1000年。
该墓葬有助于人们研究吐蕃王朝建立之前的西藏经济和文化,以及和周边地区的交流
7,江苏徐州土山汉墓土山汉墓位于江苏省徐州市区南部云龙山北麓,《水经注》等记载为“亚父冢”,俗称范增墓,共有三座墓葬组成其中土山二号墓规模宏大,结构复杂,共出土各类器物4800余件(套)该墓葬并非是范增墓,而是东汉时期的诸侯王亩,有助于研究东汉的社会生产、手工业经济、科学技术水平。
封土中出土大量西汉楚国封泥,是汉代封泥发掘出土数量最多的一次
8,陕西西安少陵原十六国大墓少陵原十六国三座墓葬是目前为止发现规模最大的十六国时期高等级墓葬,出土了200多件文物,包含有四系罐、牛车、虎子、人物俑、鼓吹仪仗俑、武士俑、弓箭俑、碓房、粮仓、陶罐、九盘连枝灯等。
这些墓葬风格有草原民族风格,也有中原、南方的风格,显示了当时的游牧民族正在认同、融入华夏文化,展示出中华民族海纳百川的包容特质
9,青海都兰热水墓群2018血渭一号墓吐谷浑是青海地区一个存在时间很长的古国,是鲜卑族建立的,是第一个在青海地区推行汉文的政权唐朝时期,吐谷浑最终被吐蕃吞并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现在青海的多处都发现了吐谷浑遗址。
其中都兰县热水乡境内热水墓群是吐蕃统治时代的吐谷浑王墓,出土了大量金银器、铜器、皮革、丝织品等珍贵文物,发现了一枚方形银印章,由骆驼和古藏文组成,藏文大体意思是“外甥阿柴王之印”,阿柴王即吐谷浑王,而且自称为吐蕃外甥,可见吐蕃和吐谷浑存在联姻的关系。
另外,墓葬的有一定的中原元素,反映了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现象
10,吉林图们磨盘村山城遗址磨盘村山城遗址最早在渤海国时期开始建设,是渤海国时期重要山城之一,一直沿用到了东夏国(1215年-1233年)时期,是东夏国的首都2005年开始,考古工作人员开始对磨盘村山城开始进行考古挖掘和开发。
经过挖掘,考古队发现了宫殿遗址、大型官仓遗址和房址、北门址等遗址中出土有东夏国官印、“南京路勾当公事”之印、玉带饰,水晶玉鸳鸯佩饰、边刻“上京会宁县凿”的铭文铜镜等该遗址说明当时的东北农业已经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而汉文化也大规模传入了东北。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