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宋江:历史人物宋江的简历
但值得注意的是,存在于史料中真实的宋江,起义规模较小,历史影响单薄,人物形象单一,与小说中叱咤风云的“宋江”不可同日而语。
《水浒传》中“宋江”的人物原型,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是北宋宣和年间山东义军首领宋江因为水浒全书就是根据宋江起义的史料改编而成但值得注意的是,存在于史料中真实的宋江,起义规模较小,历史影响单薄,人物形象单一,与小说中叱咤风云的“宋江”不可同日而语。
水浒作者很可能还借鉴、利用了其他的历史风云人物,才塑造出中国小说史上最经典、鲜明、丰满的人物——“宋江”那么,隐藏在“宋江”身后的历史原型,除了宋江本人,究竟还会有谁呢?
其实水浒作者对“宋江”的原型早有暗示从那首振聋发聩的“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的诗句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宋江”对黄巢的无限敬仰和崇拜“宋江”的一生,都在试图模仿、赶超黄巢黄巢,公元820年出生于山东曹州(今菏泽市)的一个盐商家庭。
为反抗唐末暴政,他揭竿而起,成为唐末起义军首领300年后,菏泽市郓城县富户“宋江”,毅然接过了他的义旗事实上,“宋江”与黄巢不仅是不折不扣的老乡,两人还有颇多神似之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黄巢不仅是“宋江”的人生偶像、精神图腾,更是“宋江”的历史原型。
一、极好诗文历史上的黄巢和小说中的“宋江”,都极好诗文黄巢幼年好学,但屡试不第,遂起兵反唐至今黄巢存诗三首,篇篇为天人之作如《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又如《自题像》:
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着尽着僧衣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栏干看落晖黄巢的诗亦正亦邪,强调借物喻理这一点在“宋江”身上也有所体现宋江是水浒中创作诗词最多的人物他一共创作诗词8首分别是水浒原著(120回本)第39回中浔阳楼题诗《无题》、词《西江月·自幼曾攻经史》,第71回菊花大会上作词《满江红·喜遇重阳》,第72回李师师家作词《念奴娇·天南地北》,第90回有感燕青射雁作诗《七绝》、词《解连环·楚天空阔》,有感玩具“胡敲”作诗《胡敲》两首。
黄巢具有浓厚的诗词情结和书卷气息,这些特点也成功复制到另一位义军首领“宋江”身上,营造出一种极富冲击力的反差效果。
二、副职转正历史上的黄巢和小说中的“宋江”,都经历了二把手转正的成长之路据《旧唐书·黄巢传》记载,黄巢起义初期曾投靠王仙芝,后王仙芝战死,“尚让乃与群盗推巢为王,号冲天大将军”至此,黄巢正式登上历史舞台,统领义军,转战大江南北,两度攻陷长安,敲响了大唐帝国灭亡的丧钟。
这种几乎雷同的经历,也出现在水浒“宋江”的身上“宋江”原本也是梁山二把手在水浒原著第60回中,一把手晁盖负气攻打曾头市,不幸被史文恭一箭射死“宋江”这才成为梁山之主之后,“宋江”率梁山军接连打下大名府、东平府、东昌府,三败高俅,两赢童贯,将梁山事业推向了顶峰。
水浒作者将黄巢的事业发展履历几乎原封不动地搬到了“宋江”身上,也让后者的成长经历更具传奇色彩。
三、嗜血成性历史上的黄巢和小说中的“宋江”,都以嗜血成性闻名天下黄巢转战大半个中国,留下不少“食人”的耸人听闻《旧唐书·黄巢传》中记载了史上最为恐怖的食人事件:“贼(黄巢)俘人而食,日杀数千贼有舂磨砦,为巨碓数百,生纳人于臼碎之,合骨而食。
”不过,这种惨绝人寰的“巨碓”,不能排除是统治阶级对黄巢的恶意污蔑、中伤、抹黑,但无风不起浪,黄巢军队小范围内“食人”,恐怕还是事实在水浒中,“宋江”也继承了黄巢的嗜血特性在水浒原著第34回中,“宋江”曾一夜之间杀死青州城外几千无辜百姓。
在第41回中,“宋江”又授意李逵残忍地凌迟黄文炳,李逵“便把尖刀先从腿上割起,拣好的,就当面炭火上炙来下酒”“宋江”和李逵联手上演了水浒中最为残忍的一幕水浒作者很可能在黄巢的“食人”闹剧中大受启发,所以书中充斥着大量人心醒酒汤、人肉黑酒店、烧烤人肉等令人作呕的屠戮场景,以此反衬社会的民不聊生和好汉的血腥豪迈。
四、盼望招安历史上的黄巢和小说中的“宋江”,内心深处都极度渴望出将入相对官场、名利的追逐是他们的最大共同点为了能走上仕途,黄巢曾多次参加科举,但都未中他揭竿而起后,将逐渐壮大的起义事业作为筹码,多次与朝廷展开谈判,意在升官发财。
据《旧唐书·黄巢传》记载,黄巢攻下广州后,“托越州观察使崔璆奏乞天平军节度,朝议不允”于是,黄巢“又自表乞安南都护、广州节度,亦不允”这种求官闹剧在黄巢转战四方的流窜中还多次上演不管黄巢的“求招安”出于何种考虑,都无法掩盖其貌似坚定的革命意志之下,隐藏着利欲熏心的虚伪和妥协。
而水浒作者正是将这种虚伪和妥协移植到“宋江”身上,并将其无限放大,发展成为愚忠和阶级局限性这也使“宋江”完全成为一个既顽强反抗又摇尾乞怜的、既矛盾又丰满的成熟形象在梁山事业发展的顶峰期,“宋江”利用宿太尉、高俅、李师师等多种途径,向皇帝表达招安诉求。
前两次招安之所以无功而返,无非还是双方的价码都没有达到彼此预期可以说,在招安问题上,“宋江”是黄巢的翻版,甚至是强化版正因为有黄巢元素的加入,水浒中“宋江”这个人物才由简单走向复杂,由枯燥变为生动,由千篇一律成为万里挑一。
著名作家海明威曾说:“我创造的大多数人物,来自我对人的见识、理解和经验”这句话很好地解释了小说人物和原型的关系人物原型,是小说创作中一个永恒的话题一个经典的小说人物,其原型很可能不会是生活中的某一个人,而必定是几个人,甚至很多人。
《亮剑》的作者都粱在谈及“李云龙”的原型时说,“李云龙”的原型不是王近山将军,而是那个年代为谋求人民幸福、民族解放进行不懈奋斗的一群人这种文艺理念,在几百年前的水浒“宋江”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宋江”的原型,也不单纯只是历史上的宋江一人,而是以黄巢、宋江为代表的、具有鲜明反抗精神的时代群体。
黄巢和“宋江”,虽相隔几百年时空,却在书中神奇相遇,终交织出灿烂的艺术光辉参考资料:《旧唐书》、《水浒传》作者往期青云计划文章:水浒中,好汉们喝酒前为何也要排座次?浅谈古人的座位礼仪正史中的提辖竟是文官!水浒“骗”了我们这么多年!。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