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biaicao_爱彼艾草
转眼间,芒种时节就要到了。芒种是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此时节北方麦黄,江南秧绿,大江南北进入了“割麦插秧两头忙”的季节。“芒种忙种,可收可种。”芒
转眼间,芒种时节就要到了芒种是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此时节北方麦黄,江南秧绿,大江南北进入了“割麦插秧两头忙”的季节“芒种忙种,可收可种”芒种时节,请告诉孩子所种皆有所得!与孩子一起走近“芒种”,学习芒种的相关知识吧!。
芒种的由来芒种,又名“忙种”,是二十四节气之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干支历午月的起始芒种一词最早出自《周礼·地官司徒·草人》“泽草所生,种之芒种”所谓“芒种”是指有“芒”的作物应收谷黍类的作物当“种”。
这个时节人不闲,地不荒。正是一年中农事最繁忙的时候,在很多地方麦穗收尽,稻秧登场,旱地耕过,灌作水田。
芒种三候一候:螳螂生幼螳螂破壳而出,小螳螂破茧而出,在广阔的天地间举起双臂,做起了庄稼的“守护者”二候:鵙始鸣百劳鸟鸣叫,林中渐渐有了伯劳鸟穿梭的身影,振翅间,鸣叫声贯满山林三候:反舌无声反舌鸟停止鸣叫,活跃了一整个春天的反舌鸟,慢慢地停止了鸣叫,悠扬婉啭的曲调,与春天一起,留在了人们的回忆里。
芒种习俗1、煮梅有传说称煮梅的习俗起源于夏朝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青梅具有多种营养保健功能,但青梅鲜果酸涩,需加工食用,这便是煮梅,而最有名的煮梅典故莫过于“三国”里的“青梅煮酒论英雄”了2、送花神
在古代,农历二月二花朝节上迎花神芒种已近五月间,百花开始凋残、零落,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3、挂艾草天气越来越热,蚊虫滋生,容易传染疾病,故5月有“百毒之月”之称。
芒种节气正逢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前后,家家户户在门楣悬挂菖蒲,藉以避邪驱毒所以,古时又称五月为“蒲月”4、安苗安苗系皖南的农事习俗活动,始于明初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
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5、打泥巴仗贵州东南部一带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种前后都要举办打泥巴仗节当天,新婚夫妇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体插秧,边插秧边打闹,互扔泥巴。
活动结束,检查战果,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欢迎的人6、吃君踏菜在宁波地区,芒种时节还有吃君踏菜的习俗君踏菜是南方地区芒种节气前后的一种季节性蔬菜当地人认为君踏菜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夏季吃君踏菜后不会出痱子。
芒种诗句咏廿四气诗 芒种五月节【唐】元稹芒种看今日,螗螂应节生彤云高下影,鴳鸟往来声渌沼莲花放,炎风暑雨情相逢问蚕麦,幸得称人情芒种後经旬无日不雨偶得长句【宋】陆游芒种初过雨及时,纱厨睡起角巾欹痴云不散常遮塔,野水无声自入池。
绿树晚凉鸠语闹,画梁昼寂燕归迟闲身自喜浑无事,衣覆熏笼独诵诗芒种 其二【宋】韩淲栽匀明日问青黄,惜水脩塍意更忙少候根中新叶出,又看晴雨验朝阳芒种前雨【明】陶安兼旬天气晴,硗确曝龟坼山农欲移秧,三日沛甘泽。
芒种养生1、每天午休谚语说:“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牵的要人拉,拉的要人推”这形象地表现了人们在这个时节的懒散夏日昼长夜短,午休30分钟至1小时,有助于身体解除疲劳2、补充水分芒种时节气温明显升高、雨量增加,人体也进入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期。
此时水分消耗较多,多种微量元素也随汗水排出体外,只有多补水,才能保持代谢良好,弥补机体需求3、饮食需清淡孙思邈提倡人们,“常宜轻清甜淡之物,大小麦曲,粳米为佳”,又说“善养生者常须少食肉,多食饭”在强调饮食清补的同时,告诫人们食勿过咸、过甜。
在芒种期间,尽量能够“增苦”“减酸”“芒种忙种,有收有种”这一“收”一“种”不仅道出了芒种节气的内涵,也道出了人生的真谛人生大事,不过种和收;有种,才有收;种好,才能收好小朋友们这个夏天要记得为自己种下一颗希望的种子哦!。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