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科技有限公司(好奇心探索科技有限公司)不要告诉别人
快来加入上海市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践工作站,体会科学实践的成就感!
以色列化学家丹·谢赫特曼已是第二次作客滴水湖畔了这位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无论走多远,始终记得孩提时,爷爷送他的那个放大镜再普通不过的小礼物,对于小谢赫特曼来说,却弥足珍贵,他带着它看花开花谢,观破茧成蝶。
小小的放大镜,带他走上科学道路最终,他发现了金属合金中看似不可能的晶体结构——准晶体
10月29日,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在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拉开大幕4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21位图灵奖、沃尔夫奖、拉斯克奖、菲尔兹奖得主,将在今天起的三天半里与来自全球的百名优秀青年科学家以及中国两院院士等,纵论科学发展与人类命运的紧密关系,探讨科技的巅峰与未来的极限。
“不要老想着直接解决难题;相反,我们更应该追求对自然的好奇心,解决方案将随之而来”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主席罗杰·科恩伯格曾经的一席话,至今令人印象深刻“好奇心”,是两届论坛里与会科学家口中的高频词,对于论坛的举办地——中国(上海)自由试验贸易区临港新片区而言,“好奇心”又何尝不是这片热土需要的精神?。
罗杰·科恩伯格致辞全文(上下滑动可查看)首先我要把掌声献给来自这个蓝色星球各个地方的科学家们,你们的到来,成就了百年诺贝尔奖大会之后规模最大的科学盛会当今科学发展呈现出多点突破和交叉互融的基本格局,这样的趋势使得开放、协同和共享的合作不但是我们人类应对共同挑战的基础,更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前提。
科技创新活动将不再仅仅局限于建制化的推动,它将更多来源于世界范围内各个社会单元的碰撞与汇聚,来源于各个层面科创参与者的融汇和互动毫无疑问,我们也应该将掌声献给上海这座世界东方的魅力都市,如果说去年首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的成功举办,我们见证了中国、见证了上海的“速度”,那么今年这一届论坛,则让我们感受了上海“温度”。
当然,这样的“速度”和“温度”,让我们完全可以预见她们在未来可能达到的科学“高度”感谢中国!感谢上海!也感谢为了论坛成功举办日以继夜勤奋工作的每一个工作人员!就我个人而言,相信在场的很多科学家也有和我一样的感受,那就是我们要把最热烈的掌声献给在场的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科技菁英们。
你们的到来,让我们看到了科学的美好未来,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这里承载着我们人类应对挑战的力量源泉如有可能,我也乐意将掌声献给没有来到现场却依然世界各个角落安静工作的青年科学家们,你们的存在与努力同样书写着我们这个星球的无限可能和憧憬。
今天,我更愿意代表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把掌声献给在场的中国及华裔科学家!正如不久前刚刚解析了非洲猪瘟精细三维结构的饶子和教授科创团队所展现出来的卓越能力和探索热情一样,中国作为世界科技方阵的一支重要力量,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并在人类共同命运的旗帜下承担起越来越重的责任。
同样值得我在这里向大家隆重推荐的还有4位华裔青年科学家,他们的名字是谢晓亮、杨培东、余金权、戴宏杰,他们的到来意义重大,未来美好,昭示着世界科学版图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最后,还是要回到论坛本身、回到科学本身,在接下来的三天里,我希望所有的科学家都可以在这里分享自己的科学心得、研究成果和对某些重大科学问题的看法。
我想,这将是一次美好的聚汇,更是科学史册里值得记忆的一页。
习近平主席致贺信
习近平指出,科学技术是人类的伟大创造性活动,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把握时代脉搏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加强科学研究,密切科研协作,推动科技进步,应对时代挑战习近平强调,中国高度重视科技前沿领域发展,致力于推动全球科技创新协作。
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依托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等平台,推动中外科学家思想智慧和研究成果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希望与会代表围绕“科技,为了人类共同命运”这个主题,推动基础科学、倡导国际合作、扶持青年成长,为共同创造人类更美好的未来作出贡献。
对人类命运的好奇心:集体畅想未来模样
好奇心是最好的老师,这不仅适用于谢赫特曼,也指引着2012年拉斯克奖获得者罗纳德·韦尔在科学的珠峰上不断做好“攀登者”在他看来,科学就是一个不断提问、不断满足好奇心的过程“你要相信你在高中课堂上萌生的好奇心,跟诺贝尔奖得主的好奇心并没有什么不同;。
同样的,今天我取得了很多科学奖项,看起来很成功,但每当我发现一个新事物时得到的快乐和我高中时并无区别”癌症能不能治愈?我们能到火星居住吗?如何有效跨界解决空气、水和土壤的污染?这些问题存在于我们每个人对未来的想象中。
或许,在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你能找到它们的答案——在今年新设的“莫比乌斯论坛”上,所有顶尖科学家将独立发言3分钟,畅想和预判未来20年科学、宇宙和人类的样态
世界各地科学家们的到来,成就了百年诺贝尔奖大会之后规模最大的科学盛会在“国际大科学计划”战略对话中,十余位国内外战略科学家将展开200分钟不间断讨论,重点聚焦国际科技界普遍关注、对人类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影响深远的研究领域。
全球百余位优秀青年科学家齐聚“青年科学家论坛”,向前辈们“推销”自己,展示对科学的初心、耐心、真心和好奇心“我们永远不知道,某一项研究会带我们去向何方所以我们才会不知疲倦地追寻科学的脚步,一直保持好奇和专注。
”2019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格雷格·塞门扎告诫青年人
科技创新是推动世界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党组副书记、专职副主任陈杰表示,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充分展示了上海进一步扩大开放、融入全球的坚定决心,为中国青年科学家与世界顶尖科学家交流提供了重要平台。
“临港新片区将全面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持续加大科技创新领域开放度,积极建设全球创新协同区,不断提升全球创新策源力”
对宇宙探索的好奇心:上海天文馆欢迎你
ד我们的征程是星辰大海”几乎每个人对浩瀚无垠的宇宙都充满了好奇今年的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还邀请到了新科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米歇尔·马约尔和迪迪埃·奎洛兹24年前,两人发现了第一颗围绕类日恒星运行的系外行星,距离地球只有50光年。
他们的发现开启了天文学的一场革命,自那以后,银河系已经发现了4000多颗系外行星奇异的新世界仍在不断被发现,其大小、形状和轨道之丰富令人啧啧称奇
如果有机会,相信临港新片区的人们一定会骄傲地告诉两位诺奖得主,在离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主办地不远,一座宏大的天文馆已然拔地而起自上海天文馆项目奠基并正式开工,三年来,工程以“临港速度”,创造了一个个奇迹在那里,能为参观者还原一个真实美丽的星空,特别设置的太阳塔可在白天实现太阳的多波段观测,通过专业级的光学设备展现高清晰度的太阳黑子、日珥、耀斑等影像;一米望远镜可在夜间带参观者欣赏极高清晰度的月面、行星和难得一见的美丽深空天体……。
△叶叔华“不管是谁,来到上海天文馆都能有所得,这才是有生命力的天文馆不管是小孩,还是弄堂里的大妈大爷、中学生大学生、还是天文学同行都能有所得益,这才是世界上最大最好的天文馆”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天文台研究员叶叔华心中天文馆的模样,已经照进了现实。
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亚当·里斯连续两年出席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他曾说,自己对宇宙的好奇,就像海滩上的一粒沙子想要了解大海,了解彼岸那个更大的世界或许,后年再赴滴水湖之约,这些世界顶尖科学家们就能抽空造访上海天文馆,在那里,他们一定能重温那份对宇宙的好奇心。
对产业发展的好奇心:蝉联最具吸引力城市
上海海事大学物流工程学院教授、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高级会员王天真是临港这座新城成长的见证者2006年博士毕业后,她就留校工作如名字般,她对科学研究也充满了“天真”的好奇心临港的海风和洋流给了她灵感,王天真为新能源发电系统研发出多电平逆变器嵌入式故障监控系统,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的成立,给了像王天真这样的高校和企业科研工作者,无穷的信心和期待在新片区双满月之际,《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促进产业发展若干政策》出炉,针对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和航空航天四个产业领域,临港已提出专门的聚焦性政策措施。
谈及新片区产业发展,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一定是特斯拉了!从今年1月上海工厂正式交地,到8月工厂开始验收,再到前几日开始试生产,特斯拉国产化进程跑出了“临港加速度”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开园、上海人工智能产业基金正式设立并落户新片区……一个个好消息彰显着临港对于产业发展的探索。
这背后,正是这片热土对未来的无限好奇
与之不谋而合的是,中国首个世界顶尖科学家“WLA科学社区”去年在临港启动一年后,WLA国际联合实验室等重点计划项目也将在论坛期间揭晓从基础科研的“最先一公里”,到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这座宏伟大桥即将在新片区“通车”。
今年4月,第十七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上发布了2018年“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上海再次排名第一,实现了七连冠而汇聚了丰富资源的临港,正张开双臂欢迎国内外顶尖科学家,期待他们带着那份对科学的好奇心,让临港新片区成为名副其实的、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的重要承载区。
强大阵容全名单
00后最强大脑在现场
此次论坛一群穿梭在会场的 “00后科学家”格外引人注目,他们与诸多诺贝尔奖、沃尔夫奖、拉斯克奖等奖项的获奖者们面对面,掀起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头脑风暴”15张圆桌边与“世界最强大脑”侃侃而谈的青年人中,90后,00后是绝对主力。
谈方琳“15岁女生参加科学家论坛”的话题在这两天一路登上了微博热搜,还是华师大二附中高一学生的谈方琳是参加本届顶尖科学家论坛青年论坛的与会者中最年轻的科学爱好者之一在众多网友的关注中,这个“别人家的孩子”火了,。
网友对她的评论都是:“大神,请收下我的膝盖”、“天才少女”、“少年强则国强”,“千万别让我妈看到”……事实上,这已是谈方琳第二年成为“最年轻科学家”,去年的首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还在上海市延安初级中学读初三的她,就成为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的座上宾,去年她才14岁,今年继续参会,仍是“最年轻”记录保持者。
连续两次参加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之所以受邀出席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是因为谈方琳是“中学生英才计划”中的一员“中学生英才计划”是中国科协和教育部自2013年开始共同组织实施的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上海地区由上海市科协负责。
2018年,上海市科协“英才计划”上海管理办公室选拔推荐10名英才学员,参与世界顶尖科学家青年论坛活动,今年,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的青年论坛环节,又有12位出生于2001年到2004年的上海市“英才计划”成员受邀与顶尖科学家面对面交流,谈方琳连续两次入选。
初三时的研究项目改进了加拿大数学家的估计式谈方琳的父母都是华东师范大学的老师,她小学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初中就读于上海市延安初级中学,高中考入了心仪的华师大二附中受家庭的熏陶,她从小就对数学感兴趣。
谈方琳目前最出众的成绩,是在读初三时凭借课题“斐波拉契数列与贝祖数的估计”,在“第33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和主席奖(初中生唯一奖)这一课题也获得了“第33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一等奖。
她的研究项目第一次建立了斐波拉契数列和贝祖数的联系作为应用,解决了贝祖数的最佳上界和下界的估计问题,改进了加拿大数学家Rankin教授于2013年在《美国数学月刊》上给出的一个粗糙的估计式
和大科学家面对面交流激发了我做科学研究的热情谈方琳是个对科研执着的女孩去年,她与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弗兰克·维尔泽克面对面交流,“弗兰克教授说保持对科学的好奇与兴趣,面对科研难题时的勇敢无畏都很重要。
”一年来,谈方琳更加努力,“和这些大科学家面对面交流,激发了我做科学研究的热情虽然学习任务很重,但我仍然坚持做一些数学上的小研究”谈方琳这么描述自己一年来的成长历程 今年,谈方琳对话的是光遗传学创始人、2019年沃伦阿尔珀特奖获得者吉罗·麦森伯克。
在交流环节,她用流利的英语向吉罗教授请教:“请问,您认为做课题最重要的个人品质是什么?”吉罗教授告诉她,对于研究者而言,最重要的是面对困难和失败的时候学会调整心态,重新开始因为科研过程中,失败总是要比成功多很多。
“这个回答对我太有启发了”谈方琳说,自己最近在做的一个课题比较难,快两个月了还一直没有进展,就有些丧气听了教授的鼓励后,她意识到,遇到困难,更要勇于坚持蒋骋昊正在上高二的他研发出一种凝胶状的溃疡药物配方
就读于大同中学的蒋骋昊也是上海市“英才计划”的成员之一受家人影响,他从小对医学充满了兴趣正处于牙齿矫正期的他由于需要戴牙套而常年受到口腔溃疡的困扰,但他发现现有的口腔溃疡药物存在持久性不强的缺陷,因此从初三开始萌发了研发治疗溃疡新配方的念头。
经过导师的帮助以及自己反复思考和试验,正在上高二的他研发出了一种凝胶状的溃疡药物配方,并正在进一步完善当蒋骋昊向同组的顶尖科学家和青年科学家们介绍自己的项目时,引发了牛津大学马格达伦学院院士吉罗·麦森伯克的强烈兴趣,这位神经科学领域的“大咖”追问了其关于实验的一系列细节,并频频点头。
蒋骋昊表示:“通过此次和世界顶尖科学家的交流,有助于打开科学思路、强化创新意识、拓展国际视野科学应当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未来会继续往药学方向发展”胡诗成受邀参加将在12月举行的诺贝尔奖颁奖典礼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的高三学生胡诗成和蒋骋昊一样也被分在了第十三组,她操着流利的英文和同桌的外国科学家探讨关于化学的问题。
胡诗成告诉记者,自己从初三开始对化学产生兴趣,曾获得上海市高中学科联赛一等奖,接着自学大学化学,更加明确对化学的喜爱入选“英才计划”的她跟随复旦大学的教授学习相关知识,每天放学后就“沉浸”在化学实验室里,从事催化剂项目研究,经常一抬头看时间就是晚上11点。
“我觉得能够用分子的眼光来解释世界上各种现象是件很神奇的事情,希望我今后的研究可以进行工业化应用,从而解决人类所面临的环境及能源问题”胡诗成说这位化学“宝藏女孩”的勤奋态度让吉罗·麦森伯克印象深刻,他鼓励胡诗成继续探索新的领域,培养良好的表达和写作能力。
胡同学今年还获得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能源化学一等奖和学科最佳,并受邀参加将在12月举行的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她告诉记者,无论是去观摩诺贝尔颁奖典礼,还是在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和自己仰慕已久的“科学大咖”面对面交流,都是非常不一般的体验,会对自己今后的科学发展有所启发。
李仁宇用两年时间设计了一套打桥牌的人工智能系统上海中学高三学生李仁宇用了两年时间设计了一套打桥牌的人工智能系统,类似“桥牌版AlphaGo”新材料领域的专业知识对于这位计算机“宝藏男孩”而言有些陌生,可这丝毫不妨碍他和同组的武汉理工大学教授麦立强进行互动。
擅长新材料研究的麦教授向李同学介绍了人工智能如何应用于新材料的研发和建模,鼓励他更多地进行跨领域的探索,持续追逐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虽然有很多专业知识听不太懂,但通过这个平台领略到了顶尖科学家们的风采,在与科学家们交流后,我更加深刻认识到要在多领域不断探索,”李仁宇向记者坦言,“我的知识积累还很有限,接下来要在大学继续积累,明确自己未来的科研方向。
对于这几位00后小科学家现身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网友和社会各界也纷纷表示了极大的赞叹,并且也期待着中国有更多怀有好奇心、敢于探索无限科学世界的青年人、青年学子成长成才各位小达人,你们的榜样和目标就在眼前哦,有什么奇思妙想,快付诸行动吧!。
*综合自新华社、中国政府网、浙江日报、新民晚报、看看新闻、观察者网、环球网、澎湃新闻、新闻晨报等
相关链接MORE INFORMATION2016年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携手创办“上海市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践工作站”项目,旨在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优质资源,遴选招收本市部分高中阶段学生进入实践工作站学习,通过联通校内校外各领域科创载体,贯通课内课外跨学科多元课程,融通线上线下科学探究课题多维度评价,使学生在项目实践中拓宽科学视域,训练思维方式,丰富学习经历,培养创新精神,提升实践能力,积淀科学素养,塑造人文情怀。
目前,“上海市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践工作站”项目共有复旦计算机、交大网络空间安全、华师大地理、工程大交通、上海激光技术研究所光学、上海天文台天文学、第十人民医院临床医学等27个实践工作站,开设生物学、医学、化学、计算机、环境、数学、工程光学、工程机械、天文、园艺、物理、地理等12大类科创课程;每个实践站下设由市区级实验性示范高中、青少年活动中心(少科站)、科普场馆、科研院所等单位组成的4个实践点,现共有108个实践点。
实践工作站项目现每年招收约3000多名高中学生,通过学习专业课程、对话权威专家、动手实验探究、实地走访调研,撰写课题论文,现场汇报答辩等环节,进一步完善科学创新实践育人模式,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储备人才。
延伸阅读► 好奇心 | 今晚9点!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将在全球六地同步发布!附直播地址!► 好奇心 | 今天是第四个“中国航天日”,一起来看看祖国“一飞冲天”的伟大成就!► 好奇心 | 今天是世界环境日,你知道我们的环境面临哪些挑战吗?而我们又可以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来保护环境呢?
► 好奇心 | “个人一小步,人类一大步”,你知道吗?今天是“人类月球日”► 好奇心 | 庆祝八·一建军节,让我们一起认识这几位军人科学家的英姿!► 好奇心 | 100位科技工作者获第十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奖,从他们身上汲取科创探索的前行力量!
► 好奇心 | 今日七夕,看爱因斯坦如何用一生与科学相“爱”~► 好奇心 | 弘扬崇高精神,聚力健康中国!8·19中国医师节,表白医生~► 好奇心 | 九月新学年,科创实践赋能再出发!► 好奇心 | 教师节快乐!让我们从A-Z,感恩科创导师的26个瞬间~
► 好奇心 | 从“九一八”挨打受辱,到新中国科技腾飞,这些成就科创小达人们一定要知道!► 好奇心 | 真美!上海天文馆夜景灯光亮相,预计2021年开放!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好奇心 | 人类骨骸保守了数千年的“基因秘密”,让英烈找到回家路……
► 好奇心 | 壮丽70年,科技新腾飞!科创小达人告白新中国70年华诞!► 好奇心 | 最近召开的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巨头们都说了啥?又有哪些黑科技亮相?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